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

57259次浏览

脑血管供血不足是患者的大脑局部出现了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的精神意识出现异常,运动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的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大多数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导致的,是60岁以上人群容易患上的一种病症。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给患者带来不适。那么,脑血管供血不足都有哪些症状呢。肯定还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1、精神意识异常: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会出现精神意识异常的症状。这时候患者们会总是想要睡觉,每天都是昏昏沉沉没有活力的样子。这种疲惫不是由于过于劳累引起的,是脑血管供血不足的一种症状。有时候还会有失眠的症状发生。还有些患者的性格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候他们会变得比较孤僻,不爱说话,表情也比较淡然和冷漠。有些患者则恰恰相反,会表现的比较急躁而且话非常多。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丧失意识,智力衰退等症状。
  2、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还会出现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运动神经功能障碍也是特别明显的一种症状。这时候患者们的运动神经就会失灵,患者们会出现嘴巴突然变歪,流口水,没有办法正常说话,吐字不清甚至说不了话的症状。患者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也比较困难,会没有办法像平时一样正常的吞咽。这时候患者还会有走路不稳,突然摔倒,没有办法拿好手中物品的现象。还有些患者的肢体会发生痉挛或者跳动的症状。
  3、感觉功能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还会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的症状。当脑供血不足的时候,患者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也会受到影响。这时候患者们出现脸部发麻,舌头发麻,嘴巴发麻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边的身体发麻的症状。这时候患者们还会有视力模糊的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暂时性的失明。另外,还有些患者会有头晕、耳鸣等症状的发生。

相关推荐

脊髓炎需要多久能康复
脊髓炎需要多久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轻中度脊髓炎的患者如果没有合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3~6个月内基本能够恢复生活自理。如果脊髓炎的患者累及的脊髓节段较长且损伤完全的患者,并且在发病6个月后仍然为软瘫的患者,那么其愈后相对来说较差,甚至有可能会威胁生命,例如上升性脊髓炎的患者,部分患者在短期内有可能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因此,脊髓炎的患者恢复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1

90336次收听

全麻醒来无意识的哭怎么回事
全麻醒来以后无意识的哭原因比较多,有的患者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引起的,比如丙泊酚在使用后就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哭泣、话语多、答非所问、表情淡漠的症状,但是药物从体内代谢完、患者完全清醒后症状就会消失。另外,哭泣也是患者潜意识当中情绪的流露,在没有完全苏醒的时候,术前积攒的各种情绪,比如对疾病的恐惧、担心等等会通过潜意识而表现出来,所以在临床上有很多人麻醉后会都会不自觉的哭泣。看到患者这种情况,家属和医务人员可以抚慰患者,给予其心理上的疏导,情绪会逐步平稳。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70579次收听

提神醒脑的东西有害吗
提神醒脑的东西是有害的。比如提神醒脑的饮料长期喝会导致身体肥胖,也有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还会腐蚀牙齿的珐琅质。提神醒脑的用品由于含有樟脑成分,长期用可导致癫痫样惊厥,也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共同动脉干术后心脏扩大怎么办
当做了共同动脉干手术后出现心脏扩大症状时,可以遵医嘱应用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治疗,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不适症状。平时还要注意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度运动等。
02:04
哪些人容易得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相对还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容易得脑血管病。因为脑血管病分很多种,有一些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的,在小孩或者年轻人都可以出现。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说血管慢慢退化引起的,相对来讲是年龄大一些的容易出现。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出现的脑血管病是不一样的。
01:44
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因为它本身包含的种类有很多种,有些是可以预防的,有些是没办法预防。这种高血压脑出血或者动脉瘤这种情况,可以从生活习惯、饮食方面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控制好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
脑血管狭窄是由于年龄因素,结节性动脉炎,代谢性疾病导致。脑血管狭窄指的是动脉的狭窄,狭窄原因首先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小于10岁的孩子出现脑血管狭窄,是先天性的脑血管畸形所导致。对于10到30岁的年轻人出现脑血管狭窄,是结节性动脉炎。对于40到8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脑血管狭窄,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这是年龄因素,当然,很多因素也会造成脑血管狭窄,比如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些代谢性疾病,由于血压增高,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舒缩功能下降,再加上有血脂等异常,对血管造成了打击,是杂质沉积在血管内,天长日久以后,血管就会变成了狭窄,时间久了会造成狭窄以后的闭塞,患者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狭窄患者查找病因也是关键,控制基础疾病也是很关键的,所以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自身就要引起重视了,每天都要规律的用药,不用降压药物,是血压控在一百三,八十以内,用降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不管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两小时,血糖都要达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血脂一定要达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应该控制在2.8以内,同性半胱氨酸达标,这样才使脑血管狭窄的程度才有所减轻。对于已经发生狭窄的患者,小于50%,可以应用阿司匹林、丙丁酚或者汀类药物的PAS的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大于50%的患者需要采取的像血管内的介入治疗、必要时的手术治疗等相关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2:10

