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甲状腺结节如何分级

62473次浏览

甲状腺结节通常采用TI-RADS分级系统评估风险程度,主要分为1-6级,级别越高恶性风险越大。分级依据包括结节形态、边界、回声、钙化及血流信号等超声特征。

1、TI-RADS 1级

甲状腺组织正常,无结节,超声检查显示均匀腺体结构。此类无须特殊处理,建议每1-2年常规复查甲状腺超声,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缺碘或过量碘摄入。

2、TI-RADS 2级

典型良性结节,表现为囊性为主、边缘光滑、无微钙化。恶性概率低于2%,可每1-2年随访观察。若结节增长较快或出现压迫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3、TI-RADS 3级

可能良性结节,呈等回声或高回声,伴粗大钙化。恶性概率约5%,建议6-12个月复查超声。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4、TI-RADS 4级

可疑恶性结节,分4A、4B、4C亚型。4A级恶性概率5-10%,表现为低回声伴部分边缘模糊;4B级恶性概率10-50%,可见微钙化;4C级恶性概率50-85%,伴纵横比大于1。需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5、TI-RADS 5级

高度恶性结节,具有至少3项恶性特征,如显著低回声、微钙化、分叶状边缘等。恶性概率超过85%,应尽快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切除。

6、TI-RADS 6级

经活检证实的恶性结节,需根据病理类型制定治疗方案。乳头状癌可行腺叶切除,髓样癌或未分化癌需扩大手术范围,术后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

甲状腺结节患者应避免颈部受压,规律作息,控制情绪波动。饮食上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但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者需限制高碘饮食。术后患者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医嘱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若发现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声音嘶哑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应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甲状腺囊性结节必需要手术吗
甲状腺囊性结节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甲状腺的囊性结节的形成有多个因素,那么囊性结节从影像学上的检查,常常就是薄薄的囊壁,里边是一包的液体,小的时候手触不到,比较大的时候手也可以能触到,医生的检查也能够触到,大多数患者是没有任何感觉的,所以多数情况,仅仅进行定期的临床的医生的触诊和超声的检查就可以了。但是遇到以下的这些情况也要进行手术治疗:第一个,结节长得比较大,超过了4公分,而且患者又感觉到局部有压迫的感觉,这是比较大的结节要进行手术。第二个情况,结节原来看着只是一个壁,里边包的一包水,那么在检查的过程中,除了水以外在囊内出现了有一个实体的结构,就是说是甲状腺的囊实性结节,那么这时候要考虑有没有肿瘤的问题,也要考虑进行手术处理。
语音时长 01:27

2021-07-09

87262次收听

02:16
甲状腺有点钙化严重吗
甲状腺有点钙化往往是一个甲状腺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内部存在钙化,这种情况未必严重。引起甲状腺内钙化的原因很多,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包括甲状腺炎比如桥本甲状腺炎,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真正的后果严重可能就是甲状腺癌。有钙化未必就是癌,因为甲状腺肝微粒样钙化,只是甲状腺癌的一种临床超声改变,其他情况比如甲状腺结节,低密度结节、血流丰富或者血流异常有淋巴结转移,可能更提示甲状腺癌,特点可能要比钙化价值还要大一些。但即使是甲状腺癌,手术之预后往往都很好,并不严重。
02:07
甲状腺增生结节要紧吗
如果甲状腺结节通过手术或者甲状腺穿刺,甲状腺活检取出病理标本后做病理学检查,可能医生报了增生性结节。增生性结节一般增生后是良性的,如果是恶性一般不报增生,报恶性肿瘤、癌一般这样报。良性和恶性不好区别,或者良性可能性更大的时候,可能报增生性结节,这种情况应当不要紧。既然手术已经切了,这种情况可能不需要特殊处理,继续观察就可以。甲状腺增生结节不是癌,如果是甲状腺癌,一般病理科大夫不会报增生性结节,会直接报癌或者怀疑癌。
看甲状腺挂什么科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可挂内分泌科;如果需手术治疗要挂外科,医院科室分类不细时挂普外科,医院科室分类较细,设有甲乳外科时挂甲乳外科。
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
预防甲状腺结节有很多方式,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的方式来帮助,通过健康的作息很好的提高免疫力,还需要注意饮食,并且需要人们将机体的代谢水平就需要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注意一定要远离放射源和电离辐射。
如何对待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实质性单结节需要做核素扫描,热结节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冷结节尽量接触。甲状腺肿性多结节发病后要先诊断其性质,良性可随访观察,恶性需要及时做手术切除。摸不到的结节直径小于1.5厘米只需随访观察,直径大于1.5厘米要做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囊肿良性或恶性退行性结节可通过手术来切除。
甲状腺结节有何危害
如果甲状腺结节直径增大,压迫到气管和食管时,会影响呼吸和进食;这种疾病还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性欲低下、不孕不育,严重时会出现甲状腺危象,有致命风险。甲状腺结节也可能会发生恶变,出现甲状腺癌,对健康危害很大。
甲状腺结节需要就诊吗
如果患上了甲状腺结节,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尽管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也不排除一部分是恶性,而且即便是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也有可能会增大,甚至对周围器官造成影响。所以患病之后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尽早明确具体的病情。
甲状腺结节饮食注意哪些
一般患者认为甲状腺出现了结节,就都需要低碘饮食,实际不是这样的。像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来说本身是由于缺碘引起的,尤其是青少年那种甲状腺滤泡,更是由于缺碘引起的,我们建议适当的多吃含碘的食物,像海带、紫菜这样的食物。有些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发展以后,还可能出现甲减,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一些药物的治疗,可能是需要服用左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另外如果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了甲亢,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低碘的饮食。另外如果是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的结节,一般来说我们要求低碘饮食,甚至是无碘的饮食。
语音时长 01:04

