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严重缺钙应该怎么办
小孩子严重缺钙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增加维生素D摄入、适当运动和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严重缺钙可能与饮食不均衡、维生素D缺乏、吸收障碍、慢性疾病或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哭闹、出汗多、囟门闭合延迟、骨骼变形等症状。
1、调整饮食
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豆腐、芝麻酱、西蓝花等。牛奶每100毫升约含100毫克钙,建议每日饮用300-500毫升。豆腐等豆制品不仅含钙高,还含有优质蛋白,适合作为辅食添加。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或咖啡因饮品,这类饮料可能影响钙吸收。
2、补充钙剂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颗粒等钙补充剂。碳酸钙D3颗粒同时含有钙和维生素D,适合吸收功能较差的孩子。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口感较好,婴幼儿接受度高。使用钙剂时需注意不与富含草酸的食物同服,如菠菜、苋菜等。
3、增加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3滴剂或通过晒太阳补充。冬季阳光不足时,2岁以下婴幼儿建议每日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早产儿、低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大剂量,需严格按医嘱执行。维生素D过量可能引起中毒,家长不可自行加量。
4、适当运动
适度的负重运动如走路、跑步、跳跃等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1-3岁幼儿每日应保证60分钟以上活动时间,包括户外游戏。运动时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剧烈碰撞。卧床时间过长的孩子可能加重骨质流失,家长应鼓励其适度活动。
5、定期监测
严重缺钙的孩子需定期复查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25羟维生素D水平,评估治疗效果。每3-6个月监测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指标,必要时进行骨密度检查。若出现方颅、肋骨串珠等佝偻病体征,或血钙低于2.1mmol/L,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每日奶制品摄入,合理搭配肉类、蔬菜和谷物。春秋季节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的阳光照射。若孩子存在长期腹泻、乳糖不耐受等影响钙吸收的情况,应及时就诊排查原因。夜间睡眠不安、多汗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建议到儿科或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新生儿低钙血症
- 2 新生儿低钙血症会不会好
- 3 新生儿低钙血症需要注意什么
- 4 新生儿低钙血症如何补钙
- 5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 6 新生儿低钙血症症状
- 7 新生儿低钙血症如何诊断
- 8 新生儿低钙血症抽风是是否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