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痰湿型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呢

发布时间:2018-05-2156317次浏览

痰湿型体制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到具体的发病原因才行,这样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才能尽快的恢复健康,那么痰湿型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呢?

常见原因

1、为减肥过度节食

出于各种原因,许多女性对自己身材的要求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女性月经与体重和体内脂肪含量关系极大,特别是已经出现经期问题的女性应停止减肥,加强营养,恢复健康。

2、作息无度内分泌失调

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如果再碰到每个月都不舒服的那几天,估计许多女性都会抓狂,如果此时还不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放松心情,就很可能造成月经过少。

3、常生闷气心理抑郁

女性朋友受到了委屈千万别憋着,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憋闷很容易造成肝郁气滞,从而使经量减少。此外,过度的精神刺激、紧张和心理创伤也会造成月经过少。

4、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后卵巢一般可在22天内恢复排卵功能,1个月左右月经来潮。但有少数女性在人工流产后出现经期延长、周期长短不一、闭经等,一般在2—3个月后恢复正常。

5、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的功能直接影响着女性的月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现代医学大多认为与卵泡发育不良或无排卵有关,因此,促排卵、强健卵巢功能是治疗月经过少的主要环节。

6、胸部的病变

许多女性会出现经前乳房胀痛但月经量少的情况,对此可千万别轻视,因为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可能是肝郁气滞型,需要疏肝理气,打通血脉,从而达到整体调经的作用。

由于痰湿型月经量少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在生活中出现了月经量少后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这样才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但是一定要注意掌握治疗的具体方法才行。

相关推荐

痰湿咳嗽的症状与治理方式是什么
痰湿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痰液黏稠、胸闷气促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中药调理、西药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痰湿咳嗽通常由外感湿邪、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肺失宣降、痰浊内阻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痰湿咳嗽患者应...
痰湿体质怎么调理
痰湿体质要从自身产生原因通过中医进行调治,还需要饮食注意,吃清淡一些,多喝茶。痰湿体质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型,因为是气虚,不能化水湿,水湿聚而成湿,湿再聚而成痰,因此痰里面有两个火聚而成痰,而清痰的要化火。从痰湿之本来说,要补气行气,把气运转起来,因此要用补气的药物或者食物,像温胆汤、温胆片、黄芪、五指毛桃,以及行气的陈皮,阳春的春砂仁等。饮食方面,一般吃肉是肥甘厚腻,容易生痰,所以在食物里面,需要注意非常肥厚腻的东西少吃点。可以多饮用行气的东西,比如陈皮,还有根据陈皮来做的陈皮普洱茶,茶里面还有行气功能,所以提倡喝茶,行气化湿。但如果体质寒的人,建议喝红茶或者普洱的熟茶,如果体质很热,喝点绿的生的就凉一点也没问题。
语音时长 01:51

2020-04-22

61153次收听

什么是痰湿
中医讲痰湿是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出现的一个问题,因为湿气产生,气虚而不能化湿,就水聚成湿。湿再有阻碍,经过体内火的提炼,就变成痰,就湿聚生痰。这痰湿往往合在一块,人体内也有一种代谢产物的堆积,一些累积产生痰湿。看痰字下面的两个火,体内有一些瘀结,有一种火,有代谢毒副作用的产物,堆积就形成痰,聚而成痰。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身体内有气虚和阳虚,所以有句话叫流水不腐,这个水流动它就不会腐烂。痰湿就是气血流动已经有所阻碍,就停聚在某个点上产生,也是身体的病理产物出现的一种反应,现在很多疾病像高血糖症、高尿酸症、高血脂症都是这一类,多数都会看到有痰湿背后的影子。
语音时长 01:15

