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出血后为什么脑积水

58819次浏览

脑出血后出现脑积水通常与血块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吸收障碍有关。脑积水可能由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粘连、血肿压迫导水管、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脑室引流、药物治疗或脑脊液分流手术等方式干预。

1、脑室内出血

脑出血若发生在侧脑室或第三脑室,血液直接混入脑脊液可能导致循环通路堵塞。血凝块可机械性阻塞室间孔、中脑导水管等狭窄部位,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伴意识障碍。治疗需紧急行脑室外引流术清除血块,配合注射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溶解残余血栓。

2、蛛网膜下腔粘连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分解产物刺激软脑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蛛网膜颗粒粘连闭塞。这种状况会影响脑脊液回流入静脉窦,常见于出血后2-4周逐渐出现步态不稳、认知功能下降。可通过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配合醋酸泼尼松龙片抑制炎症反应。

3、血肿压迫导水管

丘脑或脑干出血形成的血肿可能直接压迫中脑导水管,阻断脑脊液从第三脑室流向第四脑室。患者会出现瞳孔不等大、去大脑强直等脑疝征兆。需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解除压迫,术后持续监测颅内压,联合使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渗透压平衡。

4、脑脊液蛋白增高

出血后红细胞分解释放的血红蛋白会使脑脊液蛋白浓度显著升高,增加液体粘滞度从而影响正常流动。这类患者腰穿可见淡黄色脑脊液,蛋白定量超过1.5g/L。治疗需反复腰穿置换脑脊液,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继发感染

开放性颅脑损伤或侵入性操作可能引发化脓性脑室炎,炎性渗出物形成分隔囊腔阻碍脑脊液循环。典型表现为发热伴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应尽早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穿透血脑屏障抗感染,严重脑室积脓时需脑室灌洗引流。

脑出血后需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脑室变化,康复期保持头高位促进静脉回流,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出现嗜睡、尿失禁等脑积水征兆时,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脑损伤。日常护理应注意预防跌倒,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减少再出血风险。

相关推荐

高压氧对脑出血的恢复有什么作用
高压氧对脑出血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因为高压氧治疗可以使血中的氧含量增加,高压氧由于其压力的升高,大量的氧气溶解在血液中,血液带入缺血组织的氧量增加。脑出血的患者在恢复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脑细胞水肿,改善脑部供血,降低颅内压,对受损的脑神经细胞恢复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脑出血的患者一旦在病情稳定后,可以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这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1

97336次收听

身体半边麻木是什么病
出现身体半边麻木,常见的原因是支配身体的感觉神经受损所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在基底节区丘脑。在该部位发生的病变都会引起麻木,常见的疾病有脑出血、脑梗死,这是最常见的引起半边身体麻木的疾病。当在基底节区域如有肿瘤压迫,也会导致身体半边的麻木。感染性的疾病,如脑炎等,累及基底节区,也会出现感觉的异常。因此对于出现半边身体麻木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对因进行治疗,采取合适正确的治疗手段。同时可联用营养神经,保护脑细胞的药物,可更好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54420次收听

脑出血麻木2年能消失吗
脑出血麻木2年消失的可能性不大。脑出血的症状一般会在三个月到半年以内恢复,半年内如果恢复不了,就会发展成永久性的症状,一般就很难再有改善。一般来说脑出血症状的康复需要早期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各种症状康复快,效果好,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小。麻木的症状长达两年时间,代表神经已经发生了不可逆性的损伤,修复不良,症状自主消失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主要的治疗措施可以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2等营养神经,平时多做按摩和热敷,适当活动锻炼,以期待能恢复。也可以考虑针灸治疗,有可能可以取得疗效。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0

