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大是怎么回事

52359次浏览

脾大可能由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感染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脾脏肿大,通常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针对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阿昔洛韦片等,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2、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会引发脾脏异常增生,常见贫血、出血倾向等表现。需通过化疗药物如注射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片等控制病情,严重时需考虑脾切除术。

3、肝脏疾病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时,脾脏会因血液回流受阻而肿大,多伴有腹水、黄疸等症状。可服用呋塞米片减轻门脉高压,配合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必要时行门体分流术。

4、免疫系统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可能引起脾脏免疫性肿大,伴随关节肿痛、皮疹等。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病情。

5、遗传代谢性疾病

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遗传性代谢异常会造成脾脏脂质沉积,表现为发育迟缓、肝脾肿大。需通过酶替代疗法如注射用伊米苷酶治疗,并配合饮食管理。

发现脾大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减少胃肠负担,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脾脏变化。若出现左上腹剧痛、呕血等急症需立即就医,部分病因明确的患者需长期随访相关指标。

相关推荐

脾大有什么危害
脾大可能引发脾功能亢进、感染风险增加、贫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害。脾脏肿大通常由感染、血液病、肝脏疾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脾脏功能与作用
脾脏具有众多功能,具有滤血作用,可有效提升人体免疫能力,具有造血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储存血液,因此脾脏的健康极其关键,如果出现脾脏肿大或脾脏破裂,都容易会形成一系列问题。
脾大有哪些危害
脾大可压迫临近其它器官、血液循坏细胞也逐渐减少,严重时,可造成脾脏功能亢进。
脾大可以自愈吗
脾大多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不具有自愈性,可根据诱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脾大吃什么药
脾大多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门静脉高压症、恶性淋巴瘤、吸血虫病,诱因不同适合服用药物也有一定差别。
脾大有什么症状
导致脾大增大的原因很多。单纯的脾大往往只是出现左上腹的不适,由于增大的脾脏牵拉或者是挤压周围脏器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那么脾脏增大其相邻的器官包括胃、结肠、肾脏都可能会被脾脏增大挤压移位,那么导致脾大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像造血系统疾病,慢性肝病,某些慢性感染,或者是脾脏的肿瘤性疾病,那么就会出现相应的其它疾病的症状,像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贫血,出现一些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容易发生感染,那么肝脏疾病往往是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甚至是浮水等,脾脏合并的一些症状,那么脾脏的肿瘤是在影像学发现脾实质不均匀,出现一些占位,那么会出现包括肿瘤的一些相关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21

62994次收听

脾大能自己恢复吗
脾大包括生理性脾大和病理性脾大。如果是在青少年发育阶段出现的生理性脾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对身体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脾脏也不会进一步的增大,而包括像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肝病、慢性感染、寄生虫、脾脏肿瘤来讲,那么这种脾大属于病理性的,是不会自己恢复。那么对于脾大的病因我们需要通过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甚至是包括肿瘤的筛查来确定脾脏增大的原因,那么脾脏增大实际上往往只是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的脾脏肿大,特别是像,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由于门静脉压力过高,脾脏血流出现充血,导致病理性的脾脏增大,那么如果肝硬化不缓解,门静脉压力不降低,脾脏增大,是难以恢复的。所以呢,我们说对于脾脏增大来讲,更重要的是进行病因的诊断。
语音时长 02:08

