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跟腱炎比较好
预防跟腱炎可通过控制运动强度、充分热身拉伸、选择合适鞋具、加强小腿肌肉锻炼、避免突然增加负荷等方式实现。跟腱炎通常由过度使用、运动方式不当、肌肉失衡等因素引起。
1、控制运动强度
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尤其是跑步、跳跃等对跟腱冲击较大的活动。建议采用间歇训练,运动时长从短到长逐步增加,单次运动后休息时间应充足。每周运动增量不超过百分之十,可降低跟腱反复牵拉导致的慢性损伤风险。
2、充分热身拉伸
运动前进行10分钟动态热身如踝关节绕环、提踵练习,运动后做静态拉伸如弓步压腿、台阶悬踵。重点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每次拉伸保持30秒,重复进行能增强跟腱延展性。寒冷天气需延长热身时间,避免跟腱僵硬状态下受力。
3、选择合适鞋具
穿着足弓支撑良好、后跟缓震性能强的运动鞋,鞋跟高度差不超过10毫米。扁平足者需使用矫形鞋垫,硬地运动时选择带有气垫或凝胶减震层的鞋子。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鞋具,避免因鞋底弹性下降导致跟腱代偿性过度紧张。
4、加强肌肉锻炼
通过提踵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增强小腿三头肌力量,每周3次,每次3组。推荐离心训练如缓慢下落提踵,能显著提升肌腱抗拉强度。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可辅助维持肌肉耐力而不增加跟腱负担。
5、避免负荷突变
长期不运动后重启训练应从低强度开始,避免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跑量或登山距离。更换运动场地时需适应期,如从跑步机转向户外水泥地应减少初期训练量。体重骤增者需先控制体重再逐步恢复运动,防止跟腱承受超额负荷。
日常注意观察跟腱区域是否有僵硬、压痛等早期症状,出现不适时立即减少活动量并使用冰敷。中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更需重视预防,可定期进行足踝柔韧性评估。建议运动前后使用泡沫轴放松小腿肌肉,睡眠时避免踝关节跖屈姿势。若保守措施无效或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跟腱部分撕裂等严重情况。
相关推荐
01:37
03:09
03:18
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