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

61089次浏览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明显且持久的心境低落,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在抑郁症早期,其症状主要有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我否定、闷闷不乐、自卑、悲观厌世,甚至发展成为自杀。另外,抑郁症还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睡眠障碍以及自我封闭等症状。

虽然医学在不断发展,但是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但是导致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因素。由于抑郁症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因此,早期发现的时候要及时的疏导和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抑郁症的早期症状。
  1、心境低落,一开始表现为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没有任何愉悦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典型的抑郁症患者有早晨症状严重,夜晚相对轻一些。
  2、情绪消沉,明明身处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仍然表现为情绪消沉,闷闷不乐。
  3、自我否定,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会出现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很没用,绝望,无助,从而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价格。
  4、焦虑症,遇到任何事情就会觉得很焦虑,缺乏安全感。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典型表现是早上醒得早,比正常睡眠早2个小时,而且早上醒来后就没办法再入睡。也有部分人是入睡的时候困难,睡眠很浅,容易惊醒等。
  6、自我封闭,很多郁抑症患者,由于不良情绪导致他们不愿意约人交流,或者自卑导致的怕与人交流,从而自我封闭。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早期的时候就应该要引起重视,积极去治疗,家人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怀和支持。由于抑郁症的治疗相对时间比较长因此,一定要有耐心,同时最好积极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相关推荐

03:00
焦虑症病人如何心理治疗
焦虑症的治疗核心在于接纳焦虑并采取针对性行动。不同亚型需要个性化干预方案,但都遵循暴露-适应的基本治疗原理。
什么是混合性焦虑与抑郁障碍
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是指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但两组症状单独考虑时均未能达到做出诊断的程度,且持续或间歇存在一些植物精神症状。当症状轻微时重叠最多,当症状严重到可诊断为精神障碍时则重叠最少。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表浅、醒后无恢复感。经常莫名的紧张、不安、心烦、易怒、易激惹;恐惧、多虑。易疲乏、无力;情绪化、时常哭泣或委屈感;对日程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估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严重时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行为。各种的躯体不适感。
语音时长 01:32

2021-05-20

78478次收听

微笑抑郁症会不会遗传
微笑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患病后,后代有可能出现抑郁症;但有家族史并不代表一定会患病。
抑郁症会遗传吗
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调查显示,40%~70%的抑郁症患者有遗传倾向,特别是一级亲属罹患抑郁症的概率高出一般人群2~4倍,双生子调查显示抑郁症的遗传度约为37%,调查发现单卵双胎之间抑郁症的同病率约50%,异卵双胎之间同病率为10%~25%,寄养子调查显示患病父母的亲生子女即使寄养到基本正常的环境中仍具有较高的抑郁症发生率,此外,基因连锁研究和候选基因研究也显示抑郁症与遗传关系密切。从临床经验来看,患者有好的个性,疗效好预后好,个性不良,预后不好易复发,因此性格完善,促进患者自成长,每一位家属和患者都要注意的,完善性格,可能预防复发最重要的一环,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挫折、压力的能力,健全个性,培养爱好,适度宣泄压力,劳逸结合,多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要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以便更好的适应环境和社会。
语音时长 02:22

2020-04-29

64220次收听

抗抑郁吃什么药
抗抑郁药物很多,常见西药涉及了,5-HT重摄取抑制剂等,例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及舍曲林等,而三环类药物,例如丙米嗪、阿米替林、氯丙米嗪及盐酸多塞平片等都不错,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以,例如吗氯贝胺等药物,这些都是抗抑郁之药。
02:08
抑郁症反复发作怎么办
反复发作时最好及时治疗,先要有药物适当的维持,然后接受心理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学习心理康复的方法,千万不要轻易自己就停药中断治疗。当情绪比较消极悲观,不愿意参加活动,社交上比较闭塞的时候,要多回归家庭,多参加社会活动,这样会更有利于恢复。季节对抑郁症的反复发作也有一定的影响,秋冬季是抑郁的高发季节,冬天日照少,容易出现疾病反复发作,应及时就诊,效果会更好。
轻度抑郁症治疗方法有什么
运动,均衡饮食,调整作息,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轻度的抑郁症除了情绪不是太好以外,可能也会伴随着失眠、躯体不舒服为主要表现,一般还不会影响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此时患者可以先进行自我的调整,比如做运动,改善自己的饮食让自己的饮食更均衡,调整作息或者是进行心理治疗或者服用中药调理。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让机体产生内酚酞,这种物质会让人有一种欣快感,来改善自己的抑郁的情绪。均衡的饮食比如可以多吃谷类或者是水果、蔬菜,对抑郁的改善也有帮助,现在也有一些肠道的研究表明抑郁的情绪与肠道的菌群也可能有关系,菌群的紊乱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情绪。如果改善肠道的菌群,也有利于改善自己的情绪。如果经过运动、饮食的调整或者是作息的调整以外还不能改善,也可以尝试做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选择针灸、中药、中医手段进行改善。如果这些方法手段都起不到改善的作用,建议患者去找专科的医生进行诊治。
语音时长 01:43

