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2852935次浏览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可以通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诊断:

1、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夜间或凌晨加重,多与接触变应原(如花粉)、物理(如冷空气)、化学(如油漆)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部分患者自己能说出明确的诱发哮喘的因素,也有一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诱发因素。

2、哮喘发作时呈过度充气状态,患者可明显感觉胸部饱胀,听诊双肺有广泛的、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严重者不用听诊器就能听到类似小鸡叫的声音,患者因为呼气困难常不自觉的撅起嘴,我们称之为鱼口样呼吸,可同时伴有心率加快、胸腹反常运动、口唇发绀等表现。

3、以上症状和体征需除外其他疾病因素,并且可经治疗缓解消失或自行缓解消失。

4、对于无明显喘息、哮鸣音、仅表现为顽固咳嗽的不典型哮喘患者,需借助实验室检查,符合以下三项中的一项即可诊断为哮喘:①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BDT,用以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阳性;③昼夜呼气峰值流速(PEF,用以测定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变异率≥20%。

相关推荐

老人哮喘咳嗽挂什么科室
老年人出现哮喘引起咳嗽的,病情发生时,需要去当地医院的呼吸内科进行挂号诊治,当然也可以去老年病科进行挂号诊治。由于哮喘引起的咳嗽,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可以去呼吸内科治疗,但是由于患者是老年人,在某些医院成立专业的老年人诊室,所以也可以选择去老年科治疗。哮喘引起的咳嗽,主要是由于患者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的病情发作,需要及时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以及孟鲁司特钠等药物进行病情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尽快的改善。
语音时长 01:03

2020-12-23

94317次收听

哮喘会传染吗
单纯的哮喘不会传染的,哮喘是由于过敏因素,感染因素,心脏原因,肿瘤等导致呼吸道的痉挛以及狭窄,会引起呼吸道通气量的下降,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传染的。当然一些病毒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哮喘,也有可能传染的。所以针对哮喘的患者是否会传染,应该进一步的检查确定导致哮喘的原因,特别是注意传染性疾病的存在,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传染性疾病特异性的检查等,来确定患者是不是具备传染性。但是大多数的哮喘的患者不会传染,所以应该先确定患者导致的原因,再来分析这种病因是否具有传染性。
语音时长 01:10

2020-12-23

91285次收听

心源性哮喘的危害
从相关资料得知,心源性哮喘大多是由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狭窄等所导致的左心衰竭引起,多见于老年人,这种病症发作多为气急、胸闷、呼吸急促而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而关于心源性哮喘的危害,大家看下文介绍。
小儿哮喘可以断根吗
儿童得了哮喘该怎么办,能断根吗,家长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些医院依旧沿用不合理的治疗方法,也导致儿童哮喘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家长要知道哮喘的一些知识,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哮喘的恢复与
小儿哮喘怎么预防
小儿哮喘怎么预防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患者及其家人,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针对上述大家关注的问题,我给大家详细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够帮助到患者朋友们。
老年人哮喘的危害大吗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特点为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据估计全球有很大一部分哮喘患者,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那么,老年人哮喘的危害大吗?我们共同看下面的文章吧。
02:15
咳嗽变异性哮喘会传染吗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否会传染,答案是否定的。因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两方面病因,一种内因,一种外因。内因源自本身的过敏体质,可能患者容易起皮疹,小时候得过湿疹,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是先天带来的过敏体质;外因,可能来源于过敏原接触,如花粉或动物皮毛接触,还有其他粉尘过敏,甚至可能呼吸道感染也会诱发哮喘。过敏体质没有遗传倾向,而外界环境因素也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有一定传染性。但只能传播感染状态,不会诱发哮喘。如患者有过敏体质,可能由于感染会诱发哮喘,但咳嗽变异性哮喘不是通过传染获得。
哮喘遗传吗
众所周知,支气管哮喘有非常明确的家族性,表明哮喘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但它属于“多基因病”,环境因素也起重要的作用,因此遗传只决定患者的过敏体质,即是否容易对各种环境因素产生变态反应,是否属于哮喘的易感人群。引起哮喘发病还必须有环境因素,如过敏原和激发因素。遗传因素对哮喘发病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球蛋白E的水平及免疫反应基因,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导致气道受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呈高反应性。既然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是不是出生后很快就发作哮喘呢?不一定,其规律目前还不很清楚。下一代可以在出生后的婴幼儿期即发病,也可以到了成年后才发病,也可以在第三代才出现哮喘患者,即所谓隔代遗传。我们曾见到一位哮喘患者,其女儿只有过敏性鼻炎症状,毫无哮喘症状,但气道激发和扩张试验显示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大约经过半年以后,因感冒,哮喘即开始发作,肺底可闻哮鸣音。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2

