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中度抑郁症

63199次浏览

中度抑郁症指的就是病情的严重程度处于中度范围的抑郁症,这种抑郁症通常会有两种核心症状同时存在,并且伴随四种或者四种以上的相关症状,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发展成重度抑郁症。

抑郁症是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精神类疾病,该病的发生和患者的性格以及生活的环境、成长的经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患者所出现的症状严重程度不同,抑郁症又分为了轻度中度和重度这三种,那么什么是中度抑郁症?
  一、什么是中度抑郁症
  中度抑郁症指的就是病情严重程度在中度范围的抑郁症,通常都是两种核心症状同时存在,并且会有四种或者更多的相关症状。其严重程度比轻度抑郁症要重,但又没有达到重度抑郁症的标准,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发展成重度抑郁症。
  二、中度抑郁症的症状
  1.情绪低落,心情恶劣
  中度抑郁症的患者情绪通常都比较低落,而且心情也比较恶劣,对身边的事情总是缺乏兴趣,即便是自己很喜欢的事情也不喜欢了,而且精力也会大大的减退,做事情越来越消极。这一类患者对外界喜怒哀乐的情境经常都是视而不见,似乎什么事情都和他们无关。内心当中满满的都是负面情绪,比如说悲观失望、意志消沉等,这些情绪会长时间的留在患者的心中,让患者感觉特别的痛苦。
  2.脑功能阻滞和忧郁性认知
  脑功能性阻滞和忧郁性认知也是中度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经常会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的效能也会下降,没办法胜任正常的工作。忧郁的心境会使自己的思维认识变得消极悲观,甚至是自卑。
  3.精神运动性阻滞
  中度抑郁症的典型表现还包括精神运动性阻滞,患者的行动变得非常的迟缓,而且很少会出现自发动作。人会变得散懒无力,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4.明显的焦虑和激越症状
  中度抑郁症的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激越症状,比如说明显的惊慌不安和心烦不宁,被称为是激越性抑郁症。

相关推荐

轻度抑郁症多久能治愈
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是由某种原因导致,目前来说心理负担比较大,当事情过去之后心理负担减轻了。抑郁情绪就会改善,部分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一些自我调整,比如适当的活动,放松训练,在网上自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症状也会有所改善的。还有一部分抑郁症的病人往往表现为整日的忧心重重,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对什么事情呢都缺乏兴趣,任何事都提不起来精神头,感到心里总是压抑,高兴不起来。在生活上的表现为比较懒散行为的迟缓,不愿和周围人接触,回避社交,整天一个人坐在家里,不愿意上班,不愿参加一些日常活动。还会出现一些身体上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睡眠也不好。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改善不明显时,就需要到医院系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1-05-20

87708次收听

微笑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
微笑抑郁症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心理疾病,患病后治疗不及时,常会影响睡眠质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病情严重时,思想极其消极、悲观,会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抑郁症会遗传吗
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调查显示,40%~70%的抑郁症患者有遗传倾向,特别是一级亲属罹患抑郁症的概率高出一般人群2~4倍,双生子调查显示抑郁症的遗传度约为37%,调查发现单卵双胎之间抑郁症的同病率约50%,异卵双胎之间同病率为10%~25%,寄养子调查显示患病父母的亲生子女即使寄养到基本正常的环境中仍具有较高的抑郁症发生率,此外,基因连锁研究和候选基因研究也显示抑郁症与遗传关系密切。从临床经验来看,患者有好的个性,疗效好预后好,个性不良,预后不好易复发,因此性格完善,促进患者自成长,每一位家属和患者都要注意的,完善性格,可能预防复发最重要的一环,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挫折、压力的能力,健全个性,培养爱好,适度宣泄压力,劳逸结合,多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要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以便更好的适应环境和社会。
语音时长 02:22

2020-04-29

64214次收听

抑郁症自己能调节好吗
部分轻度抑郁症通过自己调节可以好,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仅通过自我调节无法治愈。出现心情抑郁时,可采取以下调节方式: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生活、学习、工作有规律进行,保持充足睡眠。2、及时宣泄,找人倾诉。适当体育锻炼。运动有助于放松身体,保持充足精力,缓解工作各种压力,再繁忙工作,应抽出部分时间适当体育锻炼,运动不必太过于激烈,让自己精疲力竭,最好在户外阳光下进行,条件不允许也可进行室内瑜伽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中得与失,不把目标定太高,量力而行,及时调整,正视自己精力,凡事不要勉强,把所有事情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要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对自己期望值不要过高。讲究方法,寻求支持。保持好亲密温暖人际关系,良好人际交往可有更好团队配合,更高效完成工作,良好工作和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更好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语音时长 02:28

