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骨骼是什么样子的
骨质疏松的骨骼通常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细或断裂、骨皮质变薄等特征,严重时可能出现骨变形或骨折。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骨质疏松的骨骼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明显异常。X线检查显示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且排列稀疏。椎体可能出现双凹变形或压缩性骨折,长骨骨端可见骨小梁结构模糊。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骨小梁的断裂和孔隙度增加,骨皮质呈现虫蚀样改变。骨密度检测结果通常低于正常值2.5个标准差以上。
骨质疏松的骨骼在显微镜下可见骨小梁变细、断裂,骨单位数量减少,骨吸收陷窝增多。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矿化程度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吸收增加,而成骨细胞功能减退使骨形成减少。这种骨重建失衡最终导致骨骼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和腕部。
骨质疏松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维持骨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或雷洛昔芬片等。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