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是指哺乳期女性乳腺导管内乳汁排出不畅或完全阻塞,导致乳汁在乳房内积聚形成的局部硬块或肿胀现象。常见于产后1-3周,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局部硬结、皮肤发红,可能伴随低热。
1、哺乳方式不当
婴儿含乳姿势错误或吸吮力不足会导致乳汁无法有效排出。建议家长调整哺乳姿势,确保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哺乳时用手轻压硬结部位帮助疏通。若出现乳头皲裂可使用羊脂膏保护,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促进愈合。
2、哺乳间隔过长
未按需哺乳或突然断奶易引发淤积。建议家长保持2-3小时哺乳频率,夜间也需定时排空。外出时可携带手动吸乳器,出现胀痛时先用热毛巾敷5分钟再轻柔按摩,从乳房基部向乳头方向推压。
3、文胸压迫
过紧文胸或侧卧睡姿压迫乳腺管。应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睡眠时仰卧并在腋下垫软枕。哺乳期避免背包带压迫乳房,出现淤积时可冷敷10分钟缓解肿胀,再配合卷心菜叶外敷。
4、乳腺导管狭窄
先天性导管畸形或既往乳腺炎遗留瘢痕导致。表现为固定部位反复淤积,可能伴随黄色粘稠分泌物。需医生评估后使用乳管扩张术,或口服乳癖消片改善导管通畅性,严重者需手术切开狭窄段导管。
5、细菌性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继发性淤积,伴随38.5℃以上高热、搏动性疼痛。需就医进行乳汁细菌培养,常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配合硫酸镁湿敷。形成脓肿时需穿刺引流。
日常应保持规律哺乳,哺乳前后饮用温开水,避免高脂饮食。每次哺乳后检查乳房有无残留硬结,发现淤积立即用掌心以打圈方式从外向内按摩。若24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须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避免发展成化脓性乳腺炎。哺乳期建议穿着前开扣宽松衣物,学习正确手挤奶方法备用。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