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吃帕罗西汀注意什么

62888次浏览

帕罗西汀作为抗抑郁的药物,对于情绪的控制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服用帕罗西汀,因此患者在服用帕罗西汀的时候,应该注意服用的禁忌,才能够在治病的同时,不引发其他的并发症,那么吃帕罗西汀注意什么?

一、服用帕罗西汀注意事项
  1、适量服用
  老年人在进行用药的时候,需要谨慎药物的剂量,进行服用,一些老年人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容易出现低钠血症,所以较少的药量,能够保证老人的健康。并且低于周岁15的小朋友以及孕妇,都不适宜进行药物的服用。在经过动物的实验表示,超过剂量的服用,会导致生育的功能被损害,怀孕的几率会大大减少。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当出现肝脏以及肾脏功能不齐全的患者,需要慎重服用药物,并且降低服用药物的剂量。并且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进行药物的服用,否则容易因为帕罗西汀的服用,而导致疾病的高发。此外,当出现呕吐、恶心的情况的时候,也需要及时停药。

二、帕罗西汀的副作用
  1、感觉障碍以及情绪不安
  当在服用帕罗西汀以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的症状,这也是帕罗西汀的不良作用。有的人会在服用药物以后,出现情绪不安、头晕头痛的情况,部分的患者会随着吃药的时间变长,而缓解这一些的不良情况。
  2、局部影响
  虽然有小部分的患者,出现精神方面的副作用,但是少部分的患者,在服用药物以后,会感觉到局部器官的不适。例如感觉到肠胃出现不适的情况,经常感到头疼、无力以及嗜睡等,而一些人会有过敏的情况,也有患者会出现肝功能以及血压的异常。特别对于潜在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服用帕罗西汀更是容易造成血压,在短时间当中升高的情况。

3、惊厥和便秘
  服用帕罗西汀以后,少数人会出现惊厥、青光眼等情况,而通常在老年人当中,会出现低钠血症。时常进行帕罗西汀的服用,也容易导致便秘和嗜睡等情况出现,但是这类情况比较少见。

相关推荐

儿童抑郁症药物有依赖性吗
治疗儿童抑郁症的药物,一般不是叫依赖性,但是有的可能会出现耐药,就是不敏感了,这不叫依赖,叫耐药。因为小儿抑郁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发生了紊乱所导致的,当然这种紊乱往往是在受到某种刺激、某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所以,小儿抑郁症的药物,有的吃一段时间就不太管用了,取决于可能发生耐药的表现,而不是出现了依赖性。不是必须得吃这种药,而是需要换药,因为出现了耐药性,而不是依赖性。
语音时长 01:01

2021-06-25

97085次收听

02:21
抑郁症吃什么药
根据国内外共识,一旦确诊抑郁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选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针对病因,直击靶症状,调节体内紊乱的神经递质,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抗抑郁药物种类有很多,根据抑郁症临床表现特点,选择特征性的药物,比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但这些药副作用大。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发明许多新型抗抑郁药物,比如SSRI类、SNRI类药物。新型抗抑郁药物疗效较好,最重要的是各种副作用明显减轻。另外,服药的方便性明显提高。
抑郁症药物依赖严重吗
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担心服用抗抑郁剂后会成瘾,其实抗抑郁症药物是没有成瘾性的,一些患者突然减药过快或者停药后,会出现一些不适,可能是减药停药方法不正确,如一下子剂量减少太多、停药太快,这个时候产生了撤药反应;也可能是减药停药后出现了症状的复燃或者复发,这并不是药物的问题,减药停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加药不宜过快,减药则需要更慢。一般来说,精神科药物中,安定类的药物是有依赖性的。抗抑郁药物是没有依赖性的。许多家属和患者认为抗抑郁药物精神科药物副作用很大,都不敢用抗抑郁药物,延误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事实并非如此。药物不良反应,并不是药物的质量问题。一些说明书,通常会按照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将不良反应排序。如果您一旦发生了不良反应。请咨询您的医生及时处理。还有要按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抗议药物的依赖,他没有依赖性。
语音时长 02:04

