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60244次浏览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1.诊断:病史询问中应注意可疑化学和物理因素接触史。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不良,再障的诊断不难确立,但应排除其他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体征中如有淋巴结或脾大,再障的诊断应慎重。

诊断标准: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②一般无脾大。③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需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④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等。⑤一般抗贫血药物无效。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和(或)出血。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0.5 ×109/L和血小板<20 x 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如SAA-I的中性粒细胞<0.2×109/L,则为极重型再障(VSAA)。 ②NSAA,又称CAA,指达不到SAA - I 型诊断标准的AA。如NSAA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达SAA-1型诊断标准时称SAA -Ⅱ。

相关推荐

03:01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是什么原因
平均血小板体积是指血小板体积的平均值,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大小与血小板计数的多少,成非线性负相关,这两项指标的变化,常常是同时发生的。单一出现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异常,尤其是轻度的异常,一般不具备临床意义。要判断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大还是小,除了根据检查报告来判断以外,其临床意义必须要结合血小板计数,它的多和少来进行判断。
慢性再障患者的症状有什么
慢性再障相比较是多见的;大多数患者病情比较轻,慢性再障患者的主要症状贫血属于慢性的发病过程,感染属于较轻微的症状,出血主要以皮肤出血为主。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目前,这种血液系统疾病在我国的发病趋势有上升的。并且这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一般好发于中年人,男性的发病率偏高一点点。但是,不管是谁,都要重视疾病的。因为所有的疾病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理
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培养提示:多能干细胞减少或功能障碍、骨髓造血微环境缺陷、细胞或体液免疫对造血细胞抑制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是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现有着很多不同的原因,一旦在出现之后也会有着一些症状,在出现这类症状时就应该引起重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也会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是因为白细胞减少,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又或者会出现四肢明显冰凉现象。
小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怎么治
小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轻的无需治疗,重的需要针对小儿的具体病症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输血治疗等。小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小儿体内的珠蛋白缺失了或者是珠蛋白基因突变了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是常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溶血性贫血,轻度贫血无明显的表现,所以不用治疗,重度贫血的小儿出生几天后就可见贫血、黄疸、发育不良等症状,有的小儿会有头大,眼距增宽,马鞍鼻,前额突出,两颊突出,甚至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头痛呕吐,胸闷,呼吸急促的症状。治疗上应首先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预防感染或者对症给予输血输入铁螯合剂治疗,还可以口服维生素E抗氧化治疗,脾切除手术等治疗方式,但是都不能彻底根治,可以通过婚前的检查和胎儿产前的基因检查来避免下一代生病更重要。
语音时长 01:53

2020-01-09

57770次收听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表现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有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常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很多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动,面色苍白,有的孩子甚至爱哭;身上有明显出血点,有的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同时骨髓增生低下,血象检查中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异常。由于粒细胞减少,出现了感染引起发热,继而出现了贫血和出血,这就是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因素。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皮肤黏膜的保护,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2、预防感染,避免卫生出血。3、注意避免接触可引起骨髓抑制的化学药物以及物理射线。4、坚持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定期医院随诊复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1-09

62964次收听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怀孕吗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不能怀孕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治疗主要是服用雄性激素或者是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若剂量相对比较高,可能会对怀孕或对胎儿有影响。如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在80克以上,甚至是11克已经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也维持在5万以上,那么病人有生育的要求,慢慢的减药,甚至停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怀孕。
语音时长 01:16

2019-06-20

60470次收听

01:5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有三大症状:出血、感染和贫血。根据病症的轻重程度也可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重型再障的患者常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口腔血泡和鼻腔出血,出血程度重甚至出现内脏出血。重型再障导致贫血往往是重度贫血,患者常表现心悸气短,甚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心衰情况。并且重型再障患者的感染现象也较为严重,常出现高热,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粘膜感染,甚至菌血症。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三大症状都会相对较轻。
01:48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可以通过移植、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分为对重型障碍性贫血和非重型障碍性贫血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年龄低于35周岁且有资金条件的病人,临床上会建议病人进行移植治疗方案。若病人无资金条件,则建议其选择免疫抑制的方案,药物选择ALG或ATG来治疗,其序贯治疗主要是以环孢素为主,同时辅之雄性激素刺激骨髓造血。而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临床上治疗主要是利用雄性激素刺激骨髓造血,同时合并环孢素来调节免疫,并同时加上中药,病人的疗效将会更好。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
身体血液不充足就会引发贫血,只要好好调理就能很快恢复,如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那么随着疾病不断发展,致死率也就变得越来越高,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很容易出现气短,头晕,身体没有力气,感染以及出血症状,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
02: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注意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它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血细胞减少说明我们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下降,第一要注意避免感染,避免去人多或是环境不好的地方。第二要避免磕碰,避免剧烈活动。第三吃些好消化的食物。第四要定期随访。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区别很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乏造血原料,营养问题或失血问题等等造成造血原料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同时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单纯的红细胞减少。
语音时长 01:23

2018-06-13

59425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饮食禁忌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能影响寿命要根据疾病的程度,分型和治疗的程度。首先判断自己属于急性再障还是慢性再障,一定听从医生安排治疗,不可自己随意停药。尤其慢性再障是长期治疗过程,须按照医生要求治疗,才能取得效果。
语音时长 01:17

2018-06-13

63933次收听

02:2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会出现贫血,贫血严重后会造成机体氧气供给不足,出现头疼头晕,心功能衰竭或肾脏功能减退等。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病人容易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甚至败血症。严重也会内脏出血,这是致命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