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绞痛多久可以治愈

57938次浏览

心绞痛危害了很多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本身抵抗力就差,再加上疾病的威胁,让患者会承受很大的折磨。所以,患者要积极的治疗,这样才能更快的治愈,那么,心绞痛的常见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心绞痛的治愈率高吗?心绞痛多久可以治愈?

1、药物治疗,在患上心绞痛的初期,患者通过服用一些药物是能够起到控制病情及缓解症状的作用的。并且在患病初期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还能够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所以,药物治疗方法为主要的治疗措施。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也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缓解病情,改善生活的质量,所以也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但是介入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心绞痛患者,患者朋友们需要在进行治疗之前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的方法。

3、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会选择这种治疗方式。外科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病情,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心绞痛患者日常生活要劳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休息,平时患者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

注意饮食调理。心绞痛患者应注意截止饮食,不要天天都吃肉,应少吃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尽量控制糖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多吃鱼,可喝牛奶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对心脏疾病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进行力所能及的、适量的运动。

相关推荐

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的症状主要有胸痛、胸闷、气短、放射痛、出汗等。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心绞痛的原因是什么
心绞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贫血、主动脉瓣狭窄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精氨酸的作用
精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管张力等作用。精氨酸的作用主要有参与蛋白质合成、促进一氧化氮生成、改善心血管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心口窝疼是怎么回事
心口窝疼可能由胃食管反流、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焦虑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1、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能引发胸骨后灼痛,常伴随反酸、嗳气。发病与饮食过饱、卧位不当有关。可遵医...
02:31
心绞痛有什么症状表现
心绞痛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常呈压迫、紧缩或烧灼感,疼痛还可放射至肩背、上肢等部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壁斑块形成,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有通心络胶囊,该药物能疏通血管,解除血管痉挛,还可以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稳定已形成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改善心肌缺血,能有效缓解胸痛、胸闷、气短等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此外,心绞痛患者可联合使用阿司匹林片,可以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还可以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同时,患者也可以联用通心络胶囊和他汀类调脂药,以增强调脂抗炎效果,疏通保护血管。这些药物共同作用,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日常预防心绞痛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同时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行、慢跑等,有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02:43
心绞痛是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心绞痛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口压榨感、紧缩感、胸闷、胸痛,是心肌缺血的一种表现。临床上常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如中成药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其作用与硝酸异山梨酯、非洛地平等常用药物相仿或更佳。如果经服用药物后,心绞痛发作依然很频繁或程度继续加重,建议及时就诊,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冠脉支架或进行搭桥手术。
01:55
心脏偶尔疼一下怎么回事
心脏偶尔疼一下可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考虑是否有肋间神经痛,患者会出现心脏偶尔疼一下,类似于针刺感觉,一般一秒钟或几秒钟瞬间消失,疼痛时间很短,多数与体位有关,不需要治疗。其次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会出现心脏疼,伴有胸闷、气短、头晕等,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也不需要治疗。然后是患有冠心病,心脏会有疼痛感觉,考虑是否有心绞痛发作,常常伴有心前区疼痛,同时伴胸闷、气短、后背疼痛,放射到左侧的肩膀,胳膊甚至无名指,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电图上会有相应心肌缺血表现。
夜间心绞痛发作原因
夜间心绞痛发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需要考虑是伴发慢性病导致的心绞痛发作,比如高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以及高血脂患者,需要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情况,予以合适药物以及合适的剂量控制好慢性疾病,可以减少夜间心绞痛发病几率;其次,需要考虑是心脏血管管腔狭窄进一步加重导致的,需要及时心内科就诊,进一步完善心脏血管造影检查,了解血管具体病变的情况。治疗上需要予以活血化瘀、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必要时需要予以血运重建等治疗;最后,还需要考虑是情绪过于激动、熬夜时间长等引起的,予以积极纠正生活习惯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
语音时长 01:31

