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65542次浏览

接种乙肝疫苗前需确认无过敏史、发热等禁忌证,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并避免剧烈运动。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主要有接种前禁忌证筛查、接种后留观、接种部位护理、不良反应监测、补种时间安排等。

1、禁忌证筛查

接种前需明确是否存在对疫苗成分过敏、急性发热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病发作期等禁忌证。处于妊娠期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若近期接种过其他疫苗需间隔至少14天,避免免疫干扰。

2、接种后留观

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预防速发型过敏反应。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需立即处理。婴幼儿接种后需家长密切监测体温及精神状态变化。

3、部位护理

注射部位24小时内避免沾水或抓挠,减少局部红肿硬结风险。若出现轻微疼痛或低热可冷敷处理,无须特殊用药。禁止在接种侧手臂提重物或进行高强度运动。

4、不良反应监测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低热、乏力等,通常1-3天自行缓解。若持续高热超过38.5℃或出现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过敏反应。接种后1周内避免饮酒及辛辣饮食。

5、补种时间安排

乙肝疫苗需按0-1-6月程序完成三针接种才能形成有效抗体。若中途延迟接种,无须重新开始疗程,补足剩余剂次即可。完成全程接种后5-10年可检测抗体水平决定是否加强免疫。

接种后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不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测抗体滴度,必要时及时补种疫苗维持免疫效果。

相关推荐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体内可维持多久的有效免疫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体内的有效免疫时间一般为2-6个月,具体维持时间与个体免疫状态、注射剂量等因素相关。
03:25
乙肝表面抗体大于500怎么回事
乙肝表面抗体是乙肝五项或者叫乙肝两对半化验单里边的重要的项目,化验单里边只有一个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并且滴度大于500是一种好现象,推测病人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表面抗体大于10就是阳性,只要是阳性就能够保护身体不再感染乙肝病毒也说明注射疫苗是成功的,这个抗体滴度越高越好,抗体滴度越高不代表抗病毒能力就越强,而是抗体滴度越高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乙肝五项的化验单除了表面抗体之外,还伴随有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和乙肝e抗体阳性,3个抗体阳性代表的是既往感染已经进入恢复期,正常的免疫力清除掉了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并产生了乙肝的保护性抗体,3个抗体阳性同时表面抗体大于500也是好现象。
02:59
乙肝表面抗体500多正常吗
乙肝表面抗体为保护性的抗体。如果在乙肝五项里,只有单纯的一个表面抗体阳性500多,这是最好的,可能是注射了乙肝疫苗之后,产生了足够高的保护性的抗体。因为这个抗体滴度一般在10IU以上就算是阳性,500多就是一个很高的阳性,病人近期内不需要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保持三、五年复查。另外,如果查了乙肝五项,是三个抗体阳性,包括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和E抗体,三个抗体阳性也是好现象,但它代表既往感染了乙肝病毒,身体的免疫力清除了病毒,自发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所以不同的乙肝五项的组合,代表不同的含义。但抗体滴度在500IU以上,是很好的结果。
01:41
刚打了乙肝疫苗怀孕了怎么办
接种了一次乙肝疫苗以后,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后面的乙肝疫苗就应该暂时先停止接种,但是没有必要一定要终止妊娠。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之前也要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抗体数量值是阴性的,也是需要接种2-3次乙肝疫苗的。因为乙肝疫苗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安全的,妊娠期间不再接种完全是可以的。如果以后再需要接种,应当等产后根据当时的抗体水平,再考虑是否还需要继续接种。
01:51
怀孕前要做乙肝检查吗
最好在怀孕之前做乙肝病毒的检查,检查乙肝两对半,看机体对乙肝有没有免疫力,也可以看是不是有乙肝病毒的感染自己没有发现,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以后,对于整个妊娠期间如何处理,如何预防都很有帮助。所以在妊娠之前,最好就要检测乙肝两对半,如果没有检查已经怀孕,也应该立刻检查乙肝两对半,看机体有没有相应的表面抗体,有没有隐性的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有乙肝病毒的感染,在妊娠后期考虑要进行母婴阻断的措施,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就可以放心的在妊娠期间,不用担心感染乙肝病毒。
家里人有乙肝会传染吗
乙肝有一定传染给家人的几率。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的肝病,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体液、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临床中乙肝往往会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因为作为家人,生活当中往往会有一些密切的接触,有可能会发生血液、体液的暴露。如果没有自身保护性的抗体,在接触到一定量的病毒以后,有可能会造成乙肝病毒的感染。另外夫妻之间有可能通过性途径进行感染,由于体液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病毒,在进行性接触过程当中造成病毒的感染。但是成人接触到乙肝病毒以后,往往可以发生自发性的清除,而不容易转为慢性携带者。对于儿童来说,应该加强预防,避免一些血液、体液的暴露,其中应该及时的接种乙肝疫苗,这才是最为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措施。所以平时就应该做好全面的预防措施。只有做好全面的预防措施,才能尽量避免乙肝的传播和传染。
语音时长 01:31