2020-04-29

58977次收听

压力大抑郁怎么办
倘若患者感觉压力大,继而情绪抑郁,那么建议不妨首先可以考虑暗示法以及换境法来处理;其次,可以解暑随境法以及放松法来对付;再者,还可以采取幽默法以及音乐法来进行治疗;最后,还可以采取观赏法以及自嘲发来进行处理。
抑郁障碍是怎么得的
抑郁障碍的病因,首先有可能是遗传因素,这个因素往往是无法控制的;其次是生物化学因素,患者存在脑内神经传递质紊乱的情况;再者是性格因素,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的性格障碍,过于悲观;然后是环境以及应激的因素;最后,还有可能是疾病的因素。
01:52
抑郁症会遗传吗
抑郁症具有遗传倾向性,但它不是遗传病,不会百分之百遗传。父母如果是抑郁症,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会比其他孩子高。抑郁症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并伴随感知、思维、行为、生理症状的一组精神类疾病。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制定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对抗抑郁的效果都比较好。此外,研究表明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什么是抑郁症
生活中会有好多人,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心情也跟着变的不一样。而抑郁症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有抑郁症的人,如果不进行治疗,那影响是特别严重的,由抑郁症引起的最超乎寻常的行为变态,就是自杀,而抑郁症一般也是比较容易诊断的。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性格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性格也就是指患者重度抑郁症以后的表现,这种表现和他得病以前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那么这些表现有哪些?他的表现有情绪的低落,兴趣的减退,动力的不足,同时还有注意力的不集中,自卑自责,无价值感,觉得没有前途,觉得前途无望,甚至还有一些自残、自伤的观念或者行为。睡眠也不好,睡眠不好,以早醒为主,食欲下降,所以会伴有一些体重的减轻。这些症状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患者有消极的观念或消极的行为,这是最可怕的。如果患者不会有消极的行为。抑郁症状完全能够治疗了,但是有消极的行为,只要有一次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周围发现抑郁症有消极观念、消极行为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干预,抓紧时间治疗。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千万不要再出现了消极行为,酿成不良后果,其实再严重的抑郁症,经过治疗也是会有好转的。
语音时长 01:32

2019-07-04

57936次收听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有哪些危害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会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也感到悲观失望、社会功能下降、生活能力也下降、对家庭产生负担。抑郁症患者情绪悲观,容易产生自杀倾向,给家人造成危害。患有缺血性疾病的抑郁症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如不配合治疗,康复比较困难。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21

55809次收听

03:24
老年抑郁症的中医如何治疗
老年抑郁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对于这种类型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以采用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的方法。通常可以使用归脾汤,进行治疗。第二种类型,肝郁气滞血淤型。在治疗这种类型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时候,可以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淤,以及安神解郁的方法。第三种类型,肝肾阴虚内热混扰型。对于肝肾阴虚内热混扰型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以采用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以及解郁安神的药物。一般患者可以通过服用当归六黄汤,进行治疗。第四种类型,肾阳不足型。在治疗肾阳不足型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时候,可以采用温补肾阳、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的方法治疗。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汤组成的药物,进行治疗。
02:23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有什么不同
抑郁症又叫抑郁障碍,它的诊断标准比较严格:它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大、主观痛苦。抑郁情绪是一种正常情绪的表现,它的严重程度低,持续时间短,也不会影响人的正常社会功能,所以抑郁症和抑郁情绪完全不同。
02:52
焦虑症是怎么回事
焦虑症又叫焦虑障碍,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焦虑的严重程度比较高、持续一定的时间,并且影响到你正常的生活、学习就可能变成焦虑症。焦虑症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和急性焦虑两种形式。
02:21
哪些人容易得焦虑症
焦虑症不但与遗传有关而且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父母患有焦虑症,那么子女也容易患有焦虑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更容易焦虑。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得焦虑症。
培养一个乐观的孩子
生活中,不少孩子总把“烦得很”“没意思”“我郁闷”等挂在嘴边,心理脆弱,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学习也缺少创造力和积极性。此时,家长应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