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良性肿瘤、脑脊液鼻漏等。

1、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通常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手术通过开放鼻窦自然开口,清除病变组织,改善鼻窦通气引流。术后需配合鼻腔冲洗和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内镜。
2、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常导致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息肉较大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能精准切除息肉组织,保留正常黏膜,降低复发概率。术后需长期使用鼻喷激素控制炎症。
3、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可能引起鼻塞、头痛、反复鼻出血等症状。严重偏曲影响鼻腔通气或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时,可通过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矫正。手术在保留鼻中隔支架结构的同时矫正偏曲部位。
4、鼻腔鼻窦良性肿瘤
鼻腔鼻窦的良性肿瘤如内翻性乳头状瘤、血管瘤等,可通过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切除。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能彻底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术后需定期复查内镜,监测有无复发迹象。
5、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鼻漏多由外伤或手术导致颅底缺损引起。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可精准定位瘘口,采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修补缺损。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方法。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和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的食物促进黏膜修复。术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和乘坐飞机,定期复查鼻内镜评估恢复情况。如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大量鼻出血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2:03
01:58
02:38
02:4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副鼻窦炎和鼻窦炎有什么不同
- 2 鼻窦炎和副鼻窦炎有何区别
- 3 如何区分鼻窦炎副鼻窦炎
- 4 副鼻窦炎和鼻窦炎的区别
- 5 什么是鼻窦炎
- 6 鼻窦炎是怎样造成的
- 7 鼻窦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鼻窦炎是如何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