84113次收听

孕妇得了脑出血怎么办
如果孕妇患有脑血病,这个时候的患者最好听取医生的建议,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治疗,千万不可自已盲目的用药,以免影响到胎儿,那么,孕妇得了脑出血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自发性脑出血怎么办
自发性脑出血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一种问题,自发性脑出血可能和先天性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法,小脑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法以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都能达到不错的治疗作用。
脑出血能吃葡萄吗
一般情况下,脑出血患者可以吃一些葡萄。
脑出血怎么得的
脑出血可能是情绪因素、气候因素、疾病因素、应激因素这些因素引起的。
脑出血会好吗
关于脑出血的问题,一直是比较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会发现,轻度的患者是可以得到康复和好转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并发症,甚至是治疗不佳,走向死亡的情况,症状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后果也是需要事先做好准备的。
02:08
脑出血症状
脑出血常见的症状有偏瘫、头痛、恶心、呕吐,出血量大可能整个肢体偏瘫,引起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根据出血量的大小和部位,脑出血的症状也不一样。出血量小的患者症状轻。另外,脑干的少量出血就可以引起很重的症状。
02:17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
脑出血要针对不同障碍点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脑出血的康复治疗一定要先判断患者有哪些障碍点,然后针对患者不同障碍点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另外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前后要做评定,以便观察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千万不要盲目做康复训练,一定要到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02:41
脑出血有什么后遗症
经过治疗以后患者可能会留有后遗症,比如:神志的障碍、精神方面的障碍,语言方面的失语等,有的还会出现情感方面的障碍,如:强哭强笑等,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合并症如:褥疮、感染、脏器衰竭等。脑出血是一个急性发病的过程,它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几分钟之后出现了出血,同时就会伴有神志障碍、头疼剧烈、恶心、呕吐、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症状,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后,会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01:54
脑出血能恢复成正常人吗
脑出血患者能不能恢复成正常人,主要通过出血的病因,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大小进行诊断。对于动脉瘤性的脑出血,即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在原发病人治愈以后,大部分病人能够完全的恢复正常的生活。对于脑实质性的出血,即高血压性的脑出血。如果病人出血量非常少,而且出血位置在非功能区,病人能够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状态。但是如果患者出血的位置涉及到重要的功能,比如说手脚的活动,以及在脑干的位置,此时病人肯定会昏迷。如果病人出血在内囊,可以出现三偏综合征,包括偏瘫和偏盲和同侧的面瘫。
脑出血能否恢复成正常人
脑出血能不能恢复成常人就和脑梗塞能不能恢复成常人是一个道理,这个关键看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大小,以及患者发生脑出血以后采取什么样的救治措施。如果出血的部位不太重要,出血的量不大,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本身就比较轻,有的患者血肿吸收以后,可以完全恢复成正常人。有的患者也可能有一些残疾不太重,生活上依旧能进行自理。而有的患者脑出血以后比较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如果患者发生脑出血以后,救治方案合理、及时、有效,他可能会恢复得比较好。
语音时长 02:49

2019-06-18

54103次收听

01:13
脑出血的症状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非常快,对生命威胁非常高的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多种因素之一。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脑出血的症状和脑梗塞的症状不尽相同,人的整个脑子既管运动,也管感觉,也管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记忆、计算,所以,脑出血的部位不同导致的症状也不一样,可以出现运动、感觉、情绪低落、计算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的问题。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脑出血
老年人容易引起脑出血,主要与人的逐渐衰老有关系。随着年龄增长,人会逐渐的衰老,各组织器官的机能也会逐渐的减退。而对于脑出血的发生,它起重要作用的是血管的衰老。人在40岁以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渐的发生变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在动脉壁上产生了多个由于脂质沉积和坏死形成的灰黄色的斑块,同时伴有纤维增生,从而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在严重的动脉硬化病变的部位,有的可能因为动脉的管壁变薄,向外膨出而形成动脉瘤。如果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就会导致动脉瘤的破裂,从而引起出血。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老年患者,在平常的生活中应当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脑出血可以累及各种年龄段的人。相对于脑梗塞而言,50到70岁脑出血比较好发,70岁以后脑梗塞容易发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趋势是越来越明显。
语音时长 01:41

2018-12-13

6225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