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怎么让腿变细变长

57326次浏览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双修长且笔直的美腿,而对于小孩来说,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某些动作来达到让腿变细且变长的效果,比较常见的运动锻炼方式就是瑜伽运动。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多补充营养以及做好腿部按摩。也可以考虑其他的运动方式,比如一字劈叉和靠墙站立等。

现如今的人对于自身的颜值以及身材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双笔直且修长的美腿。因为好看的腿型不光可以让人更容易打扮,而且会多人的气质产生很好的影响。那儿童怎么让腿变细变长呢?
  一、做瑜伽运动
  如果想要让孩子的腿变得更细更长,那么可以考虑做瑜伽运动,因为瑜伽运动能够让人的整个身体都拉伸起来,同时还能够锻炼小孩平和宁静的心理状态。但是需要注意瑜伽运动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够见效。
  二、补充营养
  如果想要让孩子的腿变得更细更长,那么每天适当的补充营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孩子多喝牛奶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这样能够有效促进骨骼的快速发育。同时还可以考虑适当的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按摩腿部
  如果家长想要让自己小孩的腿变得更细更长,也可以考虑每天在孩子睡觉前给他按摩腿部或者是让孩子自己自动按摩。比较常见的按摩方法就是人双手交叉在腿左右,然后揉动双手并且还抱住大腿,不断往下推,只要腿部出现微微发热的感觉即可。
  四、靠墙站立
  每天靠墙站立半个小时也可以让腿变得更细更长,但这属于一种较为考验忍耐力的锻炼方式,这种办法不光可以让人的腿部变得更加纤细,同时对于人的身体形态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如果长时间坚持,可以让人的心态变得更加挺拔。
  五、一字劈叉
  如果小孩的柔韧性比较好,也可以考虑让他每天坚持做一次劈叉的动作,因为这样能够让双腿的韧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同时腿也会变得更长。

相关推荐

02:32
4岁孩子身高发育落后怎么办
4岁孩子身高发育落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及其他遗传病等,不同病因导致的身高发育落后,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一、营养不良,通常会伴有面黄肌瘦、挑食等症状,可以去医院进行微量元素等相关检查,针对性的补充营养。二、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缺乏导致,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改善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药物。三、遗传疾病:患有黏多糖贮积症Ⅱ型,这是一种溶酶体酶缺乏导致的遗传性代谢病,通过尿GAG检测和酶学检测可以明确诊断,临床上常用酶替代疗法治疗该病。
03:41
1岁1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一岁一个月宝宝身高大约应该在78厘米左右,体重应该是10公斤左右。大体的判断有一个规律,规律就是年龄越小,长得越快。一岁以内的宝宝前半年,一般每个月体重应增长700克左右,后半年每个月能增长500克左右。另外,身高一般也是这样,前半年每个月长2.5厘米,后半年每个月长1.5厘米,这是身高的增长标准。要正确地评估一个宝宝的身高和体重的标准,第一,需要查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的标准值的量表,第二,评估每个月增长的身高和体重是不是符合标准更为重要。
宝宝不肯喝药怎么办
宝宝不肯喝药可以通过按摩或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宝宝病情比较严重,通过针灸或按摩并不能够改善时,在给宝宝选择药物的时候,可以选择水果味冲剂或者口服剂进行服用,服用的药物如果比较大,服用之前需要将药物碾碎用水稀释,然后放到勺子里或者用吸管滴入到宝宝口中。在给宝宝喂药时,宝宝如果出现哭闹或排斥的现象,不能强迫给宝宝喂药,避免药物呛到宝宝的肺内引起肺内炎症,或者加强宝宝抗拒心理。在喂宝宝吃药的时候,可以利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作为条件交换,这样可以改善宝宝不可喝药的情况。在给宝宝喂药时,切记不能将药和牛奶或者果汁混合喂。
语音时长 01:06

2021-06-09

69912次收听

02:39
12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12岁儿童身高在136到116厘米之间,体重在42到44公斤之间。12岁儿童身高体重的平均值有一个计算方法,身高是年龄乘7加75,体重是年龄乘2加8,计算出来的是个平均的预测值。12岁的儿童身高体重受青春期影响,一旦进入青春期就会快速发育,平均每年可能增长8到10厘米的身高,体重相对增长也比较快,另外也明显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营养水平、睡眠状况、运动情况等会直接影响身高和体重。
15岁胸部多大算正常
15岁胸部多大算正常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的身体发育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人15岁的时候胸部才刚刚发育,但有些人这个时候胸部已经发育成形了。大多数人15岁左右胸部的大小都是A-C罩杯,但还有一些人还没发育。
九个月宝宝聪明的表现
9个月宝宝若较聪明,走路会比较快、讲话比较早、记忆能力较强,有较强求知欲望,若自家宝宝拥有这些特征,可能是天才儿童,不要忽视日常教育。
智力发育迟缓该怎么办
智力发育迟缓时,多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开发。如看一看自然界的万紫千红,可以促进视觉发育;听一听自然之声,可以促进听觉发育;摸一摸物体猜名,可以促进触觉发育;投一投物体入圈,可以促使手眼协调;说一说远距离通话,也可锻炼大脑。
十个月宝宝发育指标是多少
十个月的女孩的标准身高在71厘米左右,体重在八点五公斤左右,男宝宝的身高在73厘米左右,体重在九点二公斤左右。10个月的宝宝,将从一个完全依赖人的小婴儿,逐渐过渡到幼儿阶段。正是蹒跚学步时,而且非常好动,喜欢四处游晃、玩耍,手的动作更加协调灵活了,运动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还特喜欢模仿的举动,喜欢和大人交流、玩耍,开始会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东西往嘴里送,开始会将手中的东西放掉,会翻一般的瓶盖取东西,能够爬上扶阶梯等。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09

