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与脑栓塞怎么区别
脑血栓与脑栓塞可通过发病机制、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区别。脑血栓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局部闭塞,脑栓塞则因心脏或大血管脱落的栓子阻塞远端脑血管引起。两者在治疗和预后上存在差异。

1、发病机制
脑血栓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原位血栓,逐渐阻塞血管腔。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于心脏附壁血栓、心房颤动形成的左心房血栓或颈动脉斑块脱落,随血流迁移至脑动脉造成突发阻塞。前者进展相对缓慢,后者起病急骤。
2、病因差异
脑血栓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导致的动脉硬化患者。脑栓塞多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室壁瘤相关,少数由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等非心源性因素引起。两者基础疾病谱存在明显区别。
3、临床表现
脑血栓症状多在安静状态下逐渐出现,呈阶梯式加重,常见于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脑栓塞起病数秒达高峰,突发偏瘫、失语,易累及大脑中动脉区域,可伴癫痫发作。后者更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4、影像学特征
CT或MRI显示脑血栓梗死灶与受累动脉供血区一致,多呈楔形。脑栓塞病灶常为多发性,可见血管高密度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显示不同时期梗死灶。超声心动图对发现心源性栓子有重要价值。
5、治疗原则
脑血栓急性期可静脉溶栓,恢复期需抗血小板治疗。脑栓塞需根据栓子来源选择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心源性栓塞需长期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两者均需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
脑血栓与脑栓塞患者均需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康复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与语言康复,心房颤动患者须严格遵医嘱抗凝。定期神经科随访复查头颅影像学,警惕再发卒中风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与过度劳累。
相关推荐
03:17
02:54
01:58
02:40
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