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吃阿立哌唑停药后果

62706次浏览

阿立哌唑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药反应或症状反弹,具体后果与用药时长、剂量及个体差异有关。主要有撤药综合征、精神症状复发、锥体外系反应、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

1、撤药综合征

长期服用阿立哌唑后骤停可能引发头晕、恶心、呕吐等躯体不适。这与药物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后突然撤离有关,中枢神经系统需要时间重新适应。建议通过逐步减量方式停药,减药周期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

2、精神症状复发

阿立哌唑作为抗精神病药,突然停用可能使原有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加重。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复发,或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再现。精神科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需要替代药物过渡。

3、锥体外系反应

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能出现静坐不能、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阿立哌唑对多巴胺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消失后,可能引发短暂性运动功能障碍。盐酸苯海索片等抗胆碱药可缓解此类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

4、睡眠障碍

药物对5-羟色胺受体的调节作用中断后,可能引起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这与褪黑素分泌节律改变有关,通常2-4周后可自行缓解。期间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限制咖啡因摄入等行为干预改善。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少数患者会出现心悸、多汗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与药物对α1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有关。轻度症状可通过深呼吸训练缓解,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阿立哌唑停药过程应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减药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出现明显不适需及时复诊,必要时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评估停药进度。患者及家属应记录症状变化,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推荐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状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状主要有性格改变、情感淡漠、思维紊乱、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干预。1、性格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明显性格变化,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内向。这种改变通常伴随...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理学和精神分裂症类似,没有明确的结论或者答复。调查发现,有一些人是携带易感基因,这些人很容易出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但是并不是肯定发作。有可能携带这个基因后,一直都没有发作,还有部分患者没有类似基因,反而出现疾病,只能说出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较高。对于易感基因的患者,同时遭到环境的影响,或者胎儿时期,孕妇吃了药物对身体产生刺激性,也有可能是心理方面出现明显的创伤,没有及时调解,就容易产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85350次收听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早期性格患者行为动作发生异常,情绪会出现反常现象。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分型
根据精神分裂症表现不同,临床上把精神分裂症分为五种类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比较少见。
精神分裂症能治好吗
及时、规范、有效进行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等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大概有1/3的患者能实现临床治愈目的;2/3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疾病。
五氟利多片的副作用
五氟利多片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因需长期用药,所以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是椎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神经异常表现、内分泌失调;也有些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粒细胞减少、恶性综合征等副作用。
轻微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型的精神病。在临床上只要是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就应该抓紧时间积极干预,尤其是进行药物干预。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患者表现以明显的外显行为为主,有暴力,攻击他人,甚至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我们老百姓就认为这个患者病情很重,有的患者可能没有这些危害行为,老百姓就认为他是轻微的,所以轻微的精神分裂症是这么来的。其实在临床上没有轻微精神分裂症和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之分,只要得了精神分裂症都应该积极干预。那些所谓的老百姓认为的轻微的精神分裂症,他也不主动攻击他人,也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是他会表现为生活懒散,不讲个人卫生,他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这些社会功能都下降,也就是虽然四肢是完好的,但是他不能正常的工作,不能正常的交往,甚至个人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
语音时长 01:17

2019-07-04

55638次收听

精神分裂症如何治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指电休克治疗。目前主要进行药物治疗。由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属于重型心理疾病,治疗难度比较大。患者在急性期容易出现冲动、毁物的表现。所以早期、规范、系统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就非常重要。目前来看,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化用药,以及个体化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包括很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目前的主流用药。过去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称之为典型的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作用于多巴胺2受体。而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主要作用于五羟色胺、2A、2C以及多巴胺受体,所以从药理学上而言,和传统的经典抗精神病药明显不同。药物治疗的优点主要在于疗效更理想、不良反应相对而言更小。常用的药物包括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布南色林以及即将上市的鲁拉西酮等,这些药物中,效果比较好的包括奥氮平、氨磺必利、氯氮平、氟哌啶醇等药物,其中既有传统的、经典抗精神病药,也有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具体如何选择,主要在于患者的病情、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综合评估以后再决定用药方案。心理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预后也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容易出现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社会支持不足、焦虑等表现,这时候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康复治疗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电休克治疗,应用于处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躁动非常明显,或者他出现了拒食、不吃饭、木僵的时候。电休克治疗非常有效。电休克治疗属于物理治疗的范围,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明的一种治疗方式,一直沿用至今。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冲动易激惹的精神分裂症,以及拒食型的单纯精神分裂症、木僵型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电休克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
语音时长 01:07

2019-06-27

63009次收听

03:54
假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上没有假性精神分裂症这个概念。可以理解这一类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样表现,比如幻觉、妄想,但是并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病人可以表现得像精神分裂症。一,癔症样精神病。癔症样精神病患者在受到了比较大的事件刺激以后,或者创伤刺激以后,可以出现急性起病,表现为精神错乱、有片断的幻觉、不牢固的妄想等。二,偏执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是多疑。三,诈病。伪装成精神病来逃避刑事处罚等。这样的患者也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是可以表现得如同精神分裂症一样。
02:59
精神分裂症能自愈么
精神分裂症不能自愈。精神分裂症一旦发病以后,在大脑里负责感知觉、思维的神经递质容易出现紊乱和失衡。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以后,患者大脑里的多巴胺功能往往处于亢进状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妄想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功能亢进紧密相关,而且五羟色胺的功能也处于异常。这种神经递质的失衡和异常,无法通过调整自发痊愈,需要服用精神科药物来帮助患者消除症状、缓解病情,从而达到临床痊愈和康复。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之后,还要积极自我调整、自我放松。这样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03:07
精神分裂症能治愈吗
精神分裂症能够治愈。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之后,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发病比较急,病程比较短,并且性格外向开朗、家庭支持好、经济条件好、受教育程度高、没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往往治疗的预后效果好。决定精神分裂症能否治愈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规范系统、足量足疗程、单一治疗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联合治疗。治愈之后患者不可以随意停药,尤其不能随意地过早停药。如果不听从医嘱,可能会让千辛万苦得到的痊愈疗效失去,导致病情复发。
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
双向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又有抑郁两种表现的一类疾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既有躁狂也有抑郁。一天可能有好几次的反复,情绪特别不稳定。狂躁相会表现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的三连征;抑郁相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
语音时长 02:17

2018-08-10

57013次收听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通常是先抑郁后躁狂,这可能与抗抑郁剂的应用和疾病的性质有关;双相情感障碍在发作时期,会导致病人失去控制力、判断力,导致情绪和行为失常。
语音时长 01:09

2018-08-10

55917次收听

03:25
双向情感障碍能治吗
双向情感障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去治愈,也可以进行二者的联合治疗。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时可以通过心境稳定剂治疗,稳定情绪;表现为抑郁相的时候可以用抗抑郁剂来治疗;表现为躁狂的时候用一些抗精神病的药物。当病情缓解的时候,选用心理治疗。
02:37
儿童精神分裂原因是什么
儿童是否存在精神分裂一直有争议。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心智不太稳定,会表现出类似精神有问题的行为。在诊断儿童精神分裂时,我们必须谨慎,要和成年人的精神分裂症区分,儿童更容易表现为一些行为的紊乱。因此儿童精神分裂在治疗上要谨慎,更倾向于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