2020-02-21

58237次收听

02:08
脾大什么症状
导致脾大增大的原因很多。单纯的脾大往往只是出现左上腹的不适,由于增大的脾脏牵拉或者是挤压周围脏器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那么脾脏增大其相邻的器官包括胃、结肠、肾脏都可能会被脾脏增大挤压移位,那么导致脾大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像造血系统疾病,慢性肝病,某些慢性感染,或者是脾脏的肿瘤性疾病。那么就会出现相应的其它疾病的症状,像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贫血,出现一些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容易发生感染,那么肝脏疾病往往是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甚至是浮水等,脾脏合并的一些症状,那么脾脏的肿瘤是在影像学发现脾实质不均匀,出现一些站位,那么会出现包括肿瘤的一些相关的症状。
02:20
脾大的危害
脾脏增大,是由于很多疾病引起的。也包括生理性的脾脏增大,对于重要的一个免疫器官和造血器官来讲,脾脏增大往往是身体的一种带肠反应,或者是某些慢性感染或者是寄生虫或者肿瘤而导致的脾脏的增生,在慢性肝病脾脏增大,是由于充血,门静脉压力增高而出现的脾大。脾脏增大一方面呢,是身体的带肠,同时也会使得脾脏内破坏白细胞,血小板的能力大大增强,称之为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往往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增加了发生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另外脾脏增大会压迫挤压周围的内脏,会导致包括结肠,肾脏的移位,也会出现上腹部的不适,脾脏过于增大,会出现继发性的自发性的脾脏,梗死和感染,而表现出上腹的剧痛,或者是寒战、高热。
02:29
体检脾大是怎么回事
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造血器官,在某些疾病会引起脾脏增大,青少年由于青春期的发育,有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脾大,引起病理性脾大,主要是包括像血液系统疾病,慢性感染寄生虫,某些慢性的肝脏疾病,继发的脾脏充血或者是脾脏的肿瘤等等。单纯的脾大,需要通过测量脾脏具体的大小,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脾大等,轻度脾大往往疾病发生比较轻微,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的病变,这种情况定期检查就可以,如果合并了有贫血或者是肝功能的异常,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判断是到底由于血液系统疾病还是由于肝病引起的。外科比较常见的是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而出现的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那么这个时候还会由于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导致生命风险,体检发现的脾大,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其病因。
脾肿大是什么原因
脾肿大有四种原因。第一种是由于体内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肝脏和脾脏的肿大。第二种是瘀血性的脾肿大,当上游肝脏出现了病症后,阻止了脾静脉的回流,导致瘀血性脾肿大。第三种是血液性疾病的脾肿大。第四种是少数杂病导致的脾肿大。
语音时长 01:50

2018-09-21

54367次收听

脾切除术是什么
脾脏切除术即把脾摘掉,当脾脏出现问题,无论是外伤的破裂或者是自身性的疾病导致脾脏对人体产生危害,都需要把脾摘掉。最初的脾脏切除术是通过在左肋缘下的切口把脾脏摘掉然后取出。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开刀把脾脏取出的方法已经很少用了。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21

58814次收听

脾切除术后怎么护理
脾切除后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预防感染。因为脾不仅是造血器官,同时也是免疫器官。所以早期脾切除后,患者的抵抗能力会减弱,容易出现感染。另外,脾切除术后,手术后患者不要做过多剧烈的活动,避免术中腹腔内的结扎点再次出血。
语音时长 01:08

2018-09-21

55583次收听

02:13
脾肿大是怎么回事
一般情况下,造成脾肿大的原因非常多,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四大类:第一类是由于感染性疾病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因为肝脏和脾脏都是属于免疫器官,当患者的体内发生感染以后,就会加强代谢,加强代谢以后,肝脏和脾脏就可以出现肿大的情况。第二类是淤血性的脾肿大,脾脏的血管回流到肝脏,当上游肝脏出现病症以后,比如患者出现肝硬化,或者是其他的疾病,就可以导致肝脏脾静脉的回流受阻,脾脏会充血淤血,能够导致淤血性脾脏肿大的情况发生。第三类是由于血液性疾病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的脾肿大,比如白血病、淋巴瘤这些血液性疾病,都可能会导致脾脏肿大的情况发生。第四类的脾肿大,是比较少的一些杂病,也可能会导致脾脏肿大的出现。
01:41
脾肿大如何分度
一般情况下,对于脾肿大的分度,不同科室的大夫,会有不同的分级。比如影像科的大夫,就会有影像学的分级。而外科手术的大夫,把脾脏切下来,对于脾脏肿大的分度,也会有直观的分级方法。另外,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查体的分级方法,也就是患者可以通过查体,摸到自己的脾大。人体的脾脏,是位于左肋缘下、左肋弓里边,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摸不着脾脏的。如果一旦可以在左肋缘下摸到脾脏,就说明脾脏已经发生肿大的情况。对于脾脏肿大的分度,如果脾脏肿大不超过肋缘下两公分,就叫轻度脾肿大;如果脾脏肿大已经超过两公分,但是还没有超过患者的肚脐,就叫中度脾肿大;如果脾肿大是属于非常大的情况,已经超过患者的肚脐,就叫重度脾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