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抑郁症的食疗方法是什么

54988次浏览

抑郁症患者可通过适量食用深海鱼、香蕉、全谷物、深色蔬菜、坚果等食物辅助调节情绪,但食物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一、食物

1、深海鱼

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促进脑部神经递质合成,改善情绪调节功能。每周食用2-3次,建议选择清蒸或低温烤制方式。

2、香蕉

香蕉含色氨酸和维生素B6,是合成血清素的重要原料。成熟香蕉中生物利用度更高,每日1根为宜,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空腹食用。

3、全谷物

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稳定血糖波动对情绪的影响。建议替代精制主食,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

4、深色蔬菜

菠菜、羽衣甘蓝等深色蔬菜含有叶酸和镁元素,缺乏时可能加重抑郁症状。急火快炒或凉拌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每日应保证300克以上摄入。

5、坚果

核桃、杏仁中的α-亚麻酸和锌元素参与神经细胞膜构成,每日建议摄入15-20克原味坚果,需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

二、药物

1、盐酸氟西汀胶囊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中度以上抑郁症伴焦虑症状,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米氮平片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对伴有失眠症状者效果显著,用药期间需监测体重变化。

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起效相对较快,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

4、盐酸帕罗西汀片

适用于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停药需逐步减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戒断反应。

5、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对难治性抑郁有效,高血压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

抑郁症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培养正念冥想等减压习惯。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陪同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所有抗抑郁药物均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相关推荐

青少年轻度抑郁症如何治疗
部分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一些自我调整,比如适当的活动,放松训练,在网上自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症状也会有所改善的。还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改善不明显时,就需要及时医院就诊,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抗抑郁药的药物治疗。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通道的再摄取抑制剂,还有很多其他多受体的抗抑郁药,抗抑郁剂效果都是肯定的。药物搭配组合效果更是非常显著的。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家庭治疗等治疗方法,作为青少年抑郁症特别是急性发作和轻中度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方式。还有很多辅助的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这些都是治疗抑郁症很好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20

84332次收听

如何自我缓解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在自我调节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荐通过运动,积极的运动对于调节抑郁情绪非常有帮助,通过运动能够改善抑郁情绪。像跑步、打球、游泳、旅游、瑜伽等活动,都可以很好地缓解情绪。第二有规律的生活,抑郁情绪的人生活中缺乏一定的目标,没有规律,整个生活和作息时间处在紊乱的状态,因此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要设定生活、工作当中的小目标,而且要学会坚持。第三可以选择舒缓的音乐,好多舒缓的音乐对于改善情绪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第四也可以通过自我的心理分析,对于自己当前抑郁情绪要有分析,在分析的过程当中了解抑郁的情绪来源于什么,做自我认知的调整,自我心理的调整,用积极的情绪战胜负面情绪。第五多见阳光,有研究显示,日光能刺激体内分泌兴奋性递质,有助于抑郁情绪的改善。以上方法对于抑郁情绪的自我调节方面,都很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38

2021-05-20

97333次收听

01:50
抑郁症早期有哪些表现
出现自残行为属于比较严重的抑郁。大部分人了解的自残是对其身体上破坏,例如割腕、胳膊划刀等。但自残也存在于精神方面,例如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残表现在抽烟、酗酒、熬夜、生活不规律;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残表现为割发、熬夜。其重点是,抑郁症患者在自残现象中,其实是有着一种“愉悦感”以及“满足感”,甚至是“轻松感”。其实这也是一种异常化的宣泄情绪的方式,这样的宣泄方法是病态的。抑郁症患者的终极自残,也就是自杀。所以患者出现自残是属于重度抑郁的阶段,需要尽快治疗。
抑郁应该怎么样治
抑郁症是一个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抑郁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根据抑郁患者的症状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对于轻度抑郁可以进行一些心理疏导以及物理治疗即可。中度抑郁,根据情况可能需要服用药物来帮助治疗,同时还要进行心理治疗。重度抑郁的患者需要去专业的科室进行评估之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微笑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微笑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说法,但是医学上并没有这个术语。患者往往内心有强烈的痛苦体验,但表面上却很平静,甚至微笑,这在自尊高或文化程度高的人身上很常见。这样的人往往不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一些病情严重危险的病人假装放松,实际上是在为自杀做准备。
02:31
怀疑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患者去精神疾病的医院,医生需要评估,结合心理方面的测评,确诊是否为抑郁症患者,如果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一旦怀疑有抑郁症的可能,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隐瞒或者拖延疾病治疗。这样做只会造成疾病的加重,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有的患者会因为没有及时地治疗,会出现有自杀的念头,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命,给家庭给社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在排除抑郁症的可能时,有很轻的情绪,或者是有原因导致情绪低落,就需要进行原因的分析,排除以后就可以取得好转,这样会更有利于健康和康复。
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的表现有两个最核心,第一个是心境低落,第二个是兴趣下降。首先情绪不好,可能在别人面前的表情很正常,甚至还有笑容。但是因为,患者本人内心体验很差,所以说有些抑郁症,旁边人看得出来,病人唉声叹气,但是有些人,单看表现是看不出来的。兴趣下降,比如过去有很多兴趣爱好,现在不愿意去做了。围绕这两个核心基础上,比如注意力下降,觉得脑子也不够用,还有全身疲乏,比如身体各种不舒服,尤其像疼痛等。抑郁症给人感觉整个人心情低落,给人心气不高的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懒洋洋的。
语音时长 01:51

