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溶血输血可以输父母血吗

65935次浏览

这种情况发生后母亲的血液是坚决不能给宝宝使用的。而父亲的血液也不能保证一定和婴儿的血型相合相融。最好不要使用父母任何一方的血液,最佳的选择是医院血库里面的血。因为父亲的血型虽然宝宝不一定会发生排斥反应,但是也不一定是相融性最好的。

溶血症是一种新生儿血液和母亲血液血型不融合后出现的疾病,大部分发生溶血症的患儿都有严重的黄疸和贫血。有些家长觉得贫血只要输血就可以了,自己是孩子的亲人肯定可以给宝宝输血。但是新生儿溶血症发生后真的可以使用父母的血液吗,那么,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新生儿溶血输血可以输父母血吗?
  新生儿溶血这种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就是宝宝和母亲血型不合,而且有严重排斥现象,这种情况发生后母亲的血液是坚决不能给宝宝使用的。而父亲的血液也不能保证一定和婴儿的血型相合相融,所以想要给患儿进行输血,就一定要做全面检查。
  正常情况下如果新生儿病情严重需要换血才可以得到有效治疗,那么,最好不要使用父母任何一方的血液,最佳的选择是医院血库里面的血。如果是ABO型溶血,最好的输血选择应该是O型红细胞,血浆最好是AB型,其他血型的宝宝需要做换血也要做血型检查,使用血型和血红细胞都想和的血浆输血,治疗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大部分人都认为新生儿溶血是因为宝宝血型和妈妈不合,那么爸爸的血液血型和宝宝应该是相合的。这种想法不能说全不对,但是也不全对,因为父亲的血型虽然宝宝不一定会发生排斥反应,但是也不一定是相融性最好的。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到底新生儿溶血输血可以输父母血吗?希望每一个溶血症患儿的家长都能明白,孩子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或者需要输什么样的血浆医生都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来做决定的,所以不带有必然性。做好宝宝护理,配合医生治疗,才能尽快让宝宝康复起来。

相关推荐

01:43
新生儿轻微溶血严重吗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亲和孩子的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的溶血。ABO溶血在新生儿溶血疾病里面占85.3%,Rh溶血占14.6%左右。ABO溶血会引起黄疸及其他改变,但不是很明显。Rh溶血会造成胎儿的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心力衰竭,以及各种水肿,临床的症状和轻重表现不一。所以要及时去新生儿科就诊。
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
发生溶血反应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输入10-20毫升左右的血后,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头痛、四肢麻木、腰背部酸痛、胸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有些患者还会同时伴有高热和寒战等症状。溶血反应的早期症状,大多数发生在输血过程中。如果输血的时候,出现这些症状中的某一些症状后,都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并配合医生积极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对症处理,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很快出现生命危险,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等。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102557次收听

新生儿的溶血症严重吗
在ABO血型系统中,A型血的人红细胞上有A抗原,B型血的人红细胞上有B抗原,AB型血的人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而O型血的人红细胞上没有抗原。那么新生儿患有溶血症严重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生儿溶血病。母子血型不合会造成新生儿溶血,主要是母亲为O型血。孩子为A型或者是B型血,在正常情况下,母体和胎儿的血液在胎盘中,被胎盘的屏障所隔开,通过胎盘进行着物质交换,保证胎儿的营养和代谢物的出入。但母体和胎儿的血液并不是相通流动的,例如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由于某种原因,胎盘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胎儿有少量的血进入到母体,这就等于胎儿给母亲输血,由于母子血型不一样,胎儿的血刺激母体产生抗体,母体的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带给胎儿,与胎儿红细胞发生作用,尤其在较多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会导致红细胞破坏,这就造成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了。除了ABO溶血外,还可以发生其他的血型系统的溶血,在中国是以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最为常见。新生儿溶血病轻者表现为黄疸、贫血和水肿,严重者可以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损,出现惊厥、智力障碍,更为严重者,胎儿在母体内就会死亡。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1

63056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要如何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一个是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对既往有不良产史或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均要与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或RH血型检测。血型不合可进一步做相关抗体检测;第二个是出生以后的诊断,如果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检测胆红素。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的加重,同时有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迅速下降,溶血实验或抗体释放实验其中一项阳性,均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语音时长 00:47