2020-04-22

50098次收听

01:59
痰湿是什么
痰湿就是人体内水液代谢出了障碍,因为湿气产生了,气虚而不能化湿,这个湿就水聚成湿。湿再有阻碍,经过体内火的提炼,就变成痰,就湿聚生痰,痰湿往往合在一块。人体内也有代谢产物的堆积,累积产生痰湿,就聚而成痰。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身体内有气虚和阳虚。痰湿实际上就是气血流动已经有所阻碍了,它就停聚在某个点上来产生,这个也是身体的病理产物出现的一种反应,现在很多疾病,像高血糖症、高尿酸症、高血脂症都是这一类,多数都有,都会看到背后有痰湿的影子。
03:05
痰多吃什么好
痰多我们就要化痰。一般食物最常用的陈皮,就化痰,另外春砂仁行气,也可以燥湿化痰。还有就是化州橘红也是地道药材,也是化痰的,其实那些橘子皮晒干了都可以化痰,那些芳香类的柚子皮,也可行气化痰。另外茶叶也是化痰特别好的。第二就是肉类尽量要少吃,现在肉类的添加剂里面残留的毒素、抗菌素这些,都是毒素产品,都容易生痰。平时也要注意补气、养精、养神,这个痰也慢慢就会发散于无形之中。痰湿有时候表现在肺部,就是要止咳化痰,像川贝、浙贝这些化痰的药物也很多,川贝枇杷露,橘红痰咳膏可以化痰。另外血脉中这种痰,通常会用涤痰汤,或者温胆汤,二陈汤这些来化痰。一般心脑血管病后期需要化痰,同时配合祛瘀叫行气化痰祛瘀,所以有时会加上桃红四物汤这些来配合,一起行气、活血、化痰。
虚胖是不是湿气重
虚胖可能是湿气重。中医的虚胖确实和患者体质内的水、湿、痰的这种凝聚关系非常大。没有这种脾肾或说肺、脾、肾三脏的功能紊乱,往往会引起水质的停聚或说水液不能完全代谢,引起了虚胖。虚胖后,首先祛湿还是很关键的,另外,盐能吸水,虚胖患者要禁忌口味重,要限制盐分的摄入,虚胖时补脾益气或助阳效果也是很明显。虚胖患者要调整脾肾的功能,多用一些祛湿利水的方法来解决功能失调、水质停聚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18

2019-12-18

57370次收听

01:55
虚胖的原因
从中医上讲,虚胖稳定,和实胖是对应。第一,虚胖稳定。比方有一些高人、肉人和虚人的区别。身体内的水分或者是湿气重能引起这种虚胖。因为湿气比较大,所以祛湿、排水汽后往往体重的下降比较明显。第二,虚胖往往是指伴有浮肿或者说下肢肿胀的情况而言。临床也能见到有一些比方失眠综合征,高度浮肿或者低蛋白的患者,这类患者多伴有浮肿或下肢的肿胀。因此,水肿也能说是虚胖的一种表现。这两个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祛湿或者利水的方法解决这种虚胖的问题。
02:03
除湿减肥的中药配方
湿气多是人偏胖的原因,肥胖患者大部分都是痰湿体质,如果湿气不从体内驱除的话,人就是容易胖。从药茶的方子上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种祛湿减肥的方子也是比较多的。比方说的祛湿健脾,祛湿减肥,一个是说比方泽泻,还有一些荷叶,这些随着我们中药泡茶用,还是一些祛湿消肿减肥这么一个效果,另外有一些清热利湿的,比方茵陈这个也是很好的选择。我们祛湿减肥的方子其实还是比较多的。大家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从祛湿减肥的这些中药中,通过泡茶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坚持的,也能达到祛湿减肥的效果。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痰湿体质发生都有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痰湿体质的人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肥厚生冷之物,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一点生姜,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人平素可适当的服用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健脾化痰。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特别是梅雨季节,注意防潮湿,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
语音时长 01:49

2019-10-14

54729次收听

痰湿血瘀怎么调理
痰湿血瘀体质如何调理?疏通经络。如果人体内经络不畅,那么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这就是为什么痰湿血瘀体质的人要疏通经络的原因。中医针灸可以疏通经络,使得闭塞的经络恢复通畅。当然,如果有其它好的方法,例如推拿,治能疏通经络就行。多运动。另外建议患者要适当地增加运动,如果之前没有运动的习惯,那么建议从最简单,强度最小的运动开始。例如患者每天可以散步、慢跑等等。还要清淡饮食。痰湿血瘀体质的人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大油、大腥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38

2019-09-16

53890次收听

02:24
湿气重的表现
湿气重主要是由于多余的水湿代谢产物没有办法排出体外形成正常的体液,堆积在体内而引发的病症。主要表现有,其一湿气重会出现皮肤浮肿的情况,一般这些浮肿体现在下肢,体型比较肥胖。其二是没有食欲,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吃饭的过程中还有恶心感,随时有反胃的感觉。其三是大便外形软烂、黏腻,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其四是舌苔厚腻或舌体胖大,且舌头边缘伴有明显的齿痕。湿气重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多吃特别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体内的湿气增加。
冬天用什么泡脚祛湿寒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体内湿气和寒气比较重,身体体质差,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去泡脚祛湿寒,是个不错的选择,既简单又养生,冬天泡脚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可以暖身,增强体质,好处还是非常多的。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体内湿气过重是很多现代人的通病,过重的湿气在体内排不出去会让人整天昏昏沉沉的,没有精神,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慢性病,长期下去甚至会引发癌症,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有多运动、汗蒸、多喝祛湿的、薏仁赤小豆汤、少吃盐,这样才能让人们重拾健康。
痰湿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缺乏运动而发病。
痰湿体质怎么调理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体质会有不同的症状产生,痰湿体质是现在较为常见的。痰湿体质怎么调理?痰湿体质的疾病患者要足够的引起重视,所以患者要积极进行相关治疗,让身体恢复健康远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