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双相障碍怎么确诊

发布时间:2019-10-1863899次浏览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而儿童患上该病主要的确诊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症状的鉴别诊断和对儿童精神的检查。一旦确诊为双相障碍以后,那么需要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治疗。一般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而药物治疗为辅,同时心理治疗需要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目前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不光会发作在成年人身上,也有可能会出现在儿童身上。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着双相障碍这种病症的时候,必须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接受诊断,那儿童双相障碍怎么确诊呢?
  一、儿童双相障碍怎么确诊呢
  双相障碍实际上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实际存在着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疾病。而目前对于该病症的确诊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症状的鉴别诊断以及精神的检查。精神检查主要包括病史的询问以及对于患儿功能状态的询问,除此以外,还需要了解患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的想法。如果说孩子长时间存在着活动过多以及比较容易激怒等,不正常的情绪情况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双相障碍的出现所导致的。
  除此以外,双相障碍的诊断还需要对患儿所出现的症状来进行鉴别,需要考虑和鉴别的障碍主要有原发性物质滥用,边缘性人格特质障碍以及Asperger综合症等。同时还需要对孩子的起病年龄、家族史、对刺激的反应、以及对心境稳定剂疗效等等一系列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二、儿童双相障碍怎么办
  目前针对儿童双相障碍这种疾病主要有两种治疗方式分别为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其中心理疗法为主,药物疗法为辅。而且心理疗法想要确保最终的治疗效果的话,那么必须要得到家长们的全力支持。目前药物治疗使用到的药物主要还是以情绪稳定剂为主,并且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来选择适合的药物,比较常见的使用药物有丙戊酸类药物等。

相关推荐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心理疾病能治愈吗
心理疾病一般情况下是能够及时治愈的。对于轻微的心理疾病,患者通过和他人的交流沟通,并且注意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通常可以慢慢得到有效的改善。随着心理疾病的加重,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内分泌紊乱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以及睡眠障碍,对于这种情况在及时疏导的同时,还要配合一些营养神经的治疗。其次出现重度的心理疾病时,往往需要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目前有很多种方法,只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干预,往往是能够及时恢复正常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1

68733次收听

网瘾最严重的症状
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了,而有些人过度的依赖网络形成网瘾。可以对我们的生活及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比如该上学的不上学,该工作的不工作,把网络当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尽管有负面影响、上网压力,但是仍然遏制不住去上网,即使家长或者学校进行谈话,还是三番五次去上网,甚至逃课去上网;对上网的控制力受损,上网时间越来越长,无限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停止上网后会出现易怒、攻击、虐待行为,为了继续上网可出现撒谎、欺骗行为,利用上网逃避或者缓解负性情绪,越上网心情越差,越差越上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患者长时间上网会出现精神极度疲惫,身体极度虚弱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比如肺感染、肺结核。有可能还会引起心、肝、肾以及其他内脏的损伤。
语音时长 01:41

2021-05-20

59932次收听

心理病有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可能和心理机能失调、个人的痛苦有一定的关系。心理障碍类型有很多,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的类型:第一,严重的心理异常,常见于严重精神病人的心理异常,包括精神分裂症等;第二,轻度的心理异常,常见于神经症病人;第三,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躯体上或生理上的疾病,病因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明显相关;第四,心身障碍,包括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第五,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第六,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第七,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等。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20

75694次收听

喜欢猜疑别人是属于哪种心理疾病
这个可能是性格的因素导致的。可以见于正常的情况,如一般敏感的人群可以出现猜疑,往往对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还有些人可能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是喜欢猜疑,固执,心胸狭窄,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就是强迫性思维,总是胡思乱想,反复思考,猜疑,自己明知道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有的患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到这是一种疾病,而影响到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的,往往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出现的关系妄想、嫉妒妄想等内容,特别是对别人的一举一动,特别关注,认为别人是针对自己的。出现上述症状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20

95096次收听

选择恐惧症怎么克服
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确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惶恐,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惧。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方法使患者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从追求所谓完美的强迫症中解脱出来。我们要学会去接受,其实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要从心理上克服,自己不要去想太多,要自己给自己打打气,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如果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对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了,那么要尽早去就诊,寻求专业人士的辅导和帮助。
语音时长 01:32

2021-05-20

70019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青少年心理障碍如何治疗
青少年心理障碍疾病不是很严重,主要还是日常生活中来进行改善,应该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同时消除自卑孤独,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计划。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患者也可以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直到恢复正常即可。
“心理”说出身体的病
心理疾病未必都表现在情绪上,身体的一些不适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原因引起的。颈椎对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来说是很重要的部位,颈椎上托头颅,下连躯体,脊髓在这里穿过,大脑发出的种种神经支配信息,都是从这里输送到全身各躯干,全身也通过这里向大脑发送神经信息。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为什么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属,会认为是患者想不开才得病的?很多患者家属,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们把普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划上了等号。认为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一样,都是某些心理因素导致的。其实不然。
躯体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因为躯体不适而反复看医生、反复检查,但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在临床上每天都会碰到很多,她们属于躯体化障碍,文章介绍了对躯体化概念的理解,并对躯体化的动力学意义、文化对躯体化的影响等作了一些探讨。关键词躯体化;心理动力学;退行;继发性获益。
家庭治疗与个体心理治疗的区别
与个体治疗相比,家庭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从治疗对象上来讲,家庭治疗是对整个家庭进行治疗。治疗时,整个家庭成员都要在场,尤其是治疗的初期阶段。随着治疗的进行,家庭治疗的对象还会发生改变,从初期的整个家庭,到家庭的部分成员。而个体治疗,只对家庭中的个体进行治疗,而且治疗对象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