2020-03-19

57077次收听

甲状腺结节怎么分级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分级,标准我们称为TI-RADS分级,是甲状腺的诊断里面越来越推崇的一种诊断分级,它是在超声上根据超声的图像特征来进行分类的。主要是用于判断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目前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主要分为5类。一类是指甲状腺没有明显的结节。二类是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的可能性为0。三类是可能良性,有恶性程度,但是可能性小。四类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有低到高分为三种,五类高度怀疑恶性。3类以内的结节一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一般不会恶变,是否需要手术,要根据结节的大小来进行决定,对于4类和5类的甲状腺结节,一般建议超声引导下结节穿刺,病理化验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性质。
语音时长 01:22

2020-03-16

57628次收听

甲状腺结节如何消除
甲状腺结节,是由于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增生引起的病变。轻度的没有明显压迫症状的甲状腺结节是不需要消除的,定期随诊监测就可以;但是如果甲状腺结节很大造成了气管,甚至胸腔等组织器官的压迫症状,以及这种结节为恶性的情况下,这些种类的甲状腺结节可能需要消除。甲状腺结节如何消除首选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一般在正规公立医院甲乳外科或普外科完成,术后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需要长期服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维持其在正常水平内。第2种方法是微波消融术,这是近几年新型的结节治疗方法,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是用于结节的缩小和消除,创伤一般较小,患者容易接受,但是不建议恶性结节的患者给予微波消融术。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6

56420次收听

02:39
甲状腺结节术后有后遗症吗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遗症有术后的呼吸困难和窒息,一方面是由于手术后出血引起,另一方面是由于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如果是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如果喉上神经损伤,可能会出现音调变低、吞咽困难。如果手术中甲状旁腺误切或者血运障碍,可能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表现。术后患者也可能出现吞咽的牵拉感或者咳嗽,主要是与术后瘢痕的收缩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切除的范围比较大,术后可能出现甲减甚至终身的甲减。
甲状腺结节如何分级
甲状腺结节一共是分为六级,分级级别越高,结节恶性程度就越大。一级代表甲状腺实质是正常的,没有结节,临床不需要干预。二级代表着以囊性或者实性为主,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可以出现粗大钙化的良性结节,恶性风险为零,只需要定期的观察超声就可以了。三级代表着以实性为主,等回声边界清楚的结节,恶性风险小于5%,一般一年左右随访一次。四级分为4A、4B和4C三种情况,恶性风险从5%到85%不等,一般建议穿刺活检或者手术,4C的分级它的恶性程度度要明显的高于4A的分级。五级甲状腺结节代表具有四种以上的恶性征象,无论是穿刺结果如何,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如果在甲状腺B超当中医生报告了结节五级的分类,基本上就意味着需要手术的治疗。六级代表着最后经过病理的证实,确实是甲状腺的恶性病变。甲状腺结节的分级是为了判断临床结节的性质提供参考,应该近几年在国际上,甲状腺的诊断越来越推崇诊断的分级,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很多的信息。
语音时长 01:57

2019-11-27

88102次收听

01:36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上长了个疙瘩,它是一个异常的阻滞,90%以上为良性,也有恶性的可能。可以借助甲状腺B超、甲状腺的细针穿刺,了解它的大小和性质,有时甚至要做甲状腺扫描或者甲状腺CT来进行区分,如果甲状腺结节超过1.5厘米,则需要积极处理,因为它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影响。
02:10
甲状腺结节保守治疗方法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保守治疗方法:一、中药辨证论治,必要时可加用甲状腺素片、甲状腺素;二、同位素治疗,对高功能腺瘤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节在1.5厘米内,中药辨证论治;超过1.5厘米,小于4厘米,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超过4厘米,不适合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