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里长息肉会癌变吗

64437次浏览

胃里面长的息肉还要分为很都多种的,有胃息肉还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还有间质瘤,其中前面的三种息肉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是也要如果息肉的直径超过5mm就要进行手术的治疗,间质瘤是会引起癌变的可能的。

现在的人们胃病是经常还有的,因为现在的人们生活很不规律,并且在饮食上面也是很不规律,并且现在的人们还是很喜欢重口味的一些东西,比如辣的,这类的东西会对人们的胃部造成很大影响,就会引发长出有息肉的可能,那么胃里长息肉会癌变吗?
  首先胃部是息肉很大的部分是间质瘤,这样的息肉是会发生癌变的,其它种类的息肉是一种良性的病变,这样的息肉是不会发生癌变的可能的,但是没有癌变的可能就不一定是没有危险性的,息肉的直径如果是在5mm以内,那么这样的息肉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的,但是如果息肉的直径超过5mm,那么就要进行手术多的治疗了。
  很多的人可能对于胃里面长息肉这个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其实引起胃里面长息肉的原因是很多的,患者如果是长时间的服用一些抑制胃酸的药物,就有可能会引起胃粘膜的增生,然后出现息肉的情况发生,如果患者有慢性的胃炎的话也是会导致息肉情况出现的,因为慢性的胃炎会长时间的刺激胃部,这样就会引起胃部长有息肉。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胃部长息肉,患者都是要引起重视的,在息肉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的时候,那么就要进行手术的治疗,以免引发更多的不适,通常胃部息肉是在胃镜下把息肉摘除,在手术以后做病理的检查,这样的做法主要是确定息肉的性质,在做完息肉的手术以后,每一年都要记得做一次的复查,因为息肉是很容易复发的,在做完息肉的手术以后,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清淡,恢复的期间还要禁止吃一些带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等,这类的食物会加重对胃壁的刺激,耽误病情的恢复。

相关推荐

胃息肉会不会便血
胃息肉在有些情况下会便血,息肉较大或恶性腺瘤性息肉出现局部血管破裂,也会出现出血。胃息肉根据病理形态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一、错构瘤性息肉。相对预后良好,不需要干预。二、炎性息肉。如果比较小,可抗炎治疗,无需切除。如果比较大且是孤立性息肉,有恶变可能,需内镜下切除。三、增生性息肉。如果出现异型需镜下切除,绝大多数小息肉不用处理。四、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或管状腺瘤,都有癌变风险,要在内镜下切除治疗。息肉处理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息肉所处位置、大小、表面情况、息肉形态、有无分叶以及病理类型来处理。大的、恶性或生长比较迅速的息肉,容易出现血管增粗、变薄、破裂,导致出血。
语音时长 02:30

2021-12-30

81402次收听

03:11
做胃镜前禁忌吃的药
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会要进行活检,甚至是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一些出血的止血,静脉的套扎及黏膜的剥离等处理方式,所以一定要禁止使用这些导致出血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波利维、泰嘉等,也有一些防止血栓形成的中成药,像银杏叶片、血塞通等药物,至少要停止服用5-7天才有效。还有就是抗炎的药物,常见的就是华法林,有口服的也有静脉应用的肝素。
胃息肉需要手术吗
胃息肉的患者通常是需要手术切除的。但是最终的治疗方案需要通过医生根据病情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具体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这些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胃息肉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但是不论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均需重视病情的监测,定期复查内镜,以预防胃息肉的复发和癌变。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22

80160次收听

胃息肉几天能吃鸡蛋
胃镜息肉切除术后饮食管理,需根据患者息肉大小、治疗方式进行详细制定。较小息肉通过简单治疗,如活检摘除、氩离子烧灼,术后2小时即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可以吃鸡蛋。较大息肉通过圈套电切、EMR、ESD进行摘除,需要禁食1-2天,第3-4天左右可以吃鸡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胃镜息肉切除术后饮食尽量偏温凉,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语音时长 01:34