2020-03-20

56870次收听

突然大舌头怎么回事
大舌头生活中很容易出现,但是突然大舌头就应该引起重视,这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突然遭受到感染所导致,基本上不容易矫治,另外有可能是脑血管出现问题,需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也或许是因为关节炎症所引起。
02:50
脑血管病应该如何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的是还没得过脑血管病,是提前来预防它,要把原发的,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甚至抽烟等情况处理好,如果是50岁以上的男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用阿司匹林,如果有斑块,有动脉硬化的这种标志,需要用他汀,这些都要由专业的医生来决定。二级预防指的是已经得了脑血管病,通过药物来预防进一步发展,原则上要用阿司匹林加他汀。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就是预防脑出血,所以就是要患者把血压控制好。
03:05
脑血管扩张危险吗
脑血管扩张不是一个病理性的概念,往往是一个功能性的形态性的概念。偏头疼的患者,或者是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疼引起血管扩张的,属于功能性的头疼,它是一种形态的扩张,最好的药是对脑血管有一定的收缩的,比如曲坦类的药,这一类的病并不是多么危险,但是需要及时的去诊断,并对症治疗。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状态,蛛网膜下腔出血,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血管痉挛以后再扩张的,有一定的危险性。喝酒造成的血管扩张,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后脑勺疼怎么办
后脑勺疼时患者可以服用维生素B族类药物,也可以搭配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必要时可局部进行注射封闭治疗。同时也可以尝试采用热敷和超短波等物理疗法,还可以服用中药,并适当针灸穴位。另外,日常中需避免过度劳累。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得脑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易得脑血管病的原因包括:一、糖尿病患者体内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以使血糖升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脂肪过度氧化分解,成为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特别是胆固醇增多,更为显着,形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这种动脉硬化的病变主要位于脑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由于动脉硬化是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内膜增粗,容易造成血小板在动脉壁上的附着,所以容易发生脑血栓。二、糖尿病患者流变学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脂蛋白浓度增加,血脂增高,红细胞异常,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增强,再加上多尿引起人体内脱水等,都可以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使微血管内血流不畅或者梗塞。此外糖尿病的病人激素调节功能也不正常,生长激素增多,它可以使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强,以高血糖素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血流变得缓慢,都可以导致脑血栓形成。据统计,有30%的脑血管病病人都会患有糖尿病。有糖尿病的患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情况是一般人的将近三倍。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30%。所以糖尿病是发生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治疗,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53

2018-12-13

53409次收听

肢体麻木跟脑血管病有关吗
肢体麻木跟脑血管病有关。这种情况主要是大脑的一侧半球,支配着对侧的面部、肢体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如果这一侧的颈内动脉系统出现脑供血不足时,影响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并会产生对侧的肢体麻木,或者感觉有蚂蚁在身体上行走、灼烧等一些异常的感觉。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有些中老年人,偶尔或持续出现半身麻木,有时还伴有口唇发麻,舌头发麻,面部发麻等等,也并没有在意,自以为是上了年岁,这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直到麻木加重,甚至出现一侧的肢体无力或者瘫痪时,才追悔莫及,到医院检查进行治疗。一般来说,中年以上的人多数开始出现脑动脉硬化,而且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进一步的加重,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者闭塞,继而发生脑梗塞。如果梗塞灶较小,只损害管理感觉功能的神经组织,则只能造成对侧躯体的某一部分麻木或半身麻木,而有的只是短暂的脑供血不足,所以只引起阵发性麻木。如果缺血性脑组织进一步扩展,病变,动脉闭塞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对侧的面部躯体的麻木,可能由局部扩展到半身,有短暂性的麻木转变为持续性。病损区域逐渐扩大,并损害管理运动中枢的脑组织时,便可以产生对侧肢体的无力或瘫痪。所以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一旦出现肢体麻木,或者同时出现面部的麻木,口唇发麻等这些感觉异常时,这种情况常常预示着脑血管病的先兆,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比如彩超、颅脑ct、核磁共振,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以免脑组织发生进一步的恶化。
语音时长 02:46

2018-12-13

53232次收听

卵磷脂的副作用
卵磷脂又叫做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卵磷脂的用处,卵磷脂可以保护人的心脏,也可以补充大脑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它也有副作用,那么,卵磷脂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01:09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引起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脑血栓、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溢血,是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毫无防备跌倒;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还有头痛、头晕、智力整体水平低于正常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