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

发布时间:2019-09-0457259次浏览

脑血管供血不足是患者的大脑局部出现了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的精神意识出现异常,运动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的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大多数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导致的,是60岁以上人群容易患上的一种病症。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给患者带来不适。那么,脑血管供血不足都有哪些症状呢。肯定还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1、精神意识异常: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会出现精神意识异常的症状。这时候患者们会总是想要睡觉,每天都是昏昏沉沉没有活力的样子。这种疲惫不是由于过于劳累引起的,是脑血管供血不足的一种症状。有时候还会有失眠的症状发生。还有些患者的性格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候他们会变得比较孤僻,不爱说话,表情也比较淡然和冷漠。有些患者则恰恰相反,会表现的比较急躁而且话非常多。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丧失意识,智力衰退等症状。
  2、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还会出现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运动神经功能障碍也是特别明显的一种症状。这时候患者们的运动神经就会失灵,患者们会出现嘴巴突然变歪,流口水,没有办法正常说话,吐字不清甚至说不了话的症状。患者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也比较困难,会没有办法像平时一样正常的吞咽。这时候患者还会有走路不稳,突然摔倒,没有办法拿好手中物品的现象。还有些患者的肢体会发生痉挛或者跳动的症状。
  3、感觉功能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还会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的症状。当脑供血不足的时候,患者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也会受到影响。这时候患者们出现脸部发麻,舌头发麻,嘴巴发麻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边的身体发麻的症状。这时候患者们还会有视力模糊的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暂时性的失明。另外,还有些患者会有头晕、耳鸣等症状的发生。

相关推荐

02:44
脖子疼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突然发生的颈后的疼痛,伴有头晕、视物旋转,并且恶心呕吐,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有没有急性的脑血管病。如果突然发生的颈后痛、伴头晕恶心吐,血压急剧的增高,这个时候要警惕有没有出血,比如小脑脑干的出血,或者是蛛网膜下腔的出血。这部分人他可能没有其他的体征,比如偏身的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等。由于供脑部的血管,都从颈部往头部走,所以在一些姿势不良的时候,除了头疼之外,也会伴有头晕的症状,头晕程度剧烈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
老人腿脚麻吃什么药好
老人腿脚麻吃,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可以通过中医理疗如针灸、穴位注射的方式治疗,如果老年人具有多年糖尿病病史,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首先积极控制血糖,然后可以对症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药物。老人腿麻吃什么药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而定,因为引起腿脚麻木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腿脚麻木,可以通过中医理疗如针灸、穴位注射的方式,促进血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症状。但如果老年人具有多年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腿脚麻木,首先需要积极控制血糖,然后可以对症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药物营养神经,缓解症状。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其治疗药物、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1

79149次收听

什么病引起记忆力下降
临床上有很多疾病,有可能会引起记忆力下降,其中以神经系统的疾病最为常见,而神经系统疾病当中也是一变性病,最为常见就是痴呆,各种类型的痴呆都有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比如说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和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等等。除此之外,颞叶梗死、帕金森病也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另外一些分神经系统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比如说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再者,正常情况下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脑功能退化,本身就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另外,神经衰弱、压力过大也可能会引起记忆力下降。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76243次收听

脑立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脑力清丸具有清热平肝、醒脑安神之功效,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以缓解,由于肝火旺盛引起的眩晕、耳鸣、口苦、失眠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也可以缓解情绪暴躁、心烦不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此外,对于稳定血压也可以起到辅助性的效果。
基底动脉闭塞适合介入手术吗
介入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基底动脉闭塞病情较轻时,可以应用药物保守治疗;如果病情特别严重,闭塞面积达50%以上或全部闭塞时,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先溶栓治疗,再把支架送到动脉狭窄处撑开动脉,可以让血液循环恢复畅通。
共同动脉干术后心脏扩大怎么办
当做了共同动脉干手术后出现心脏扩大症状时,可以遵医嘱应用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治疗,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不适症状。平时还要注意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度运动等。
共同动脉干二型怎么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共同动脉干二型的有效方法,但在做手术之前需要先进行术前支持治疗,比如应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支持,还需适当补充营养支持。可在患儿两岁左右进行手术,但伴随心衰时应尽早手术。
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表现
基底节出血根据具体的出血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出血等。不同的出血部位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壳核出血主要以同向性偏盲、失语症为主;丘脑出血主要以感觉行障碍、意识性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尾状核头出血主要以头痛、呕吐、全身乏力、失去味觉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有头晕、眩晕、肢体的无力、发麻等。后循环缺血只有两种,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要么就是脑出血,也就是说脑血栓形成。一般理解的脑供血不足实际上是脑供氧不足。有TIA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有一种就是脑血栓形成。因为供应前大脑前半部分,后循环缺血,后循环指的是供应脑干和大脑后半部分,前循环缺血的TIA,可以造成反复肢体的无力、发麻,甚至有些面部的无力、发麻等这些可以的。后循环缺血有脑干的供血的不足的。再一个就是可以引起头晕,因为整个的管理眩晕的中枢的这一部分,都是后循环供血的,所以可以引起头晕、眩晕,这种所谓的就是说脑缺血的症状,一个是后循环的部分,一个是前循环的部分,所说的脑供血不足,实际上往往是供氧不足,往往是因为睡眠差、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供氧不足。
语音时长 02:02

