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椎管狭窄术后怎么进行康复锻炼

55764次浏览

腰椎管狭窄术解除了患者局部的椎管内压力,患者的症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缓解或者是消失。对于这部分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它再次发生。康复当中主要的方式还是运动疗法,患者可以做燕儿飞以及侧卧抬腿等等简单的动作,通过局部肌肉的力量的强化,去激活患者腰椎的深层肌肉。同时还建议患者进行一些有氧的训练,效果是特别不错的。

腰椎管狭窄的手术分几种方式,有一种传统的是开放做腰椎融合手术,手术恢复时间比较长,术后恢复包括理疗、按摩。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没有特别的,正常拆线之后就可以工作了。一般腰椎管狭窄术后第二天就推荐下地活动,这样自然恢复就可以了。那么,腰椎管狭窄术后怎么进行康复锻炼?也是众多患者想要及时进行了解的。
  轻度锻炼腰椎管狭窄的病人一般推荐做燕儿飞,就是俯卧在床上之后,头脚往起翘,两头翘,不要暴力的去做这个动作,慢慢起慢慢放,还有可以去游泳,主要是推荐做腰背肌锻炼。还有一个就是病人要做卷腹运动,锻炼腹部肌肉,这样的话就从前后两个方向保护腰椎,不让他继续产生腰部的症状。
  ①腰直腿抬高锻炼
  呈平卧姿势,双腿交替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抬腿时应尽量使下肢与身体成直角,主要锻炼腘绳肌和股四头肌。
  ②侧卧抬腿锻炼
  呈侧卧位,上边的腿抬高,抬腿时应尽量使两腿之间的角度为直角,两腿交替进行,目的是令下肢的外展肌群和臀部得到锻炼。
  ③仰卧位背伸肌锻炼
  患者仰卧于床,双脚掌、双肘部、后枕部着床,小腿与床垂直用力,使身体其他部位离床拱起像拱桥一样。目的是锻炼脊柱两侧腰背肌肉,以保护脊柱稳定,减少椎间盘的压力。
  ④俯卧位背伸肌锻炼
  患者俯卧于床,使腹部着床,四肢、头部抬起像飞燕一样。同样是锻炼腰背肌肉,增强肌力,保持脊柱稳定。

相关推荐

02:17
腰椎管狭窄需要手术吗
腰椎管狭窄不严重者不需要手术,可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症状,缓解腰部不适。对于较严重的腰椎管狭窄,并伴有神经损害症状,需手术治疗。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上椎管狭窄不严重或轻微的腰椎管狭窄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椎管总体相对宽敞,故无明显压迫,就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此情况可进行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只是通过物理治疗缓解神经水肿、炎症反应等,使症状得到缓解。若患者症状较重,结合影像学检查可看到存在明显的腰椎管狭窄及神经受压,通过保守治疗三个月症状仍然未得到改善,患者应手术治疗。
小腿肌肉萎缩的原因
小腿肌肉萎缩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失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小腿肌肉萎缩是指小腿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肌肉体积缩小。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如颅脑外伤长期卧床的病人,无法活动下肢,可能导致颅内支配下肢的神经损伤,下肢活动减少导致下肢失用性萎缩。小腿胫腓骨骨折以后,采用石膏托外固定4至6周,致使下肢实失用性肌肉萎缩。后期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使肌肉达到正常水平,肌容级饱满。退行性腰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都可能压迫支配小腿肌肉的神经根,造成下肢失神经性萎缩。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57327次收听

02:08
腰椎管狭窄的锻炼方法
腰椎管狭窄锻炼主要是佩戴腰围或支具,进行腰背肌锻炼,锻炼时应根据身体状况循序渐进,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突然弯腰和转腰的动作。常用的锻炼方法有:游泳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仰卧位梨状肌舒缩锻炼、仰卧位拱桥式背伸肌锻炼、直腿抬高锻炼,每天一到两次,一次时间从五分钟开始,可逐渐增加至十分钟左右。需注意:上述运动最好在咨询专业医师后进行。此外,生活中应注意腰部保暖,生活中避免久坐久站等。
腰椎管狭窄会导致瘫痪吗
腰椎管狭窄可能会引起瘫痪。而患者出现下肢或者全身性瘫痪的原因主要是,腰椎管狭窄的病变可能会逐渐压迫到马尾神经以及腰部神经根,从而可能就会导致受压坏死,如果一直得不到药物或者外科手术方面的治疗,就会引起肌肉瘫痪一类反应。
腰椎椎管狭窄手术风险大吗
腰椎椎管手术属于4类手术,是骨科中手术级别非常高的手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开展,目前风险逐渐降低,目前分为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椎管的周围分布的大量的神经和血管,容易在手术当中受到损伤。另外由于手术的时间比较长,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全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手术者的水平而定,手术中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麻醉意外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另外血管损伤引起的大出血,以及术后的伤口感染,裂开疤痕形成,另外可能会出现心脑肾等功能不全。目前开展的微创手术,主要采取内窥镜和纤维镜进行手术操作,创伤相对比较小,是可以使用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如果存在椎管狭窄还是建议去三甲医院的脊柱外科治疗比较稳妥。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06

