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基底动脉闭塞怎么治疗

52755次浏览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病情较轻时,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溶栓的药物、抗凝的药物、扩张血管的药物等;如果病情特别严重或出现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可以尽早进行介入取栓术、血管开通术等手术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

脱落的栓子堵塞基底动脉,或者出现了严重的血管狭窄时,就可能会出现基底动脉闭塞。这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患者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血压高心率快、昏迷、休克等症状,有一定的致死风险,所以一旦患病就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基底动脉闭塞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一、药物治疗基底动脉闭塞
  1.溶栓的药物
  如果是因为脱落的栓子堵塞动脉,导致基底动脉闭塞时,可以在发病初期积极应用溶栓的药物溶解血栓,解除动脉堵塞,缓解病情。
  2.抗凝的药物
  血栓堵塞基底动脉引发基底动脉闭塞时,患者一般都有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等问题,所以此时应用一些抗凝的药物,对抗血液凝固、血小板凝聚,促使血液流通顺畅,对病情的缓解也有帮助。
  3.扩张血管的药物
  血管硬化狭窄导致基底动脉闭塞时,可以应用扩张血管的药物,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血管堵塞、闭塞等症状,有利于缓解病情。
  二、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闭塞
  1.介入取栓术
  如果是因为脱落的血栓完全堵塞基底动脉。患者病情发展特别快,已经陷入了昏迷时,可以尽早进行急诊手术,取出血栓。目前比较常用的取栓手术是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穿刺后,植入微导管,把网状支架通过微导管进入闭塞的动脉处,套住血栓后再拉出微导管,就能让基底动脉的血流恢复。
  2.血管开通术
  基底动脉闭塞特别严重时,还可以进行血管开通手术。让球囊支架通过导丝导管技术进入闭塞的动脉段,再把球囊支架打开,撑开血管,闭塞的血管腔就会开通,血液流通就会变得比较顺畅。但因为手术的风险比较大,所以是否要手术治疗,要慎重考虑。如果要做这类手术时,也应该去正规的三甲医院,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关推荐

容易误诊的血管病
容易误诊的血管病主要有主动脉夹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雷诺综合征和结节性多动脉炎。这些疾病因症状不典型或与其他疾病相似,常被误诊为心绞痛、关节炎或皮肤病等。
03:01
头部做核磁共振有危害吗
头部做核磁共振没有危害。核磁共振检查是通过仪器加了电形成的一个磁场。人体细胞都有一定的顺磁性,在磁场里顺着磁场的方向,有序的排列人体细胞分子,等着磁场撤除了之后,人体的细胞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就要释放一定的能量。核磁共振主要是接收这些能量,再经过非常复杂的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就能知道释放这些能量的细胞是正常的细胞、脂肪细胞、肿瘤细胞、脑神经细胞,还是有病变的细胞等。从而分辨出脑子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的改变,脑内结构上有什么异常的病变。所以头部的核磁共振对于人体没有什么危害。
脚发热发麻的原因是什么
脚发热发麻,可能是腰椎疾病、植物神经紊乱、血液循环比较差、静脉曲张、神经卡压等引起的。脚发热发麻的现象,如果同时会伴随有腰部不适症状,首先考虑腰椎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腰椎病变时可能会导致椎管内的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双下肢酸麻、胀痛的症状,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腰椎CT或核磁的检查明确诊断。其次,还要考虑与植物神经紊乱所致,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内分泌紊乱、神经失调、感觉异常的症状。另外,血液循环比较差、静脉曲张、神经卡压等原因也可以引起上述症状,这就需要结合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从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1

90535次收听

惊跳反射严重是怎么回事
惊跳反射严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所致。首先是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受到刺激之后容易过度兴奋,即小儿受到声光动作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惊跳反射。惊跳反射一般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过多的干预治疗,一般在三个月以后这种反射也会逐渐的消失;其次,缺钙的患儿会出现夜间多汗、睡眠不安、易惊醒、枕秃等反应也会导致惊跳反射严重;另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也可以引起上述现象,这就需要将患儿及时送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89567次收听

什么是下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调节肽是一类肽类激素,主要是调节作用。下丘脑调节肽是由下丘脑促垂体去神经细胞合成的,也是通过这个细胞进行分泌的,具有调节腺垂体活动的功能。下丘脑肽激素包括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等等9种激素。这9种调节肽激素是用来调节下游激素水平的关键部分,调节整个内分泌系统,保证机体的正常生长与发育。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保证了整个机体的平衡,一旦出现任何一种中间调节激素的紊乱或异常,就会影响下游激素的表达与分泌,产生疾病。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108995次收听

