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胳膊骨折如何护理
孩子胳膊骨折后可通过固定制动、疼痛管理、饮食调整、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骨折通常由外伤、骨骼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性应力损伤等因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是基础护理措施。固定期间需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减少肿胀,避免抓挠石膏内皮肤。若使用悬吊带,需确保肘关节屈曲90度,每2小时活动手指预防僵硬。家长需每日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观察指尖有无发紫或麻木等血液循环异常。
2、疼痛管理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止痛药。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3次缓解肿胀疼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风险。家长需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诱因,夜间可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不适。
3、饮食调整
骨折后需增加钙质与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食用鸡蛋、鱼肉等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进食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饮料影响钙代谢,控制盐分预防水肿。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逐步过渡到握力球练习等主动运动。初期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使用热敷缓解肌肉僵硬。家长应协助孩子每日完成3次屈伸腕关节训练,每次5分钟。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2周、4周需拍摄X线片监测骨痂形成情况。若发现石膏变形、异常疼痛或皮肤破损需立即就诊。恢复期每3个月评估骨骼生长状态,青春期儿童更需关注骨骨骺线闭合情况。
护理期间保持患肢干燥清洁,洗澡时用防水套保护石膏。选择宽松衣物便于穿脱,避免患肢受压。保证每日9小时睡眠促进修复,补充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骨汤。恢复期避免参加足球等对抗性运动,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锻炼。若出现发热、持续肿胀或异常骨擦感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1:42
01:47
01:36
01:44
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