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容易误诊的血管病

52448次浏览

容易误诊的血管病主要有主动脉夹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雷诺综合征和结节性多动脉炎。这些疾病因症状不典型或与其他疾病相似,常被误诊为心绞痛、关节炎皮肤病等。

1、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容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胸痛,呈撕裂样,可放射至背部。部分患者伴有血压异常升高或降低,严重时可出现休克。主动脉夹层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紧急手术修复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被误诊为普通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远端溃疡。该病可能与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疼痛、皮肤温度降低等症状。治疗包括戒烟、抗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扩张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等。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容易被误诊为肌肉拉伤或蜂窝织炎。典型症状为单侧下肢肿胀、疼痛和皮肤温度升高。该病可能与长期卧床、手术创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肿胀、压痛等症状。治疗需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

4、雷诺综合征

雷诺综合征常被误诊为冻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指或足趾遇冷后出现苍白、青紫和潮红的三相变色。该病可能与结缔组织病、血管神经调节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末端变色、麻木等症状。治疗包括保暖、血管扩张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5、结节性多动脉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容易被误诊为皮肤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包括皮肤结节、周围神经炎和肾脏损害。该病可能与免疫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

血管疾病症状复杂多样,建议出现不明原因胸痛、肢体疼痛或肿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吸烟和久坐不动。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病变。若确诊血管疾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相关推荐

后脑勺疼怎么办
后脑勺疼时患者可以服用维生素B族类药物,也可以搭配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必要时可局部进行注射封闭治疗。同时也可以尝试采用热敷和超短波等物理疗法,还可以服用中药,并适当针灸穴位。另外,日常中需避免过度劳累。
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短暂性意识丧失等。脑血管供血不足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颈椎病、心脏疾病、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或慢性脑灌注不足。建议及时...
不知不觉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不知不觉流口水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新生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儿童经常流口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因为新生儿时期,儿童的吞咽功能发育比较晚,没有发育成熟,唾液腺的分泌比较旺盛,也就是说分泌的唾液不能及时地吞咽,进入消化道会出现外溢、流口水的现象。所以对于新生儿的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会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逐渐得到改善。第二,成年人如果出现不知不觉流口水,首先要警惕某些脑血管病变的可能。脑心血管病变也会影响到吞咽功能,会出现口水外溢的情况,要建议患者到医院做脑血管的检查。如果存在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的情况,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排查。第三,胃肠疾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也可能导致流口水,有些患者在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的时候也会出现不知不觉流口水的情况。第四,不知不觉流口水可能也跟口腔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口水分泌过多主要是因为唾液腺功能过强引起的,在口腔炎症、咽喉炎症或者其他炎症刺激的状态下,唾液腺的分泌会增加,可能会造成口水外溢的情况。有些患者如果唇基比较松弛,出现了口、唇、舌张力功能降低的情况,也可能导致无意识的流口水。第五,不知不觉流口水还可能是智力低下,有些患者会伴随一些特殊的面容,眶距增宽。如果夜间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流口水,可能是因为晚上吃的食物引起了消化不良,或者白天精神过于紧张劳累,夜间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引起的生理性的流口水。
语音时长 02:24

2021-11-05

59188次收听

脊髓炎需要多久能康复
脊髓炎需要多久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轻中度脊髓炎的患者如果没有合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3~6个月内基本能够恢复生活自理。如果脊髓炎的患者累及的脊髓节段较长且损伤完全的患者,并且在发病6个月后仍然为软瘫的患者,那么其愈后相对来说较差,甚至有可能会威胁生命,例如上升性脊髓炎的患者,部分患者在短期内有可能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因此,脊髓炎的患者恢复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1

90336次收听

人中麻木是什么原因
常见的引起人中麻木的疾病有脑血管疾病以及三叉神经痛等。其中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当血管出现动脉硬化伴狭窄时,可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甚至脑梗等情况,引起脑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继而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脸部麻木等。部分患者表现为人中部位的麻木,需要积极治疗,选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他汀类稳定斑块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疼痛伴麻木,人中部位也会出现麻木情况,此时可选择止痛、营养神经的药物改善症状,同时联合针灸等理疗手段等,有助于机体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100820次收听