2020-03-17

54464次收听

脑血管病怎么引起的
脑血管病是怎么引起的?那么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三高,甚至四高。那么指的什么呢?三高大家都知道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还有肥胖,甚至现在认为高尿酸血症也是一种因素。所以现在其实是三高、四高、五高,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那么当然了这里头也有一些遗传因素,你比如说本身就是高血压,基本上父母50岁以前得的高血压到他基本上遗传也都定了,基本上他也得,除非你特别注意锻炼,特别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所以原则上是遗传因素,然后加上我们刚刚讲到的三高、四高、五高,这些都可以引起脑血管病,但是是不是说我有这5个因素或者是6个因素,我有了遗传倾向,我就必须得不是这样的,或者说我有了高血压、我有糖尿病,我有高脂血症、我有高尿酸血症,等等这些问题,我就一定要得,不是这样的。那么是什么意思?首先你要做到健康生活方式,我总给大家讲的管好嘴、迈开腿、好心态,管好嘴里头其实简单的说就杂一点,蔬菜水果多吃一点,少吃点油、盐,管好嘴、迈开腿,必须坚持运动。你一天不管用什么方式保持一个小时左右的运动,好心态也不能太过大的压力,要适当的放松。那么做好了健康生活方式,你再要去预防你的,比如说你有高血压,那么有了高血压,你首先把血压控制好,那么有了高血压的情况,是不是一定都要得脑血管病,也不是的。就是说他专门有个有了高血压的人,要有药吃着去预防脑血管病。那么这里头就是要用阿司匹林,他汀这一类的,糖尿病也是这样的,高脂血症也是这样的。所以怎么引起的?遗传加上不健康生活方式,加上刚刚讲到的三高、四高、五高都是可以引起的,但是都是可以预防的。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17

48993次收听

03:20
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
脑血管意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医学上包括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般患者发生在50~65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脑出血患者一般多见于中青年,一般45岁到50岁的人,有高血压病史,而且血压控制的并不很好。一般35~40岁左右的青年人,在活动后或者情绪激动后发病,一般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病史,可有家族史,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严重时伴意识障碍,基本没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做CT时可以看到脑裂、脑沟的高密度影,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做头颅CT,当鉴别诊断后,及时进行治疗,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
03:04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一般是脑部血管的斑块形成或动脉血栓形成后,造成的血管狭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果脑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一般采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丙丁酚和他汀类药物,PAS治疗法。如果血管狭窄已经大于50%,一般采取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一般是介入治疗,如果狭窄更加严重甚至闭塞,一般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取栓的手术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选择性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患者自身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
03:01
脑血管病是怎么引起的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三高,甚至四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还有肥胖,甚至现在认为高尿酸血症也是一种因素,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并不是有了这些因素就一定会得脑血管病,遗传加上不健康生活方式,加上三高、四高、五高都可以引起脑血管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管好嘴、迈开腿、好心态,蔬菜水果多吃一点,少吃点油、盐,必须坚持运动,不能太过大的压力,要适当的放松,做好了健康生活方式,再用药物控制基础疾病等。
怎样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的预防包括:一、控制情绪,避免精神的过度紧张和疲劳。因为不良的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以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二、要注意节制饮食,有规律有限度。在注意饮食方面,应当做到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葱、大蒜等一些食物,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三、生活有节律。从事脑力劳动以及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四、要注意节制性生活,保肾经。房事过度可以导致肾亏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发生脑血管病,所以应当注意节制性生活,保护肾经。五、要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排便的时候用力过猛,可以使血压突然升高,从而发生脑血管病。所以血压偏高的脑血管病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干结。脑血管病发病较急,病情凶险,一旦发病重则常常导致死亡,轻者虽然经过抢救脱离危险,但常常遗留一些后遗症,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预防脑血管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语音时长 02:01

2018-12-13

57262次收听

02:13
脑血管病的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有很多因素,和年龄或其他因素有关,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应主要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糖尿病、吸烟、过度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都能导致脑血管病,但这些因素都能够控制,比如常说的“三高”,通过医生就诊或者服用药物都可以达到控制目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也可以通过自身有意的控制能得到改善,比如不吸烟、控制饮酒、生活规律、不熬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