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偏瘦怎么办
宝宝偏瘦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排查疾病因素、增加运动量、定期监测生长曲线等方式改善。宝宝偏瘦可能与遗传因素、喂养不当、消化吸收不良、慢性疾病、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羹、瘦肉泥,搭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婴儿米粉。增加进食频次至5-6次/天,每餐添加1-2茶匙植物油。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将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制成菜泥混合谷物食用。避免给予果汁、糖水等低营养密度食物。
2、补充营养
在医生指导下可补充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营养素。母乳喂养儿需确保母亲营养充足,必要时添加母乳强化剂。配方奶喂养儿应选择高能量配方,6月龄后及时引入含铁辅食。注意观察补充营养后体重增长情况。
3、排查疾病因素
需就医排除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消化系统问题,这类疾病常伴随腹泻、皮疹等症状。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生长迟缓,表现为食欲差、便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代谢消耗增加也会出现体重不增,多伴有呼吸急促表现。
4、增加运动量
每日进行2-3次俯卧抬头训练,促进大运动发育消耗能量。会爬行的婴儿可设置安全爬行区,通过自主活动增加热量消耗。家长应避免长时间怀抱或使用婴儿车,鼓励宝宝主动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适量奶制品或小点心。
5、定期监测生长曲线
每月测量体重并标注在WHO生长曲线图上,连续3个月体重增长不足需就医。记录每日进食种类与总量,发现摄入不足及时调整。注意观察伴随症状如睡眠不安、异常哭闹等。建议家长参加科学喂养指导课程,掌握正确的辅食添加方法。
家长需建立规律的喂养作息,固定进餐环境减少干扰。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牛油果、全脂酸奶作为加餐。避免强迫进食造成抵触情绪,采用小份量多餐次方式。定期进行发育评估,若调整饮食后体重仍无改善或伴随发育迟缓,应及时至儿科内分泌科或消化科就诊。注意保持喂养器具清洁,预防胃肠道感染影响营养吸收。
相关推荐
03:20
03:04
02:42
02:52
03:0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营养不良
- 2 什么是营养不良?
- 3 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有哪些
- 4 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 5 营养不良怎么补呢?
- 6 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
- 7 什么是肌营养不良
- 8 严重营养不良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