53374次收听

腰椎管狭窄的手术适应症
手术疗法是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非常适合使用的。如果身体因为腰椎管狭窄的发作已经出现了运动障碍症状、肌肉萎缩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状况的话,就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来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病人也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这种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以及缓解麻木这些不良症状,倘若所诱发的不良症状比较轻微,那么就可以采用一些诸如卧床休息以及药物治疗的保守治疗;倘若病情严重,或者保守治疗无效,那么就需要借助手术来进行治疗。
腰椎管狭窄介入治疗效果怎么样
腰椎管狭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是指神经根或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术,通过对神经本身的调控,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临床上适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开放手术且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因人而异,与术前压迫程度、神经状态、病程等有关。一般来说,通过介入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20%~50%的缓解效果。
腰椎管狭窄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腰椎管狭窄患者在做完外科手术之后,需要坚持卧床休息,但需要经常翻身,同时需要留意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可以用用钝形针轻划的方式来检查有无知觉。另外,患者最好是适当做功能性锻炼,还要在必要时及时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后续治疗。
腰椎管狭窄为什么会有
腰椎管狭窄有先天发育型和后天获得型。后天获得型一般分为比如退变型,混合型还有椎弓崩裂滑脱型,医源性。还有创伤后期有其他的比如佛骨症等,但最常见的就是退变型,是在先天椎椎管发育狭窄的基础上,由于退行性改变导致比如椎间盘变性,椎间盘变性以后导致这种椎体的不稳,而产生比如小关节增生,黄韧带的肥厚而导致的椎管狭窄。椎管是由于韧带和纤维环连接相邻椎骨的椎孔而形成的管道,它的前壁包括椎体、纤维环、后纵韧带,后壁包括黄韧带和椎弓,侧壁是椎弓根,然后通过两侧的椎孔向外界相通。
语音时长 01:15

2018-12-13

57446次收听

腰椎管狭窄的危害有哪些
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会出现疼痛麻木、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严重时会出现排尿排便困难的症状。腰椎管狭窄是慢性压迫神经的一种表现,会造成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缺血、营养不良,造成椎管狭窄的原因主要有退行性变、老化、黄韧带骨化、多种退变型压迫等。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30

55532次收听

01:34
腰椎管狭窄手术有风险吗
腰椎管狭窄手术风险不大,很多患者只要提到腰椎手术,会存在很多顾虑,认为腰椎周围的神经血管的结构这么多,是不是手术很容易造成瘫痪。实际上目前开展的腰椎手术比以往更加精准、安全。无论是内镜下或者通道下,以及显微镜下的微创手术,还是传统的开放手术,都能够比较清楚的看到神经结构,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对神经结构进行保护,目前这些腰椎的手术都很安全,损伤神经或者血管结构的这种机会非常低,所以患者可以放心地接受这类手术,不用担心这类手术的风险。
01:59
腰椎管狭窄微创术
腰椎管狭窄微创术是指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的一种外科理念。不同的微创手术适合不同的疾病,而疾病不同的狭窄程度,不同的狭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微创方法进行治疗。微创手术实际上是一系列的手术,比如创伤比较小的像内镜手术,包括一些非融合的技术。另外,对于一些狭窄相对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通道下的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手术。其次,对于一些患者,比如间隙塌陷明显,或者出现滑脱的时候,通过前路的一些通道下的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可以一次进行间接的减压,这样就避免了后路的减压固定的手术,对后方的一些稳定结构破坏更少,这些都是微创手术。
01:29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指组成腰椎椎骨性椎管和纤维性组织异常,腰椎退变属于自然行为的现象,最后会出现椎间盘纤维环、髓核的退变、韧带的退变还有小关节突的退变,这些退变都会引起椎间盘膨出、骨头或者小关节增生、黄韧带的增厚,最后使得椎管应急容积变小,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引起下肢感觉运动不好,甚至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问题。但是腰椎管狭窄多见于老年人,一些合并有先天性椎管狭窄的病人在中年可能会出现,因为本身椎管就很小,一旦出现退变和增生,椎管的容积变小,会出现异常症状,导致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有哪些保守治疗方法
腰椎管狭窄的保守治疗方法有推拿,理疗,药物治疗如神经营养药、脱水药物等。此外可以适当的做滴管封闭,对一部分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人,还很有效。对于保守治疗一般老年人就以卧床休息为主,适当的卧床休息就行,因为老年人往往合并了骨质疏松,要老长期卧床休息,骨头会更严重。
语音时长 00:58

2018-09-21

6241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