2020-02-21

58248次收听

02:03
新生儿溶血症能治好吗
新生儿溶血病,除了遗传性溶血症以及酶的异常引起的溶血症只能得到控制和缓解外,其他类型的溶血症都是可以治愈的。他的治疗最关键的是把握治疗时机,尽量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等脏器的损伤。如果在损伤前就得了就治,就不会影响新生儿今后的生长发育。早期出现黄疸、贫血、网织红细胞的增高,在血中溶血试验阳性,有明确溶血存在,我们就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包括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光疗以及白蛋白的使用,将胆红素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减少核黄疸的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是能治好的。
02:00
新生儿溶血症可怕吗
很多家长对新生儿溶血症了解非常少,这方面的知识少,所以感到新生儿溶血非常可怕。总的来说,新生儿溶血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早期容易出现黄疸,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宝宝会出现贫血,进一步会出现心力衰竭,比较严重的话,还会直接影响到生命安全,所以新生儿溶血症还是比较可怕的。针对黄疸的话,轻度的叫黄疸,退黄治疗就行了,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到损伤,而出现惊厥、智力障碍,严重的话胎儿可宫死胎内,现在溶血病也还是可怕的,但完全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
01:41
新生儿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的血型不和,母亲体内产生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最常见是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和,是最常见,新生儿期其导致溶血性的贫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酶或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只有血型不和的溶血,血型不合时抗原抗体反应会造成溶血,所以称为新生儿溶血病。
02:18
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
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若RH血型不和溶血病人,容易造成早产、流产、死胎、核黄疸、甚至出现残疾儿。在国以ABO血型不和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血型不和溶血病发生较少,但RH溶血病临床表现比ABO血型不和溶血病较重,ABO血型不和溶血都有自限性,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行停止,并逐渐恢复至痊愈,并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只需要对症治疗或不治疗,但贫血可以延续数周。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有新生溶血病引起黄疸,主要是有未结合胆红素,也就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预防
可以在孕前准父母进行血型的监测,可以产前进行血型的血清学的检查,检测母体中,抗体滴度的情况。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出生后发生红细胞破坏,出现的溶血性的贫血、黄疸,急性心力衰竭、黄疸后遗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儿溶血分为两种,分别是ABO的溶血,当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B型时,胎儿血型中的A或B的抗原,由于某种原因进入母体后刺激母体产生血型抗体,从而引起溶血的发生。第二种是RH溶血,发生在RH阴性血型的母亲和RH阳性血型的婴儿之间,除外这两种情况,新生儿溶血的几率是很低的,如果抗体滴度较高时,可以通过药物来降低抗体的杀伤力,如果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已经怀孕,准妈妈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密切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生溶血的可能,第一次怀孕时发生RH溶血的可能性稍低,如果有过流产和分娩史,要检测准妈妈RH抗体,如果RH抗体阳性的滴度很高,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
语音时长 02:06

2019-12-20

56644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症最佳治疗方法
新生儿溶血症治疗,包括产前监测和新生儿期治疗。对符合溶血发生条件的父母,应在产前进行血液抗体滴度监测,必要时可应用药物降低母体内抗体。新生儿分娩后,出生早期监测胆红素,观察动态变化,积极治疗。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光照疗法、药物疗法、换血疗法及其对症疗法。一、光照疗法,即蓝光治疗,简称光疗,是非常简单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未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做光照治疗时,将婴儿放在蓝光箱里,遮盖双眼、外阴,持续治疗大概8到12个小时,注意给予补水避免发热,副作用非常小;二、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可结合游离抗体,预防胆红素脑病,减少抗体抗原反应,是早期治疗ABO溶血、RH阴性溶血非常有效的方法;三、白蛋白、苯巴比妥等药物治疗、换血治疗,主要应用于重症胆红素血症,包括大部分RH溶血、重度ABO溶血患儿;四、其对症治疗,如纠正酸、中毒、补充液体量等。
语音时长 01:55

2019-12-20

55329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
新生儿溶血这种疾病只要发生,患儿就会有贫血的情况。如果胆红素侵犯到人的大脑,就会形成胆红素脑病,脑细胞大量坏死,孩子就会出现智力障碍。新生儿溶血还容易引发大脑共济失调,这种情况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听力神经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后,孩子可以会发生听力障碍,甚至失聪。
新生儿溶血病可以治愈吗
溶血病并不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只是这种疾病可以控制。对于溶血病这个情况,现在比较普及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蓝光照射。对于出生后病情相对严重的宝宝,为了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可以采用换血疗法。日常饮食中多补充维生素C,因为这种营养元素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新生儿溶血病应该如何用药
治疗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其中γ球蛋白,可以阻断针对红细胞膜的抗体,在体内中和游离血型抗体,从而减少溶血的发生。其次是人白蛋白药物,再加上体内游离胆红素,将小分子转化为大分子,使其难以穿透血脑屏障并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新生儿溶血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溶血症主要是通过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的原则来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通过静脉注入白蛋白或者滴注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有效减少血清胆红素的含量,预防胆红素脑病的严重后果。同时还可以针对较轻症状的新生儿采用光照疗法,但要结合其身体状况,以及症状严重的新生儿也能采用换血疗法来缓解其出现溶血的症状。
婴儿溶血是怎么回事
这个疾病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女性朋友生下的婴儿的血型和自己的血型不合,或者女性朋友的体内有跟婴儿血型抗原不合的血型抗体引起的一种疾病。当出现婴儿溶血,一种是由于Rh血型不合引起的,就是妈妈血型是阴性,婴儿是阳性。另一种是是ABO血型不合,也就是妈妈是O型,婴儿是A或者B,也会出现婴儿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