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干枯是怎么回事
毛发干枯可能由营养不良、频繁烫染、气候干燥、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减少化学处理、加强保湿、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或必需脂肪酸会导致毛发干枯易断。蛋白质是毛发主要成分,缺乏时毛小皮受损。维生素A参与皮脂分泌调节,不足时头皮干燥。建议每日摄入鸡蛋、瘦肉、深海鱼等优质蛋白,搭配胡萝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严重缺乏者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软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补充剂。
2、频繁烫染
染发剂中的过氧化氢和烫发药水的巯基乙酸会破坏毛发角蛋白二硫键,导致毛鳞片脱落。表现为毛发粗糙无光泽,易打结分叉。建议间隔3个月以上进行化学处理,使用含角蛋白的护发素修复。已受损毛发可每周使用1次含水解小麦蛋白的发膜,避免高温吹风。
3、气候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于40%时,毛发易失水变脆。寒冷刺激使头皮血管收缩,皮脂分泌减少。建议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外出戴帽子防护。洗发后及时涂抹含透明质酸的护发精油,选择pH5.5左右的弱酸性洗发水如施巴洗发露。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减缓毛囊代谢周期,使毛发干燥稀疏。常伴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后遵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期间每月监测TSH值,配合食用海带、牡蛎等富碘食物。
5、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毛囊供氧减少,毛发呈典型的枯黄状态。多见于月经量多或消化出血患者。建议查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确诊后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日常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摄入。
日常应避免每日洗发,水温控制在38℃以下。梳头时选用宽齿木梳,从发梢逐步向上梳理。每周可进行1次椰子油热敷护理,将椰子油加热至微温涂抹发梢,包裹热毛巾15分钟后洗净。长期干枯伴脱发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必要时进行毛发镜检和激素水平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