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

61522次浏览

慢性肾炎发病后会出现很多的异常,查看到具体的原因进行治疗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平时饮食不合理,如果吃过多含草酸的食物,过于劳累,出现电解质紊乱等等的情况,就会引起慢性肾炎。另外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转变或者是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就会导致慢性肾炎发病。

慢性肾炎发病后,会出现很多的异常症状,比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其疾病发病因素各不相同,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肾功能减退的情况,所以了解全面的原因,进行合理治疗非常重要,一起来看下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
  1、吃过多含草酸的食物
  如今很多含草酸多的食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而一些食物也容易诱发过敏症,特别某些食物还会引起血脂增高等。
  2、劳累
  因为强烈的身体劳动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比如说经常夜班不能休息,都可以造成慢性肾炎的症状以及病情增加。
  3、电解质紊乱
  如果因为其他的病因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情况和症状,也会造成慢性胃炎出现。因为各种因素的刺激,患者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而出现慢性肾炎。
  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转变
  据有关统计,约有15%——20%的患者是转变而至。由于急性肾炎有几率会自愈,很多患者就抱着侥幸心理不去进行科学的治疗,从而使病情加重,发展为慢性肾炎
  5、某些药物成分刺激
  是药三分毒,某些药物中会含有刺激肾脏的激素。如市面上销售的一些减肥药等。就是通过刺激肾脏加快运动,从而达到增加“排泄”次数的作用。这对肾脏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长期服用便会导致慢性肾炎
  6、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
  某些细菌病毒通过人体进入身体器官内部,破坏了人体免疫力机制,使人体抗感染的机制下降,在一方面被病毒侵蚀的同时,机体内部又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去进行自我修复,致使抗原能持续存留机体内,并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组织,最终诱发慢性肾炎。

相关推荐

教你一招:如何诊断是否患有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可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功能评估和肾活检等方式诊断。慢性肾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药物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乏力等症状。
慢性肾脏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诱发慢性肾脏病因素很多,如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与免疫因素有关;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与感染因素有关;高血压肾病等与代谢因素有关。
慢性肾炎吃什么药好
慢性肾炎患者一般常用的降压药物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等。由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了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所以作为首选。但使用此两类药物过程中应该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部分病人应用此两种药物2周左右会出现血肌酐的升高,需要检查有无危险因素,如果血肌酐升高未超过基础水平的30%,仍然可以继续应用。但是如果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则禁用。由于慢性肾炎是包括多种疾病在内的临床综合症,所以细胞毒类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是否应用,需要根据病因和病理类型以确定。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4

57223次收听

慢性肾炎能吃红薯吗
慢性肾炎的患者对饮食的要求比较高,有许多食物是不能食物的,不过,慢性肾炎患者是可以吃红薯的,红薯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热量,也可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适当吃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过红薯不宜多吃,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慢性肾炎的饮食禁忌
患有慢性肾炎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的主要症状就是水肿以及高血压,当然还有大量的蛋白尿,因此在饮食上面一定要忌大量的蛋白摄入,同时也要少喝水。为了避免他往尿毒症方向发展,也一定要少吃高钾高磷的食物。
慢性肾炎表现
慢性肾炎的患者一般是症状差异比较大。但是一般情况,患者首先有尿检异常,比如尿常规里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患者血尿通常是内源性血尿,就是有变形红细胞及管型尿。部分患者会表现为水肿,且水肿轻度不一,多数是轻度水肿;如果病变比较重,就会出现重度水肿。慢性肾炎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高血压,有的病人高血压出现比较早,所以一定要监测血压变化;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肌酐升高,但是肌酐升高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慢性肾炎患者起病比较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比较迁延。肾功能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肾功能进展的速度也不一样,患者如果蛋白尿比较多,速度进展就比较快;患者如果从肾功能不全的早期,最后到终末期肾病,就需要透析治疗,这就是慢性肾炎的特点。
语音时长 01:42