54428次收听

宝宝髋关节脱位症状
最典型的为关节活动障碍,脱位的关节常呈屈曲状,活动较对侧偏差一些,而且脚部的力量偏于一侧,同时发生脱位的下肢缩短,臀部及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皮纹颜色偏深一些,而且女性小婴儿大阴唇不对称,会阴部加宽,幼儿单侧发病多表现为跛行步态,若双侧发病多表现鸭步步态,对于单侧发病的宝宝,站立时会有骨盆倾斜,双侧发病的宝宝会出现骨盆前倾,臀部后翘,以及腰部向前倾的体态。宝宝髋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的畸形,大多数是由于先天发育所导致,一般是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者是髋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家长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异常的情况,建议及时前往专业的儿童骨科医生处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语音时长 01:06

2020-01-09

57352次收听

六个月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是什么
六个月男宝宝的身高一般是61.4到75.8厘米之间,体重是5.97到11.72千克之间,头围是39.8到47.7厘米。宝宝出生后每个月的发育情况都是有相应的标准,正常情况下男宝宝会比女宝宝的身高高一点,不过宝宝发育情况都有遗传、营养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何让宝宝拥有标准的身高和体重:首先,要控制宝宝的饮食,对宝宝而言,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生活中的饮食。其次,睡眠。必须让宝宝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更有利于宝宝健康。最后,运动。运动是刺激生长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身高和体重出现异常,应该尽快接受治疗。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宝宝身高和体重都要跟身高体重表吻合,对于部分遗传的原因导致身高体重数值偏低的孩子,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09

54007次收听

02:53
发育迟缓怎么检查诊断
发育迟缓的检查诊断,首先需要到医院接受生长发育或内分泌专科检查。其次确诊以后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接受其他的检查,包括对比判断、诱因以及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水平以及左手腕骨等等。如果怀疑一个孩子有生长发育的迟缓,此时需要到医院的生长发育或者内分泌专科进行检查,判断这个孩子究竟有没有迟缓。如果有迟缓,那它的程度如何,目前来说,在生长发育这方面进行检查的时候,我们常规地要做几个方面的检查。一、与中国的普遍标准进行对比,判断生长发育迟缓表现的位置。二、通过检查判断造成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以及各个激素的水平状态。三、测量甲状腺的功能水平是否正常。四、通过检查左手的腕骨,观察腕部骨化中心的个数和指骨各个发育的情况来判断骨龄。
03:03
发育迟缓如何治疗
生长发育迟缓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此外,还需要强化训练,包括体格方面的训练,所以需要孩子到户外活动。生长发育迟缓的治疗,一定要积极地寻找病因,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缺锌则补锌。除了针对病因治疗以外,我们还要进行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包含多方面,比如体格方面,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另外就是智能方面,可以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在游戏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一般来说比较轻症的,可以在家庭中选择相应的智力游戏,如果在家庭中效果不是很好则需要借助康复训练机构,在康复治疗师的作用下来积极地进行治疗。
睡午觉有助于长高吗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高个子,所以也经常性会让孩子午睡,其实孩子午睡没有办法促进长高,要想快速的长高,每天应该保证20分钟到40分钟的纵向运动,也应该经常性的处于半饥饿的一种状态,除此之外必须要选择关灯睡觉。
三个月宝宝发育迟缓怎么办
三个月宝宝发育迟缓可以适当的补充营养,当然也可以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还有就是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来改善宝宝发育迟缓的情况,了解清楚原因,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可以促进宝宝正常发育的。
宝宝走路晚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孩子走路晚最可能的原因包括家长不正确的带养方式,比如过度保护,到相应年龄段没有给他创造独立行走的机会;可能大脑发育有问题,比如大脑的结构或者大脑的功能发育有问题。正常发育的儿童能够独立行走的时间应该是在1岁左右,有一个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是10个月龄到1岁4个月,在此期间大多数孩子都应该能够独立行走,如果孩子到了1岁4个月还不能独立行走,会认为行走能力或者大运动能力发育落后于同龄孩子。生活中发现孩子到了1岁4个月还不能够独立行走,必须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去就诊,要对走路晚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排查。病理的原因需要及时到康复训练机构或者神经内科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果带养的问题,家长就要对孩子的带养行为或者方式进行相应的矫正。
语音时长 01:45

2019-02-19

5871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