2020-08-10

60541次收听

胃息肉是癌症早期症状吗
胃息肉不一定是癌症早期症状。胃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非肿瘤性息肉。某些肿瘤性胃息肉是癌症早期症状;非肿瘤性胃息肉不具有癌变倾向,并非是癌症的早期症状。
胃息肉能自愈吗
胃息肉不能自愈,可通过抗Hp治疗、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外科切除术等方法摘除局部息肉组织,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胃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早期胃息肉症状主要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以及胃酸缺乏、低下等,有部分患者早起无明显性症状。
胃息肉不切除可以吗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胃息肉属于癌前疾病的一种,大多数都是炎性的,小于2cm,随着胃炎的好转息肉也会消失或缩小,还有一种息肉是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样息肉,大于2cm,这种息肉是不会随着胃炎的好转而缩小的,但是有一定的可能会导致癌变。胃息肉还会导致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所以,如果发现息肉对胃话,要及时摘除,并且要及时送病理,定期复查。胃息肉首选方法是经过内镜进行微创切除,创伤比较小,病人没有痛苦,不需要考虑手术问题。切除办法是利用高频电凝切除术,也就是圈套器圈套息肉以后通过电凝切除,同时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可能会导致胃溃疡,通过口服抑酸剂或黏膜保护剂,溃疡会在一个月左右愈合,术后大概半年左右随访一次,看溃疡是否长好,有没有新发息肉就可以,不用考虑做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17

56788次收听

胃占位病变是什么意思
临床上描述胃占位性病变,通常是影像学检查结果描述,比如说x光或者是ct等等。至于占位性病变具体是什么意思,要根据具体情况,首先要根据占位的部位,占位的大小以及占位的表面形态。一般来说胃癌的好发部位多见于贲门,胃小弯,胃角,胃窦等部位,如果这些部位出现占位,形态不是很好的话,不排除胃癌可能。如果形态比较规则,边缘光滑的话,很可能是良性病变,比如说粘膜下平滑肌瘤,良性息肉之类。总之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胃占位的话,必须要及时的做胃镜或者超声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验,一般可以明确病变性质,根据诊断结果,可以确定下一步的诊疗计划,比如说内科药物或者内镜下治疗,或者是外科手术等等。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7

56143次收听

02:02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胃息肉也分好多种,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这里主要讲胃底腺息肉。和所有疾病一样,胃底腺息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内源性的遗传问题。另外,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以后,机体分泌胃泌素会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也就是胃底腺。还有就是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返到胃,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02:22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息肉的成因有很多种,所以它的治疗方法是对因治疗,比如服用抑酸药导致的,会找一些替代治疗的方法,轻度的胃食道反胃病,可以用生活方式的调整,其他抗酸药、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物来替代抑酸药,有效地减少胃息肉的增殖。如果有胆汁反流问题,可以用一些促进胃肠蠕动,中和胆汁的方法,减少胃息肉的产生。对于已经成型的胃息肉,只能在内镜下切除,小的用活检钳,能把零点五厘米以下的息肉夹掉。特别大、特别多的息肉,可以用APC的烧灼或者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来进行治疗。
02:02
胃息肉多久复查一次
关于胃息肉多久复查,本身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指南,只能结合肠息肉的指南。在国外,关于肠息肉复查的问题,主要是看有没有结肠癌家族史,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建议五年一复查,但国内基本上一年查一次。如果有大的息肉癌变的话,可能会半年就要复查一次,随着复查结果决定以后的频率。根据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常见程度和频率,因为大部分的胃息肉都是不会癌变的,所以胃息肉的复查,要比结肠息肉要更加宽松一点。建议胃息肉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一复查,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02:09
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是否要手术取决于它的病理类型。炎性的增生性的胃底腺息肉,癌变率比较小,长得块头一般也不会特别大,这种情况不需要手术。但如果是将来可以癌变的类型,建议早期手术。还有,不会癌变的息肉,如果长特别大,本身也有可能出现出血,产生相应的症状,这种情况也是需要手术的。和肠息肉相比较,胃息肉它的良性的不会癌变的息肉比例是远远高于肠的。所以有胃息肉,不是一定要手术,而且手术是在内镜下,用活检钳、用APC烧灼,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大一点内镜下粘膜剥除术。有了胃息肉一定要重视它,但是不要过度的恐惧。
胃底息肉必须切除吗
胃底息肉通常都是需要进行切除的。倘若属于增生性胃息肉,那么有可能诱发糜烂出血这种不良症状的出现,通常需要借助内镜来进行切除,以免酿成严重的后果;倘若属于腺瘤性胃息肉,那么容易诱发癌变,需要及早进行切除,而且还要定期检查。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
胃息肉手术后一般需经过一周左右才能恢复,不过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建议要注意术后的各种护理,尤其是在手术后需要严格禁食,排气后方可饮水,而在手术后次日可逐渐恢复饮食,但要以流质食物为主,并且应避免饮酒,还要让身体适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