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梭子蟹营养价值与功效与作用

3287次浏览

梭子蟹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及矿物质,具有促进肌肉修复、改善贫血、调节神经功能等功效。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蟹肉蛋白、维生素B12、锌元素、硒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

1、蟹肉蛋白

梭子蟹蟹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克可提供15-20克优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吸收利用率超过90%。这类蛋白有助于修复运动后受损的肌肉组织,对术后恢复期人群和健身者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烹饪时清蒸能最大限度保留蛋白质完整性。

2、维生素B12

梭子蟹是维生素B12的优质来源,每100克蟹肉含维生素B12约10微克,能满足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00%。该维生素参与红细胞生成和神经髓鞘形成,长期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周围神经病变。素食者及老年人可通过适量食用梭子蟹预防维生素B12缺乏。

3、锌元素

梭子蟹的锌含量在海鲜中较为突出,每100克含锌3-5毫克。锌元素是味觉素合成的重要原料,能维持正常味觉功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锌还参与皮肤创伤修复过程,缺锌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建议生长发育期青少年每周食用1-2次。

4、硒元素

梭子蟹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硒元素,每100克含硒30-50微克。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适量摄入可降低甲状腺疾病风险,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控制食用量。

5、不饱和脂肪酸

梭子蟹蟹黄中含有较多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包括EPA和DHA成分。这些脂肪酸能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但蟹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脂血症人群应控制食用频次。

食用梭子蟹时建议选择鲜活个体,死亡超过4小时的螃蟹易产生组胺导致过敏。清蒸是最能保留营养的烹饪方式,避免与柿子等鞣酸含量高的食物同食。痛风发作期患者、海鲜过敏体质者及孕妇应谨慎食用。日常储存需置于0-4℃冷藏环境,烹调前彻底刷洗蟹壳缝隙。每周食用量控制在200-300克为宜,搭配姜醋汁可中和寒性。

相关推荐

酒精能杀死梅毒吗
酒精不能杀死梅毒螺旋体,无法有效灭活梅毒病原体。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需通过规范抗生素治疗。
为什么早期肺癌手术后还会复发转移
早期肺癌手术后复发转移可能与肿瘤微转移、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异质性、术后未规范治疗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总胆红素高怎么办
新生儿总胆红素高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母乳喂养调整、密切监测等方式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通常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怎样治疗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过敏反应、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
舌头溃疡第几天最疼
舌头溃疡通常在发病后2-3天疼痛感最明显。舌头溃疡可能与局部创伤、维生素缺乏、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多数情况下疼痛会逐渐缓解,若持续加重需警惕继发感染或其他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