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电信号从心房传导至心室时出现延迟,但未发生脱落的心电图表现,属于最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类型。主要与心肌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或退行性变有关,多数无需治疗,需排查基础病因。
1. 遗传因素
部分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母体妊娠期感染风疹病毒或家族性传导障碍病史。这类情况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进展,通常无需干预。
2. 环境因素
药物中毒是常见诱因,包括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过量使用。长期接触重金属如铅、汞可能损伤传导系统。及时停药并接受重金属螯合剂治疗可逆转阻滞。
3. 生理因素
运动员心脏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常出现PR间期延长,属于生理性改变。老年人群心脏纤维化退变导致传导减慢,需每年复查心电图观察变化。
4. 病理因素
急性心肌炎是青少年患者主要病因,柯萨奇病毒感染后可能遗留传导障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发生率可达15%。针对原发病使用激素或瓣膜修复手术可改善传导。
5.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改变,血钾低于3.0mmol/L时PR间期明显延长。高钙血症同样影响除极过程,静脉补钾或降钙治疗24小时内多可恢复。
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药物导致者停用相关药物后观察2周;心肌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并营养心肌;运动员及无症状老年人建议每6个月复查。当合并二度以上阻滞时需安装临时起搏器。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身不影响心脏泵血功能,重点在于识别潜在疾病。40岁以上人群首次发现应筛查冠心病,青少年患者需排查心肌炎。日常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更严重阻滞,定期心内科随访观察传导变化趋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