身体不协调怎么改善
出现身体不协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心理性因素以及小脑疾病等。若是小脑疾病,会引起小脑的共济失调,引发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针对小脑疾病的治疗,同时进行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不协调的情况。若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不协调,应去除心理障碍,积极参与运动训练。通过合适的运动方案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改善身体不协调情况;可先进行轻微的活动,以及训练;之后可逐渐增加强度,如跑步等。也可进行瑜伽等锻炼身体柔韧度的方式来改善不协调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77247次收听

基底动脉闭塞适合介入手术吗
介入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基底动脉闭塞病情较轻时,可以应用药物保守治疗;如果病情特别严重,闭塞面积达50%以上或全部闭塞时,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先溶栓治疗,再把支架送到动脉狭窄处撑开动脉,可以让血液循环恢复畅通。
基底动脉闭塞脑干梗死怎么办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发生脑干梗死,首先需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在超早期,而且适合溶栓,可以进行溶栓治疗。若是过了溶栓的窗口期,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意识障碍需要进行醒脑治疗,颅压升高还要进行降颅压治疗。病情稳定之后要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02:04
哪些人容易得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相对还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容易得脑血管病。因为脑血管病分很多种,有一些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的,在小孩或者年轻人都可以出现。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说血管慢慢退化引起的,相对来讲是年龄大一些的容易出现。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出现的脑血管病是不一样的。
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有头晕、眩晕、肢体的无力、发麻等。后循环缺血只有两种,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要么就是脑出血,也就是说脑血栓形成。一般理解的脑供血不足实际上是脑供氧不足。有TIA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有一种就是脑血栓形成。因为供应前大脑前半部分,后循环缺血,后循环指的是供应脑干和大脑后半部分,前循环缺血的TIA,可以造成反复肢体的无力、发麻,甚至有些面部的无力、发麻等这些可以的。后循环缺血有脑干的供血的不足的。再一个就是可以引起头晕,因为整个的管理眩晕的中枢的这一部分,都是后循环供血的,所以可以引起头晕、眩晕,这种所谓的就是说脑缺血的症状,一个是后循环的部分,一个是前循环的部分,所说的脑供血不足,实际上往往是供氧不足,往往是因为睡眠差、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供氧不足。
语音时长 02:02

2020-03-17

54464次收听

突然大舌头怎么回事
大舌头生活中很容易出现,但是突然大舌头就应该引起重视,这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突然遭受到感染所导致,基本上不容易矫治,另外有可能是脑血管出现问题,需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也或许是因为关节炎症所引起。
03:13
脑血管意外怎么办
脑血管意外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进行头颅CT的检查,发病6个小时以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已经超过6小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相关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需要积极进行脑保护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在稳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医学上脑血管意外包括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时,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有意识障碍,如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出血量较大,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约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血肿清除术或钻孔、血液引流术等,必要时进行去骨瓣减压,防止脑疝形成引发的死亡。
02:48
脑血管病饮食注意什么
脑血管病患者要做到金字塔的饮食要求。最底下要用6两到8两的主食,最好是一些比较粗糙的食物,全麦、粗纤维等,包括土豆、红薯,接着要吃一些优质蛋白,但是要少吃油腻的,少吃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品等。也要适当的吃豆类、坚果,要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正常人一般要求基本上一斤的蔬菜,一斤的水果,脑血管病人除了有禁忌的,也要吃相当的量。最后要少油少盐,正常人一天只要6克盐,脑血管病人要再少一点。
02:51
脑血管颈动脉狭窄吃什么药
脑血管颈动脉狭窄用药,要按照情况分别对待,血压高、血脂高或者是糖尿病,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他汀类药物一定使用。若狭窄程度严重,还需吃阿司匹林。脑血管颈动脉指的是脑血管、颈内动脉或者是颅内动脉。脑血管颈动脉狭窄用药原则上要看原发病,一般来说有脑血管狭窄,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有家族史,要根据各种原因针对性治疗。一旦出现颈动脉狭窄、脑血管的狭窄,他汀类药物是一定要用的,它不仅仅是一个降脂药,还能消除血管内炎症。如果狭窄的程度比较严重,比如70%以上有了症状,可能还要做介入治疗,还得吃阿司匹林,所以原则上阿司匹林和他汀一块来用。
01:09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引起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脑血栓、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溢血,是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毫无防备跌倒;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还有头痛、头晕、智力整体水平低于正常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