2021-06-09

62879次收听

什么草药治乙肝好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是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中药里有很多药物都可以治疗乙肝,如常见的白花蛇舌草、垂盆草、虎杖还有茵陈、菊花、郁金、鸡骨草等,都可以治疗乙肝。如灵芝,野生灵芝效果是不错的。乙肝目前的中成药治疗方法很多,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对症下药。乙肝早期就是肝火比较旺,热重于湿的人,用健脾利湿、护肝、清热解毒的药。但是慢性期肝功能损害有肝硬化,要用软坚散结、排毒解毒或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中药配方。抗纤维化的药物如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有辅助抗病毒的中药现在也研究很多出来,临床用的六味五灵片,还有肝苏颗粒,治疗乙肝最常用的草药还有五味子,五味子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效果,患者长期服用五味子,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以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如果患者还伴有黄疸的症状,则建议服用茵陈,茵陈是治疗黄疸最有效的草药之一,长期服用还可以保肝护肝。
语音时长 01:31

2021-06-07

88600次收听

乙肝两对半二、四、五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两对半检测用于判断有无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状态和临床转归,是否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抵抗力。乙肝两对半二、四、五阳性的意思,主要指的是乙肝五项之中乙肝表面抗体与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都是阳性。乙肝的核心抗原与e抗原来自于乙肝病毒,并不会来自于乙肝疫苗等其他的情况,所以这必须是之前感染过乙肝病毒才会出现的情况。之所以说是之前感染过,而目前很可能不是感染的状态,是因为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的抗体,表面抗体阳性就说明目前乙肝已经痊愈,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有些隐匿性乙肝的患者也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还应当检查乙肝病毒的DNA定量,来排除隐匿性乙肝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26

87489次收听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结果呈阴性怎么回事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结果是正常的,但是没有产生抗体,也就是没有保护力,这样的人群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可引起乙肝病毒感染。所以对于这样的人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需要接种三针,接种疗程结束以后需要复查看乙肝表面抗体有没有转为阳性。只要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那么就具有保护力。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逐年下降,如果与乙肝患者有密切的接触史,或者有家族性的乙肝病史,那么建议定期的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定量的变化。如果小于100IU,需要去打加强针。所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情况是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特异的乙肝表面抗体,其抗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可以防止出现乙肝病毒感染。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6

91510次收听

02:37
乙肝两对半是检查什么
两对半主要查乙肝感染的状态,两对半其实就是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这种情况下是感染过乙肝的标志,而且是乙肝持续进行的状态,一定要警惕。若单独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属于正常人的状态,而且对于乙肝有免疫力。若有单独的核心抗体阳性或者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属于乙肝感染过的状态,建议查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人有必要查丙肝抗体
乙肝病人其实很有必要检查丙肝抗体。具体分析如下: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区别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区别很大。首先,它们的性质不一样,前者是抗体,后者是抗原;其次,它们的行为不一样,前者是被动免疫行为,后者是主动免疫行为。在获得保护时间方面,乙肝免疫球蛋白会快速一些。
乙肝爸爸能抱新生儿吗
如果新生儿身上有衣服或者包被,父婴间没有肌肤的密切接触,一般不会传染,这种情况是可以抱新生儿的;但因为新生儿还没有抗体,乙肝爸爸皮肤破损渗出的液体也会传染,所以尽量避免抱新生儿,如要抱新生儿也要注意避免肌肤密切接触。
乙肝的临床表现
乙肝发作之初,大多数人的身体都会存在着浑身无力以及低热等症状,部分人的身体还有可能会存在着明显的胃肠道异常现象,比如食欲衰退以及恶心呕吐等。此后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人的身体还有可能会存在着黄疸以及蜘蛛痣等症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吃什么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多进食蔬菜,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苹果等,维生素C有利于肝细胞修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WHO报道,全球约有二点五七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全球每年约有八十八点七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死率分别占30%和45%。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至6%,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至3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首先结合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及影像学等资料,确定是否积极保肝抗炎、抗病毒等治疗。饮食上,建议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避免饮酒、进食油炸、高脂、腌制等食物。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1

5775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