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穿刺后的注意事项

57286次浏览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如何明确诊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肾脏疾病诊断,对于指导医生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肾穿刺也有助于判断预后情况。肾穿刺这个检查比较复杂,术前术后都需要充分的准备,那么,肾穿刺后的注意事项有吗?

1、监测血压情况
  肾穿刺术后,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家属可以咨询护士的意见,共同将病人由平车转至床上,家属与医护人员,要共同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如果病人有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2、饮食注意
  肾穿刺术后,要注意及时补充热水,特别是白开水要多喝,有助于防止血栓堵塞尿路,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肾穿刺的患者可以正常吃饭,不过要注意少吃甜食,尽量不喝豆浆、牛奶等易胀气食物,否则容易出现卧床不能活动,而导致的腹胀情况。

肾穿刺术后,要注意尽量少吃促进排便的食物,肾穿刺术后,需要在床上呆满24小时,床上大便不方便。
  3、留尿化验
  肾穿刺术后要注意,留三次的尿来做进一步的化验检查,如果实在尿不出来,可以选择多听流水声、热毛巾热敷下腹部等来促进排尿。肾穿刺后尽量自己排尿,如果存在实在尿不出来的情况,可以选择导尿。

4、注意休息
  肾穿刺术后要注意,不能够剧烈运动,建议多躺床休息,一周内绝对不可以剧烈活动腰部,特别是跑步、游泳等方式要避免,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的情况。
  5、观察尿液情况
  肾穿刺术后要注意,多观察自己的尿液情况,如果发现自己的尿颜色偏红,患者存在头晕的情况,建议立即告知医务人员,患者这时候需要平躺等待医生的处理。

相关推荐

02:48
两侧腰疼是肾病吗
两侧腰疼不一定是肾病,肾脏是没有感觉神经的,像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一般不会引起腰部的疼痛,除非肾脏出现急性病变,导致肾脏体积短期之内明显增大,牵拉肾脏的被膜,可以出现肾区的疼痛。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泌尿系统的感染,像肾盂肾炎、肾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腰椎的病变及腰肌的病变等。常见导致腰痛的原因是腰肌的疾病,如腰部肌肉的筋膜炎、腰肌劳损等,且腰椎导致的腰痛一般位于腰背部的正中间,两侧是少见的,而结石或泌尿系统肿瘤导致的腰疼,往往以单侧发生为主。
03:03
肾盂分离怎么回事
肾盂分离指的是肾盂增宽,直径一般大于10mm。肾盂分离可以见于正常人,也可以见于泌尿系统梗阻性的疾病。导致肾盂分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理情况,憋尿、膀胱尿量很多正常人也会出现肾盂增宽,这种情况肾盂分离是不严重的,基本上排尿后就会好转。第二,病理情况,当尿路存在梗阻,尿液排出不畅时,可导致尿液潴留在尿路里出现肾盂分离。如果持续加重,就称之为肾积水,如输尿管结石、尿路肿瘤,肿瘤腹腔转移压迫了尿路或腹膜后纤维化等都可导致输尿管狭窄。另外,糖尿病病人出现神经源性膀胱或前列腺增生也可出现肾盂分离,甚至是积水。所以如果发现肾盂分离,建议及时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02:55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是什么情况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是临床上评估肾脏排泄蛋白尿的指标,如果反复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提示肾脏存在疾病的可能。尿白蛋白肌酐比可以更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平时一般会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反复检查超出正常范围,也就是大于150mg每天,称之为蛋白尿。但是在肾脏疾病损伤的更早期,有可能在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尿蛋白是阴性的,24小时尿蛋白也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此时肾脏已经存在轻度的损伤。此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就可以更早期的发现肾脏疾病,称之为微量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以更早期的发现,如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发生。通过完善检查,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03:24
尿比重偏低有什么危害
尿比重偏低具体危害要看患者具体的病情情况,引起尿比重低的原因有生理性原因及病理性情况。一、生理情况,正常人在大量的饮水、吃饭后,由于进食了大量的水分,可导致血液稀释,尿液也会被稀释,从而尿比重会下降。当空腹检查尿常规时,比重就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不存在危害。二、病理情况,病人不管有没有饮水,反复检查尿常规,尿比重都偏低,提示存在疾病状态,往往见于肾小管受损伤的患者。如药物导致的肾小管坏死及间质性肾炎,其他肾脏的疾病恶化,免疫病,血液病,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也会导致尿比重都偏低,具体危害有多大,需要看肾小管损伤的严重程度。如果肾小管损伤严重,持续进展,就有可能导致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01:45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哪些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分为近期的并发症和远期的并发症。近期的并发症在透析的过程中经常见到,有低血压、恶心、呕吐或肌肉痉挛,还有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腰背部疼痛、心律失常;首次透析的患者或患者肌酐数非常高的话,可能会出现透析器反应或者失衡综合症;少见的并发症有透析器破膜、空气栓塞、溶血、凝血等。远期的并发症是和疾病本身是有关系的,有心脑血管疾病、感染、高血压、营养不良或者是一些不太好控制的。
尿酸500多是肾问题吗
尿酸500多,部分是由于肾脏出现了问题而引起的,部分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出现的紊乱而引起的,并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下面我们具体进行分析。尿酸五百多,说明患者有高尿酸血症,如果出现疼痛,可以诊断为痛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一、嘌呤代谢出现了紊乱,这时可以引起尿酸升高,这并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这时的治疗是给予降尿酸治疗,可以应用苯溴马隆等进行治疗。二、如果患者肾脏出现了问题。如出现肾功能衰竭,这时尿酸也会出现升高,这时的治疗是给予改善肾功能,保护残余肾功能、降尿酸等治疗。可以应用尿毒清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7

