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是什么病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是周围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肌无力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因涉及遗传易感性、环境毒素暴露、代谢异常、感染或免疫异常,治疗需结合药物、康复训练及病因管理。
1. 遗传因素
约5%-10%病例与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如CMT病(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存在MPZ或PMP22基因突变。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目前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2.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重金属(铅、汞)、有机溶剂(正己烷)或化疗药物(长春新碱)会导致轴突变性。职业暴露人群需定期进行神经传导检查,脱离接触后配合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治疗。
3. 代谢异常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占所有病例的30%以上,高血糖引发山梨醇代谢异常和微血管病变。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使用α-硫辛酸(600mg/日)和依帕司他可改善症状。
4. 免疫机制
吉兰-巴雷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表现为急性发作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g/kg/日×5天)或血浆置换是标准治疗方案,重症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5. 感染因素
HIV、莱姆病或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可直接损伤神经。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或抗生素(氨苯砜+利福平)需持续6-12个月,同时辅以神经修复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包括:①免疫调节剂如泼尼松(30-60mg/日递减);②镇痛药选择加巴喷丁(900-3600mg/日)或普瑞巴林;③神经营养剂推荐甲钴胺(1500μg/日)联合维生素B12。康复训练应包含正中神经滑动术、踝泵运动及平衡训练,每日2次每次20分钟。饮食建议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和维生素E含量高的坚果。
该病需长期综合管理,早期诊断干预可延缓80%患者病情进展。建议每3个月复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监测足部溃疡风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神经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