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复查乙肝患病路上的警示器是什么
乙肝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患病后通常会通过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等来确诊疾病。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需要结合自身病情发展遵医嘱做好定期复查,能够帮助患者实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更利于调整治疗方案。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定期复查的项目一般包括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定量、甲胎蛋白、肾功能检查等。
1.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值,通常用于综合诊断患者肝功能的具体情况、病情处于哪个阶段、病情轻重等。如果结果提示异常,则代表大量肝细胞已经受到损伤。
2.乙型肝炎病毒定量:该检查的目的是判断病毒感染的强度,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数量越多,则感染强度越大。
3.甲胎蛋白:属于肝癌筛查的检测方式,当肝脏生理结构未发生改变时,甲胎蛋白可以显示其变化情况。对于早期发现肝癌意义重大。甲胎蛋白较少升高,即使升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0纳克。但是在肝癌的时候,甲胎蛋白通常都会大于400纳克。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下降,维持在400纳克以上,就有可能患上了肝癌,需要进一步排查。
4.肾功能检查:由于服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药物治疗后,容易对肾脏造成损伤,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