2020-12-10

83544次收听

静息型心绞痛什么症状
静息型心绞痛的症状指的是在平静状态下出现心脏绞痛的症状,一般发作的时间比较长,疼痛的性质较严重,可以有胸闷、压迫感等,常常在休息时或者使用硝酸甘油无效,此时需要及时予以救治。可以完善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提示ST段异常改变,可出现ST段压低或者是升高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继续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全天以及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率变化情况。还需要继续行心脏彩超以及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检查,判断疾病的预后情况。对于静息型的心绞痛需要予以卧床休息,予以心电监护,预以调脂稳定斑块,予以抗凝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0-12-10

74909次收听

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哪些症状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绞痛中相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一个类型,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之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胸痛,表现为心绞痛症状和平时相比,发作诱因更轻微,发作频率更频繁,发作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一般会在15-20分钟左右,有一些不稳定型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疼痛缓解不明显。
语音时长 00:45

2020-03-31

56618次收听

02:57
心绞痛的治疗
心绞痛发作时可通过静脉输液,药物,或者适当运动,补充维生素等方式进行缓解治疗。心绞痛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时治疗措施:休息、镇静、给氧、含服硝酸甘油,如不能缓解,可使用静脉输液。缓解性治疗,要根据病人血管病变程度,如不需使用介入治疗则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等。中成药物包括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等,都会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抗酸药,如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抗氧化剂类,如补充维生素。另外适当地运动,可促进循环,对心绞痛也有好处。心绞痛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意见,越早介入越有好处。
心绞痛做心脏造影有什么副作用
心绞痛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而患有心绞痛之后很多人都会选择做心脏造影,心脏造影一般是没有其它副作用的,但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冠状动脉开口处可能出现冠状动脉夹层、心包填塞、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但总的来说,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的。
心绞痛是什么症状
心绞痛症状常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或推御寒冷时候发作,可出现压迫、烦闷、紧缩样胸痛,可伴有胸骨后或心前区烧灼感、出汗、恶心甚至呕吐、心慌、呼吸困难等或心律失常以及晕厥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很少超过15分钟,经过休息或者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以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大多没有明显诱因,即使在休息时候也可以发生感染、甲亢、贫血可能会诱发不稳定性心绞痛,其症状跟稳定心绞痛很相似,这是症状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会更长,但是一般不超过30分钟,变异性心绞痛是一种特殊类型不稳定心绞痛,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作,吸烟、喝酒等因素可能是其诱发因素。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临床综合症,可分为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18

57231次收听

心绞痛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心绞痛的症状包括疼痛、出汗、恶心、呕吐等。一、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后、偏咽喉部疼痛。可以放射到下颌、牙齿、上腹部,也可以放射到左侧手臂、手掌、手指,部分人可以放射到右侧、后背;二、心绞痛引起疼痛时间多数在2分钟以上,在30分钟以下,大多数在十几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数小时,或者几秒钟、不到一分钟的疼痛,不是心绞痛;三、心绞痛引起的疼痛一般是钝痛,病人有濒死感,但是很少是刀割样,或者针刺样的疼痛,这些疼痛很少是心绞痛;四、心绞痛多伴随有出汗,甚至恶心、呕吐;五、心绞痛存在原因,比如情绪激动、运动,或者冷空气的刺激,多数在运动过程中,因为心脏耗氧量大,从而引起了心绞痛。也有极少部分的心绞痛,是夜间卧位的心绞痛;六、心绞痛的缓解方式,多半用硝酸甘油,或者救心丸可以缓解,动作停止、休息下来可以缓解。
语音时长 01:55

2019-10-10

52030次收听

02:16
心绞痛吃什么药
心绞痛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酯类等。心绞痛用药,一般指患者发作期用药,主要是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在舌下含服。中药中的速效救心丸,也可用于发作期。心绞痛一旦诊断在非发作期,患者要坚持用药。药物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一、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二、他汀类药物,包括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三、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劳力性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四、硝酸酯类,可扩张冠状动脉。如临床常用的单硝酸类、短效硝酸酯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