2019-07-16

59970次收听

慢性肾炎能不能治好
慢性肾炎患者是不能治愈的,但是慢性肾炎患者的治疗目标不一样。因为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要防止疾病的进展,这就是慢性肾炎治疗目标。慢性肾炎注意病情发展,首先应该不伤害肾脏,不要使用损伤肾脏的药物,改正不良习惯;尽量延缓肾脏病进展的策略,包括降蛋白尿、降血压,抑制肾脏纤维化。通常慢性肾炎患者不需要使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好的患者,这些药都不能服用。慢性肾炎患者可以服用降高血压,以及控制蛋白尿发展的药物,可以用一点中成药,尽量延缓肾脏病进展。慢性肾炎客观的讲是不能治愈,但是用以上手段可以把症状控制在最大程度,这样可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语音时长 01:40

2019-07-16

51917次收听

慢性肾炎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血压。一、要注意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如果慢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较好,就是可以正常的摄入蛋白质;如果肾功能已经较差,就应该低蛋白饮食。所以,饮食方面需要非常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还要低盐饮食;二、慢性肾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水肿,如果病人出现水肿是因为蛋白流失太多。病人水肿严重,可以服用利尿药、消肿药,即要降血压,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肾功能较好的患者,尽量优选ACEI和ARB类降压药,这类降压药可以降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如果发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一定要按肾功能不全进行治疗,给予低蛋白饮食,服用排毒药物,尽量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
语音时长 01:34

2019-07-16

64757次收听

01:37
慢性肾炎是尿毒症吗
慢性肾炎和尿毒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但慢性肾炎是引起尿毒症最主要的原因。慢性肾炎过去是引起尿毒症第一原因,现在引起尿毒症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糖尿病,目前已经超过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是一个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尿常规异常、高血压、水肿,以及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如果出现尿毒症,就说明肾脏已经完全坏掉,即失去功能。慢性肾炎进展到尿毒症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患者如果诊断为慢性肾炎,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进展为尿毒症。
01:39
怀疑肾炎做什么检查
患者如果怀疑自己患上肾炎,一定要做尿常规检查和尿相位差。患者如果出现尿蛋白,就需要做24小时蛋白定量;如果患者出现血尿,即尿液里出现红细胞,就需要做尿相位差,鉴别红细胞来源。比如尿液红细胞来源于肾脏,可能肾炎造成;如果均一型红细胞,可能就是来源于肾外,患者可能会有结石、肿瘤。患者再根据蛋白定量决定是否要做肾活检,如果蛋白定量大于一克,就一定要做肾活检,因为肾活检是病理检验,可以明确诊断、判断预后、决定治疗方案。
慢性肾炎怎么引起的
慢性肾炎的发病比较复杂,目前在临床方面多认为是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同时与长期性过度疲劳和滥用肾毒性药物有关。而一旦确诊,就要及时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方剂进行调理性治疗,或者也可选择服用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以及β-受体阻滞药等西药来治。
03:01
什么是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也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第一,病人化验尿后,发现有蛋白尿或者血尿、红细胞。第二,病人有高血压,血压比较偏高。第三,肾功能受损,即肌酐高或者小球滤过率下降。第四,慢性肾炎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迁延,这种病会慢慢的进展,最终就会进展到肾衰竭的阶段,但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一个特点就是蛋白尿不多,比如病人如果要查24小时蛋白定量,可能就1到3克。第五,病人表现不典型。有的人发生血压高就吃点药,也不去查尿、肌酐,因为肌酐高也没任何表现,和正常人一样。慢性肾炎比较隐匿、迁延,但它的危害比较大,最终结果就是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如果把血压、饮食控制好,尽量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尽量要保护残存肾功能,完全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缓解。
02:26
慢性肾炎治疗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不能完全治愈,患病之后首先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二,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期复诊;第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需要的膳食纤维;第四,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感染会加重肾炎的问题,锻炼要注意适度,锻炼后要觉得心情愉快、身体轻松,而不要特别劳累。因此,虽然肾炎最终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但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可以存活30年以上。
慢性肾炎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慢性患肾炎的患者尽量不要感冒,饮食宜低盐饮食,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不要过度的劳累,过度劳累容易使尿蛋白增加,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气功,太极的锻炼,配合中医,中药的治疗,有很多慢性肾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语音时长 00:47

2018-07-06

55787次收听

01:06
慢性肾炎患者注意事项有什么
慢性患肾炎的患者尽量不要感冒,饮食宜低盐饮食,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不要过度的劳累,过度劳累容易使尿蛋白增加,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气功,太极的锻炼,配合中医,中药的治疗,有很多慢性肾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