2019-10-11

50179次收听

抑郁症需要吃什么药
抑郁症的药比较多,一般常用SSRI类,更早以前是三环类,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有不同治疗方法。药物:SSRI类:比如,“五朵金花”。“六朵金花”,比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百忧解等,还有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等。在这更早以前是三环类的,但现在,在大医院的三环类要相对少一些。现在又有一些其他的药,比如米氮平、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等。但,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有不同治疗方法。医生判断病情:1、要判断是不是抑郁症。2、抑郁症程度的轻重,对患者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3、很重要的一点,要结合患者的意愿,比如医生说可吃药、应该吃药,患者就不想吃药,想自己调理,可以。还有也要看结合他的经济情况,因为有些药相对比较便宜,有的相对比较贵,所以,也要结合患者自己的经济实力、家庭状况来进行选药,无论如何,抑郁症用药是应该找医生,由医生来决定用不用药,怎么用。
语音时长 02:10

2019-07-24

59173次收听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日常常见疾病,多是一种精神与心理的疾病,抑郁症就是表现情绪比较的低落,面部脸色不是特别好,对于各类事情没有特别的兴趣,心理和精神都会比较的紧张,也会比较的沮丧,比较的悲观厌世,会有危险的肢体行为和自杀的举动,需要及时的注意和治疗。
心理压力大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常常感觉自己心理压力大。当我们心理压力大的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缓解。心理压力大的时候,我们要保证自己睡眠时间的充足,可以出去旅行游玩,吃一些缓解压力的食物,找人诉说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01:35
抑郁症头痛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可以出现头痛的症状,抑郁症的头痛是因为患者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头痛的发生。如果抑郁症患者出现头痛,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在必要时,可以行实验室和仪器检查,以排除器质性因素导致的头痛。如果头痛不明显、不剧烈,可不给予处理,随着抗抑郁药物起效后,抑郁的症状会缓解,头痛也会得到缓解,甚至会消失。如果头痛明显,患者表现得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短期应用镇痛药来缓解症状。总之,抑郁症患者出现头痛的情况,通过抗抑郁药物就可以改善,而抑郁症可以诱发失眠等表现,也是诱发头痛的主要因素,所以使用缓解头痛类的药物也是有作用的,也可以同时配合物理治疗,改善抑郁症头痛的表现。
02:41
抑郁症的老人日常如何护理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应该要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多的关心、爱护。要对患有抑郁症的老年患者,做好多方面的思想工作,以及人文关怀。第二,要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做好生活起居的护理工作。患者的起居生活环境要安静、干净、空气新鲜,要让患者居住在熟悉的环境当中,以免出现出门以后不认家的情况。第三,要重视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要关心其内心的活动,安慰以及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第四,需要注意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饮食,主要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另外,还要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丰富。第五,要鼓励患者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社会,鼓励患者和周围的人合作、活动、学习。
02:29
如何确定得了抑郁症
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自己,不容易确定自身是否得了抑郁症。通常情况下,患者周围的人可以觉察到患者出现异常的状况,跟以前的人截然相反。如果想要确定抑郁症,还可以去医院,找医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对于抑郁症的患者来说,虽然自己很难去确定是否患有这种疾病,但是,其他的人可以感觉到患者自己的情绪变化。比如日常打招呼的时候,以前患者可能是活蹦乱跳,但是现在却是置若罔闻;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同样是这种情况。患者可能会把很多简单的事情,比如刷牙、洗脸看得特别困难。有很多情况是患者自己能够觉察到,但不愿意去认识。通常患者周围的朋友以及同事,能够发现这些问题。出现情绪低落、高涨的情况,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常见。
感到焦虑是否是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指焦虑持续的时间长,程度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而且是非现实性的焦虑。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焦虑症是一种突然间,没有原因的、没有根据的一种焦虑。所以,焦虑和焦虑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语音时长 02:54

2018-08-10

56783次收听

肥胖的婴儿不易患抑郁
人的很多性格和素质在娘胎里就确定了,如果这样说也许您觉得有点唯心,但是一项科学研究表明的确如此,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如此。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就合出生时的婴儿胖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