2020-04-29

59222次收听

02:13
抑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抑郁症治疗方法,主要是人的自疗法。另外,除心理疏导心理暗示之外,还要做出实际的行动改变。比如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社交、多运动、听听音乐、读科普书等。或者找心理医生来交流探讨。自治疗方法,主要在人的心理方面提倡自实现。即一个人追求吃喝拉撒睡,性欲方面这些基本生理需求以外的东西。比如心理需求或者精神需求等。自实现是抑郁症自治疗重要因素,比如给自己精神方面的愉悦,像自认同、自满足、实现自理想等等。让自己的心理上得到慰藉,从而舒缓自己的抑郁情绪。
如何治疗抑郁症
治疗抑郁症可采用以下四个方法进行,第一个方法是心理疗法,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第二个是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第三个是西药治疗,服用抗抑郁类的药物来缓解病情;第四个是集体疗法,可以进行集体心理教育,集体咨询,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度抑郁症怎么办
重度抑郁症需要采取电休克治疗或住院治疗。重度抑郁症比较棘手,患者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睡眠和饮食,及早发现患者轻生的苗头。一、住院,一旦患者出现轻生的想法或行为时,建议尽早到心理科和精神科住院,住院一般都是住封闭式病房,二十四小时都有医生、护士的监护和护理。二、电休克治疗,电休克治疗是临床中最为常用的物理治疗之一,能够迅速缓解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观念以重度抑郁症患者要加强护理和监护,最好能够始终处在家属的视线之内,密切观察情绪反应,积极带患者前到心理科和精神科门诊就诊,按时服药,做好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患者没有明显自杀观念和行为时,可以在家里好好的护理、关爱患者,督促患者服药,督促患者定期户外活动,多晒阳光。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大部分的重度抑郁症患者,都能康复。
语音时长 02:25

2019-07-03

67733次收听

早期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早期抑郁症的症状有食欲改变、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等,如果维持时间较久,还需及时寻求他人帮助。具体分析如下:
抑郁症的食疗方法是什么
抑郁症的治疗是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分析的,有的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有的患者需要通过心理医生来治疗,当然在生活中还可以用食疗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可以让抑郁症患者多吃首乌桑葚粥、远志枣仁粥、养心安神粥。
抑郁症能治愈吗
抑郁症患者如果能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抑郁症患者除了专业的治疗,日常也需要学会自我减压、放慢生活节奏、学会化解尴尬、享受音乐的熏陶、学会自我称赞等。还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为自己进行心理疏导,服用抗抑郁药物缓解病情。
01:19
抑郁症和焦虑症区别
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所以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业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因此患上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其中以焦虑症和抑郁症最为常见。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区别主要是症状不同。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低、心境低落。而焦虑症的表现是焦虑不安、过分的担心、紧张、胆小、恐惧、害怕。所以它们的主要症状不一样,一个是情绪低落,一个是总紧张不安、坐立不安、过分担心、出汗、心悸包括失眠等等。
01:54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有什么危害
对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来说,特别是老年人这个群体,首先会出现对于周围事物的兴趣下降,会出现不愉快感、悲观、失望的表现。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会出现下降的情况,生活能力也会下降,对家庭可以产生负担。更重要的问题是,老年抑郁症的患者,会出现悲伤的情绪,容易出现自杀的倾向,可以给患者的家庭和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家属,一定要注意特别关注患者的行为,以及情绪方面的变化,要注意预防自杀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对于患有心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比如有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患者,患有抑郁症。如果这样的患者不配合治疗,治疗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这样,就会容易对疾病的康复,产生很大的影响。
01:33
抑郁症就是中医说的郁证吗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以及气机郁滞所导致。患有郁证的患者,通常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者是易怒易哭,或者是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从临床上的症状表现来看,抑郁症和中医的郁证的症状,有相同之处。但是,如果是从临床病理机制,以及发病机制方面,来进行分析,抑郁症并不是中医所说的郁证。抑郁症主要是以显著的持久的情绪低落、社会功能下降,以及事物认知功能的迟缓,为临床特征的精神性症状。而中医所指的郁证,主要是郁病,比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神经衰弱等疾病。因此,中医所指的郁证,并不是完全属于抑郁症。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不是一回事
抑郁情绪是指不高兴的情绪,情绪稍微有点低落,对短期有影响。如果几个月里闷闷不乐,原来喜欢的事也不愿意做,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抑郁症,抑郁情绪只是一个情绪,而抑郁症已经构成了一个疾病、一种症状。
语音时长 02:16

2018-09-13

60942次收听

更年期抑郁症有多严重?
更年期抑郁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而且差异比较大。如果抑郁不严重,需要身边人关注、安慰,需要亲人更关注患者,使患者愉快的过度这段时期,女性在更年期的心理状态更应该引起重视;如果严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2:15

2018-08-10

64908次收听

勿把“老年抑郁症”当成“老年痴呆”
你家中的老人是否经常情绪低落?他们健忘、失眠、吃不下,同时不愿参与活动。请别掉以轻心,老人很可能是患上老年抑郁症。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抑郁症发病率最高(16%-26%),其次才是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