2021-04-19

71378次收听

尿素肌酐比值意义
尿素肌酐比值升高的意义主要就是异化作用亢进,也有可能是高蛋白饮食或者是消化道出血,这就是尿素的再吸收亢进。尿素肌酐比值降低的意义通常是严重的肾小管损害,也有可能是过于饥饿或低蛋白饮食。
体外碎石对肾有损伤吗
体外碎石这种治疗结石的方法,只要不频发使用,一般是不会影响肾脏,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就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这样对健康影响非常大。同时在术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避免护理不到,影响恢复。
小腿浮肿是怎么回事
水肿是组织间隙过多的液体聚集,当超过体重的4%-5%时可以表现为显性水肿。引起水肿的病因有多种,其中心源性水肿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而肾源性水肿多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肝源性水肿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癌以及肝硬化等。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是低白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等。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硬皮病、皮肌炎的患者也会出现小腿水肿,此为结缔组织病性浮肿。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引起浮肿。此外,特发性水肿常发生于女性,为周期性出现,若发生于月经前称为经前期水肿,与孕激素有关。如果单纯出现双下肢水肿还需要排除静脉阻塞性疾病导致的水肿,常见于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等。还有丝虫病的患者会出现象皮肿。丹毒、疖肿、蜂窝织炎也会出现炎症性水肿。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4

57934次收听

尿蛋白弱阳性是肾病吗
尿蛋白弱阳性不一定是肾病。因为根据尿蛋白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其中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在发热、剧烈运动之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而患者的肾脏并无器质性的病变。如果怀疑是生理性蛋白尿,需要定期监测尿常规,做到长期随诊。而病理性蛋白尿则是肾脏有器质性的疾病所造成的蛋白尿,一般多为持续性的蛋白尿。另外还有部分病人会出现直立性蛋白尿,是指尿蛋白在直立时出现,平卧时消失。一般直立性蛋白尿常见于青少年。所以蛋白尿弱阳性不一定是肾病,需要进一步明确尿蛋白原因,并排除假阳性。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4

53828次收听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需要血液透析吗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需要血液透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一般无特殊性治疗药物,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存在诱发乙型肝炎加重,一般不建议使用。且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是在乙型肝炎得以控制,血液中HbeAg转阴,HBV-DNA复制下降时,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蛋白尿情况也会逐步好转。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是针对乙型肝炎进行控制和治疗。若乙型肝炎疾病难以控制,乙肝病毒持续在人体内复制,产生毒性作用,可导致乙肝相关性肾炎也持续进展,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压升高,所致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高代谢状态,均可导致肾脏损伤持续加重,最终进展至尿毒症阶段。肾脏疾病进展至尿毒症期后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均欠佳,可并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血液透析治疗为此时最有效治疗方式。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在一定情况下需血液透析治疗。
语音时长 02:12

2020-02-12

59833次收听

老人肿脚的原因
导致老年人肿脚的原因之一就是血液循环不畅,这多半都是因为年龄增长所致,再就是缺乏运动以及摄入了过多的水和食盐。除此之外,如果说老年人患有肾炎等肾脏疾病或者是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有可能出现脚部肿胀的现象。
肾病有什么表现
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泡沫尿、尿液颜色变深、夜尿增多、腰酸、腰疼、浮肿、疲乏无力、面色灰暗发黄、恶心、食欲低下、皮肤瘙痒、骨痛、心衰、心胸闷、憋气等症状。肾脏病的范围比较广,像内核系统,肾脏病主要是指比较多见的就是肾炎、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的,还有就是肾功能不全时的并发症问题。肾脏病根据原发病不一样,所处的肾功能状态不一样,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大部分的肾脏病人,早期可以有泡沫尿、有尿的颜色变深这些改变。而有些病人可以有夜尿增多、腰酸、腰疼的感觉,这个是肾脏病共同的一些症状。随着肾脏病的进展,有的人可以出现浮肿,特别是双下肢的浮肿。休息以后可以适当的缓解。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时候,浮肿会比较重。随着肾脏病的进展特别是合并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肾性贫血,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疲乏、无力、面色灰暗或者面色发黄。如果肾脏病的病人出现肌酐清除率比较低,肾功能损害比较重的时候,常常会有消化道的症状,比如恶心、吃不下东西,吃东西不香。当然还有一些病人可以出现皮肤瘙痒、骨痛,这些就是肾性骨病的改变。当然还有些病人最终随着尿量的减少,可以出现心衰、心胸闷、憋气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48

2019-11-11

61319次收听

肾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日常的饮食应该要尽量保证清淡,有水肿的话一定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吃高脂肪食物,如果血钾过高,还需要限制钾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女性做尿常规检查需注意什么
女性尿常规检查有很多的多注意事项。在做检查之前要注意饮食,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不要饮酒,最好也不要服用药物。尿检前还要注意清洗外用。尿检标本必须清洁,选取中段尿,大约10ML,而且要尽快送往实验室,以免被分解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