人身体僵硬是什么原因造成
人的身体很僵硬说明肌张力增高,而引起肌张力增高的原因主要见于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脑出血的患者在病情平稳、恢复期时就会出现患肢肌张力增高。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之外,如果有精神分裂症肢体也会表现为木僵状态,身体会出现僵硬的症状。排除上述原因,如果生活习惯不好,长期久坐、不喜欢运动也会引起关节肌肉僵硬,平常适当运动可以使得肌肉和关节放松,缓解症状。其他原因还见于强制性脊柱炎、身体受凉、癫痫、大脑供血不足等。必要时还得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89096次收听

提神醒脑的东西有害吗
提神醒脑的东西是有害的。比如提神醒脑的饮料长期喝会导致身体肥胖,也有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还会腐蚀牙齿的珐琅质。提神醒脑的用品由于含有樟脑成分,长期用可导致癫痫样惊厥,也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注射用灯盏花素的作用与功效
灯盏花束注射溶液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后可能会伴有全身乏力、疲倦、口干等不良反应,无严重症状者,可继续治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治疗。
经常头蒙是什么原因
经常头蒙属于常见临床症状,考虑是患有脑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颈椎性疾病、血压异常等疾病引起。通过脑部CT、核磁共振、血压、血脂、胸片、心电图检查可确诊疾病。
共同动脉干术后心脏扩大怎么办
当做了共同动脉干手术后出现心脏扩大症状时,可以遵医嘱应用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治疗,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不适症状。平时还要注意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度运动等。
03:13
脑血管意外怎么办
脑血管意外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进行头颅CT的检查,发病6个小时以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已经超过6小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相关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需要积极进行脑保护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在稳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医学上脑血管意外包括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时,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有意识障碍,如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出血量较大,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约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血肿清除术或钻孔、血液引流术等,必要时进行去骨瓣减压,防止脑疝形成引发的死亡。
03:04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一般是脑部血管的斑块形成或动脉血栓形成后,造成的血管狭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果脑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一般采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丙丁酚和他汀类药物,PAS治疗法。如果血管狭窄已经大于50%,一般采取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一般是介入治疗,如果狭窄更加严重甚至闭塞,一般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取栓的手术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选择性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患者自身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
02:48
脑血管病饮食注意什么
脑血管病患者要做到金字塔的饮食要求。最底下要用6两到8两的主食,最好是一些比较粗糙的食物,全麦、粗纤维等,包括土豆、红薯,接着要吃一些优质蛋白,但是要少吃油腻的,少吃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品等。也要适当的吃豆类、坚果,要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正常人一般要求基本上一斤的蔬菜,一斤的水果,脑血管病人除了有禁忌的,也要吃相当的量。最后要少油少盐,正常人一天只要6克盐,脑血管病人要再少一点。
02:51
脑血管颈动脉狭窄吃什么药
脑血管颈动脉狭窄用药,要按照情况分别对待,血压高、血脂高或者是糖尿病,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他汀类药物一定使用。若狭窄程度严重,还需吃阿司匹林。脑血管颈动脉指的是脑血管、颈内动脉或者是颅内动脉。脑血管颈动脉狭窄用药原则上要看原发病,一般来说有脑血管狭窄,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有家族史,要根据各种原因针对性治疗。一旦出现颈动脉狭窄、脑血管的狭窄,他汀类药物是一定要用的,它不仅仅是一个降脂药,还能消除血管内炎症。如果狭窄的程度比较严重,比如70%以上有了症状,可能还要做介入治疗,还得吃阿司匹林,所以原则上阿司匹林和他汀一块来用。
肢体麻木跟脑血管病有关吗
肢体麻木跟脑血管病有关。这种情况主要是大脑的一侧半球,支配着对侧的面部、肢体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如果这一侧的颈内动脉系统出现脑供血不足时,影响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并会产生对侧的肢体麻木,或者感觉有蚂蚁在身体上行走、灼烧等一些异常的感觉。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有些中老年人,偶尔或持续出现半身麻木,有时还伴有口唇发麻,舌头发麻,面部发麻等等,也并没有在意,自以为是上了年岁,这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直到麻木加重,甚至出现一侧的肢体无力或者瘫痪时,才追悔莫及,到医院检查进行治疗。一般来说,中年以上的人多数开始出现脑动脉硬化,而且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进一步的加重,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者闭塞,继而发生脑梗塞。如果梗塞灶较小,只损害管理感觉功能的神经组织,则只能造成对侧躯体的某一部分麻木或半身麻木,而有的只是短暂的脑供血不足,所以只引起阵发性麻木。如果缺血性脑组织进一步扩展,病变,动脉闭塞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对侧的面部躯体的麻木,可能由局部扩展到半身,有短暂性的麻木转变为持续性。病损区域逐渐扩大,并损害管理运动中枢的脑组织时,便可以产生对侧肢体的无力或瘫痪。所以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一旦出现肢体麻木,或者同时出现面部的麻木,口唇发麻等这些感觉异常时,这种情况常常预示着脑血管病的先兆,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比如彩超、颅脑ct、核磁共振,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以免脑组织发生进一步的恶化。
语音时长 02:46

2018-12-13

5323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