58654次收听

过敏性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首先应脱离过敏源,部分患者能够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因素,应立即使患者脱离变应原的接触。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茶碱,抗胆碱能药物等。激素是最有效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静脉应用等,吸入为首选途径。β2受体激动药是通过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的作用,舒张气道平滑肌。白三烯调节剂是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释放出的半胱氨酸白三烯的致喘和致炎作用。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舒张支气管。起效较慢,但长期使用不产生耐药。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0

64057次收听

01:58
哮喘急性发作怎么办
哮喘急性发作,要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缓解气道阻塞。哮喘急性发作是因为气道出现一些广泛而多变的阻塞,是可逆的,是它的一个特征,所以要使用药物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防治缺氧低氧引起的并发症。快速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短时间内可以重复3次甚至更多,配合氧疗,一般选用40%的浓度氧,要加湿加温,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
中医治疗哮喘效果好不好
哮喘的中医治疗效果不错。哮喘分两期,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的调养期,尤其在慢性调养期,中医的治疗是非常有特色的,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很多人认为不喘之后就不需要治疗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病人不喘的时候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哮喘的再度发作,也可以减轻哮喘再发作时候的严重程度。中医有一个原则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所以中医治疗哮喘是分急慢两种情况,治疗效果都是可以的。
语音时长 01:19

2019-01-11

58626次收听

01:59
中医怎么认识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是哮症和喘症合称,哮症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喘症,喘即气喘、喘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张口抬肩等情况哮症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喘息不止、不能平卧为特征。病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情况,喉咙里发出来特殊声音,如水鸡声,即喉咙里面有“呜呜”声。喘症,喘即气喘、喘息,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病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时,出现张口抬肩情况。中医对哮喘治疗,效果非常好。若患者遵从医嘱规律应用药物,多数患者能得到很好控制。
哮喘气雾剂哪种效果好
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有哮喘的人往往会特别的苦恼,因为哮喘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发作,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敏原刺激等。当哮喘发作时,严重者会导致窒息,所以患有哮喘疾病的人往往会随身携带一些治疗哮喘的气雾剂,例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无所谓哪一种更好,适合自己体质的气雾剂就是最好的。
02:42
哮喘不能吃什么
对于患有哮喘的病人来说,患者要注意避免进食一些容易引起喘息发作的食物,也就是说,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有很多的哮喘病人,会对坚果过敏,或者是会对鱼、虾、蟹过敏,甚至有些患者会对一些特定的水果过敏。但是,过敏的情况,具有个体化的特点,是由于哮喘病人对于食物不耐受。患有哮喘的病人,可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食物的过敏原,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如果食用某种食物以后,会出现长皮疹以及腹泻的症状,肯定是患者对于这种食物过敏。如果哮喘患者检查过敏原,当发生食物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和实际生活体验中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以实际生活的体验为准。所以,对于哮喘病人的食物禁忌,一般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禁止食用会导致过敏的食物。
03:55
哮喘患者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通常情况下,引起哮喘患者发作的原因,就是接触了过敏原。所以,如果是明确的知道哮喘患者的过敏源,就可以有意识的去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比如在春秋季,容易出现花粉过敏的季节,如果知道哮喘患者,是春秋季的花粉过敏,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物理隔离措施。一般来说,哮喘患者在外出的时候,可以带上N95高效防花粉的口罩;当患者在家,或者是在办公室的时候,可以采取空气净化装置,使室内的过敏原,降低到最少。如果不明确哮喘患者的过敏特点,或者是有些过敏原,不能完全去除,只能尽可能的减少接触。有一部分患者的哮喘发作和感染有关系。对于这种情况,哮喘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或者采取流感疫苗注射的方法,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