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滤过是什么
血液滤过是一种模拟肾小球滤过原理的血液净化技术,通过半透膜对流作用清除血液中的中小分子毒素和多余水分,主要用于急慢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重症患者的治疗。
血液滤过设备由血滤器、置换液管路和动力系统组成。治疗时血液经体外循环泵入血滤器,在跨膜压作用下血浆水分和溶质透过半透膜形成超滤液,同时补充等量置换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能更有效清除炎症介质,适用于血流不稳定的危重患者。该技术能清除分子量在5-50kD范围内的物质,包括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等尿毒症毒素,以及细胞因子、内毒素等炎症介质。
临床实施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连续性或间歇性模式。连续性血液滤过适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需持续治疗24小时以上;间歇性血液滤过每次治疗4-6小时,多用于慢性肾衰竭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和置换液配方。常见并发症包括凝血异常、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需通过个体化设置血流量、超滤率和置换液成分进行预防。
进行血液滤过治疗期间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尿量加500毫升,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的摄入。治疗前后需监测体重变化,两次治疗间期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3-5%。保持导管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发现红肿渗液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病有哪些引起肾病怎么引起的
- 2 引起肾病是怎么得的
- 3 肾病严重吗
- 4 肾病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肾病
- 6 肾病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
- 7 肾病是怎样造成的
- 8 肾病呢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