2019-07-24

64443次收听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这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对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危害都很大。该病主要的表现就是心情持续性低落,思维迟缓,对周围的事情失去兴趣,睡眠发生障碍,行为发生改变。
02:04
重度抑郁症多久能治愈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程偏长,需要至少3个月,也可能需要6个月。治疗重度抑郁症,单一用药效果并不好,可能还需要联合用药。所以抑郁症患者治疗时,不要过早停药。患者痊愈后,还要巩固至少6个月,巩固期的剂量可以稍微减少。维持期剂量还可以再减少。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复发率比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维持药物治疗,来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治疗,进行人格的自我成长和提高,培养患者应对负性事件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抑郁症的治愈率。
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患有抑郁症的人首先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并且患者会因此而消瘦,免疫力下降。然后患者在晚上时会出现入睡困难,失眠多梦。患者还会长时间低落,没有办法感到快乐。这类患者会尽可能的避免社交,很少和他人接触。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首先就是心理精神治疗,家人要多与产妇交流,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再就是要使用药物治疗,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非典型抗抑郁剂,另外还可进行物理治疗。
抗抑郁症最好的药有什么
抗抑郁症最好的药是青霉素,双通道的药比单通道的药效果好一点。青霉素既便宜又经济,可是有个最大的危险性要做过敏试验,过敏试验的人很少大概在2%,或者在5%左右,大部分人都感觉情绪都很好。会出现了极重的过敏性反应,甚至还出现生命的危机。对少部分人说,是要命的药。医生会根据病情的症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挑选药,用药以后可能会有反应,医生也会去酌情考虑这个问题。能把自己疾病治好的药就是最好的药,抗抑郁药分了很多,有单通道的药、双通道的药。当有问题时,请教专业的医生,帮自己去解答。
语音时长 01:44

2018-11-20

74777次收听

01:37
抑郁失眠可以自愈吗
抑郁症失眠不能自愈。失眠指的是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的患者还会彻夜不眠等。抑郁失眠有阶段性,这个阶段和一年四季有一定关系,夏天阳光明媚,抑郁患者症状会得到缓解,有所改善。冬天阳光较少,阴郁天气抑郁的情况会加重。所以抑郁失眠有波动性,尽管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减轻,遇到一些外界因素,例如人为、环境、自然,可能会再次复发。所以得了抑郁症,不能单纯依靠自己去恢复,要得到医生的帮助,需尽早就医,通过药物干预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
02:26
抑郁症药有依赖性吗
抑郁症药没有依赖性。首先患者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抗抑郁症药没有依赖性。如果有一些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在停药一个月或者是半年以后,又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叫做依赖性。这是属于很多抑郁症患者的一个错误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所谓依赖性的东西,指的是安定、酒精、烟草、咖啡以及毒品等。比如香烟,今天抽了香烟,明天要是不抽香烟,就会非常着急,可能就会出现焦虑、坐卧不安的情况。当停药一个月、两个月或者是半年以后,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这不属于药物依赖的情况。依赖性就是指今天用,明天不用就会很难受。之所以抑郁症会出现复发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性格的问题,或是因为一些影响到自己的人和事,是来源于自己的认识出现问题,才产生复发的情况。
容易得焦虑症的人群是哪些?
焦虑症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得焦虑症;父母患有焦虑症,子女也容易患有焦虑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更容易焦虑。
语音时长 02:16

2018-08-10

5780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