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血管壁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动脉内膜下粥样斑块形成,可能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斑块破裂等严重后果。

1、脂质代谢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内膜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时,会穿透受损的血管内皮,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逐渐堆积形成脂质条纹。这类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
2、血管内皮损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内膜通透性增加。内皮损伤后释放炎症因子,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并迁入内膜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这类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需控制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改善内皮功能。
3、慢性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升高与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炎症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会降解纤维帽,增加斑块破裂风险。这类患者需定期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炎治疗。
4、氧化应激作用
自由基过度产生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促炎性物质。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会加剧氧化应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类患者需戒烟并补充维生素E,严重者需使用普罗布考片等抗氧化药物。
5、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管分叉处湍流易造成内皮剪切力异常,促进斑块局部形成。颈动脉、冠状动脉等部位因血流冲击强烈更易发病。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需通过运动改善血流,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严格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CT等检查评估斑块稳定性,出现胸闷、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3:11
01:47
02:04
01:40
01:5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如何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 2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引起的
- 3 怎么知道自己有动脉粥样硬化
- 4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 6 动脉粥样硬化注意什么?
- 7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引起的
- 8 怎样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