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碘缺乏病的危害

58054次浏览

碘缺乏病可导致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迟滞、孕妇流产等危害。碘缺乏病主要由环境缺碘引起,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地方性克汀病等,需通过补碘干预。

1、甲状腺肿大

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形成颈部可见的肿块。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轻度肿大可通过食用加碘盐改善,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

2、智力损伤

胎儿期和儿童期缺碘会造成不可逆的脑发育障碍,表现为认知功能低下、学习能力差。地方性克汀病患儿常伴有聋哑、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预防需在孕前及孕期保证碘营养,儿童应定期检测尿碘水平。

3、生育风险

孕妇缺碘会增加早产、死胎和先天畸形的概率。妊娠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管发育,导致呆小症。建议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150微克碘剂,哺乳期增至200微克。

4、代谢紊乱

成人缺碘会引起疲乏、怕冷、便秘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严重时出现粘液性水肿。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碘化钾片、复方碘口服溶液等药物纠正。

5、地方性流行

土壤缺碘地区易出现群体性发病,我国曾有大面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通过全民食盐加碘政策,目前多数地区已消除碘缺乏病,但山区、偏远地区仍需持续监测。

预防碘缺乏病应长期食用加碘盐,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每周摄入2-3次。孕妇、哺乳期妇女及青少年需重点监测碘营养状况。避免过量补碘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成人每日碘摄入量不宜超过600微克。出现颈部肿块、不明原因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

游离甲状腺低
游离甲状腺低一方面是由于碘缺乏所致,如果人体内碘元素不足,很容易引起该种症状发生。另一方面则可能和饮食因素有关,长期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过多摄入卷心菜等食物,会影响到甲状腺激素正常合成,游离甲状腺低则较为明显。此外,先天性障碍也是常见诱因,该种情况多见于人体内某些酶类缺乏。
碘缺乏的诊断
碘缺乏的诊断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可以进行身体的碘元素的检查,查看身体是否有缺点的情况。此外还要根据具体的症状查看,有没有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等症状。最后还要检查甲状腺水平、CT和彩超等检查来进行诊断。
碘缺乏病怎么办
碘缺乏病是很多地区的人特有的一种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疾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首先要增加碘元素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其次还要进行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的病情的情况,服用一些补充碘元素的药物,并且调整甲状腺水平。
碘缺乏病的症状
碘缺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疾病的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的出现甲状腺肿或者是结节等问题。病情到了晚期,如果没有及时的控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甚至导致肿瘤的出现。
碘缺乏病病因
碘缺乏病严重影响到了身体健康,还容易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这种病症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环境中缺点导致的,比如土壤和水分中没有碘元素,容易导致缺碘的情况。另外膳食结构不合理,没有吃一些富含碘元素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身体缺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