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主要有X线平片、CT扫描、磁共振成像、骨密度检测、神经功能评估等方式。

1、X线平片
X线平片是脊柱骨折的初步筛查手段,能够显示椎体形态改变和骨折线。正侧位片可观察椎体压缩程度,斜位片有助于发现椎弓根骨折。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X线可能显示椎体楔形变或双凹征。但X线对细微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分辨率有限。
2、CT扫描
CT扫描能清晰显示骨折细节和椎管受累情况,三维重建可立体呈现骨折移位方向。多排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骨块移位、椎管占位评估具有优势。CT还能发现X线难以显示的椎弓根骨折和关节突骨折,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3、磁共振成像
MRI对脊髓损伤和软组织病变敏感,T2加权像可显示骨髓水肿和韧带断裂。急性期MRI能鉴别新鲜与陈旧骨折,评估脊髓受压程度。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早期发现隐匿性骨折。MRI是评估神经损伤和制定康复计划的重要依据。
4、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预测病理性骨折风险。骨密度T值低于-2.5时需考虑骨质疏松性骨折。定量CT能更准确测量椎体骨小梁密度。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可辅助判断骨折愈合能力。
5、神经功能评估
ASIA分级系统可标准化记录运动感觉功能,肛门指检判断骶髓保留。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脊髓传导功能,肌电图评估神经根损伤。神经功能评估需动态随访,对判断预后和康复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确诊脊柱骨折后应严格卧床制动,使用硬板床避免脊柱扭曲。急性期可冰敷减轻肿胀,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晒太阳有助于钙吸收。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支具,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如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2:13
02:21
01:59
01:46
02:0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起脊柱骨折怎么引起的
- 2 脊柱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 3 什么是脊柱骨折
- 4 脊柱骨折怎么处理
- 5 脊柱骨折的病因有哪些
- 6 脊柱骨折厉害吗
- 7 脊柱骨折要注意哪些问题
- 8 脊柱骨折是不是必须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