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胃不和用什么药

55817次浏览

脾胃不和可遵医嘱使用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保和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调理。脾胃不和可能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感寒邪、久病体虚、脾胃湿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大便溏稀或便秘等症状。

1、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该药通过补益脾气改善消化功能,但阴虚内热者慎用,服药期间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2、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含木香、砂仁、白术等成分,能温中和胃、理气化湿,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导致的胃痛、痞满、嗳气等症状。其芳香化湿作用可缓解胃部胀闷感,但胃阴虚所致胃灼热疼痛者不宜使用。

3、保和丸

保和丸以山楂、神曲、半夏等为主要原料,功能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主治食积停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该药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积食,但不宜长期服用,症状缓解后应停用。

4、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等配伍而成,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肢体倦怠等表现。其健脾利湿作用可改善肠道吸收功能,但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服用。

5、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干姜、白术等温热药材,具有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之效,多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该药通过温补脾肾阳气改善寒证,但阴虚火旺者禁用。

脾胃不和患者日常需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少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小米等健脾食材,配合腹部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辅助调理。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思虑伤脾,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消瘦、便血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脾胃虚弱吃什么水果好
脾胃虚弱可以适量吃苹果、桂圆、红枣、榴莲、樱桃等水果,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早晨脚出汗是什么原因
早晨脚出汗可能与生理性因素、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有关。脚出汗通常表现为足部潮湿、异味或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02:10
小孩开胃健脾吃什么药
在人体摄入水和食物后,脾能够帮助胃维持正常的通降消化功能,将食物初步消化,并推送至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分解和吸收,进而将营养通过气血疏散到全身,把糟粕推送到体外。儿童脾胃比较虚弱,容易出现各种消化问题,所以儿童是健脾的关键时期。临床开胃健脾一般以中药为主,副作用相对较少,相对安全。常用的口服药物有薏芽健脾凝胶。它的主要成分是山药、大枣、山楂、薏米等,既能开胃,消食化积,还能健脾,固本除湿,标本兼治,同时其主要成分均为药食同源,儿童服用起来会更安心。
三伏天如何调理脾胃
三伏天应遵医嘱调理脾胃。三伏天即桑拿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的日子,“伏”就是指“伏邪”,即“六邪”中的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暑多夹湿。若饮食过盛,脾胃运化不及,可造成水湿内停,加重体内水湿。三伏天湿热较重,尤其容易损伤脾胃。中医针对脾胃虚弱的人需要调理脾胃。脾胃虚弱即脾虚,主要指脾气虚。中医学认为,脾气虚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中医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调理。1.汤药内服:对脾虚泄泻采用健脾益气法,方药可选择七味白术散加减;对脾虚食积采用健脾助运、消食化滞,方可选择健脾丸;脾虚肝旺采用扶土抑木、调和肝脾,方选缓肝理脾汤;脾虚虫扰采用杀虫止痒、调理脾胃,方选驱虫粉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虚湿盛采用健脾除湿止痒,方选除湿胃苓汤等。具体请由医生辨证论治后使用。2.艾灸治疗:可选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具体方法请遵医嘱。3.推拿治疗:可选择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进行按或按揉,重点操作足三里、三阴交穴。请遵医嘱进行操作。
语音时长 02:12

2022-08-18

16199次收听

03:16
为什么一吃完饭就困
一般吃完中午饭容易困,因为中午是阳气比较旺盛,阴气逐渐升发的时候,可能要让阳气逐渐下潜,就是容易犯困,需要休息。而且不能够太长时间的休息,一般休息20分钟比较好。如果不睡就真的特别犯困,而且下午的工作效率特别低。如果是每顿饭后都特别困,可能是脾胃太虚或身体内湿气很困重。吃完饭后,食物要消化吸收,所以大量的血液可能会进入到腹腔、肠道,这时候脑部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一般人不会出现特别的问题,而脾虚、湿困的人可能就会困倦、乏力、头重如裹、昏昏沉沉的不清醒。
脾胃虚弱得养多久能好
脾胃虚弱得养多久能够好,还要因人而异。脾为后天之本,主要的是运化水谷精微。由于不洁的饮食,暴饮暴食,情志不畅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脾胃的虚弱。脾胃虚弱的临床上的表现包括纳差、身困乏力、脘腹的胀满不适,大便的糖稀,面色的苍白,形体的消瘦,还有苔白腻。俗话说脾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主要是靠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少吃多餐。早饭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辛辣油腻等一些生冷的食物,同时还要保持心情的舒畅。药物可以通过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四君子丸,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胶囊等一些来进行调理。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15

103167次收听

脾胃不和用什么药
脾胃不和以服用中药调理为主。而脾胃不和可分为:脾胃寒热不调、胃升降气机失调、脾胃不调,不同类型脾胃不和适宜中药有所不同。
脾胃虚弱有哪些病因
当身体出现脾胃虚弱对健康影响还是比较大,然而想要避免这种疾病的产生就要了解其发病原因,导致脾胃虚弱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口味过重、喜欢吃凉食物、经常喝酒等。
02:55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脾胃虚弱调理的方法主要有:一、跟脾胃相应的味道是甘甜味,饮食要注意,减少食用吃肥甘厚味、辛香芳燥的食物。脾胃是中和之脏,比较平和。多吃米饭、五谷杂粮类食物。二、吃饭多嚼嚼饭,因为营养的东西都会消耗脾胃的能量,所以要细嚼慢咽。三、养脾胃的药像淮山,淮山磨成粉、淮山粉可以很好的养育脾胃。四、根茎类的像土豆,脾胃能接受的,都是比较平和的一些东西。补气像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它也是很平和的。最经典用的脾胃药是甘草。甘草是最甘最平和的一种药物,是保养脾胃的根本之道。
03:13
早上痰多是什么原因
早上痰多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痰液是气道正常分泌的粘液,白天因为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所以痰液排出比较多,夜间因为迷走神经兴奋这些分泌物就淤积在气道内,在气道产生一个蓄积,早上起来以后随着活动把晚上淤积、蓄积的痰液排出来。如果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咽喉炎的患者,早上痰多要确认是不是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还需要进行细菌培养,检查有没有感染,从中医上讲痰液多于脾胃的虚弱相关。
健脾有哪些食物
健脾的食物有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等。一、马铃薯味甘,性平,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二、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所以要适量。三、香菇味甘,性平,益胃气,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四、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
语音时长 01:32

2019-08-15

50267次收听

01:25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服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同时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和其他因素引起精神创伤,还需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1、六君子汤,适于脾虚诸证。2、参苓白术散,适于脾气虚而挟湿诸证。常用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年老体衰、大病初愈、调养失慎都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弱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脾虚湿盛是怎么回事
脾虚湿盛就是身体的脾胃过于虚弱,导致身体的湿气没有办法排出体外的一种症状表现。它会导致食欲不振,患者的饮食量会明显减少,还会出现大便黏腻和舌苔白腻的症状。这种病必须长期调理,要改善生活饮食习惯才能治愈。
脾胃虚弱应该怎么调理
脾胃虚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饭前少用脑、饭中专心吃饭、饭后适当休息、同时避免饥饱不调,少食生冷辛辣油腻类食物。注重情绪调整,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腹部保暖,加强日常锻炼,从而达到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29

50941次收听

脾阳虚是什么原因
脾阳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食生冷、过用苦寒药物、年老体衰三个原因。在症状方面,既有脾气虚的特点,像食欲不振、食少纳呆腹胀、大便不成形、稀溏,还会有阳虚生内寒的症状,像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大便不成形、顽固不化、下利青谷等。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29

5923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