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布加氏综合症诊治

发布时间:2018-06-0657214次浏览

布加氏综合症 (in ferior vena cavasyndrome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侯群。

症状:

临床表现取决于阻塞的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的状况。轻度阻塞可无明确的症状或为原发病变的症状所掩盖;一旦完全阻塞,症状和体征可很典型。下腔静脉下段的阻塞所引起的征状,主要是下腔静脉高压状态:

①下肢静脉郁滞;两下肢以至阴囊明显肿胀,每于行走、运动后加剧,平卧休息后减轻。下肢浅静脉曲张,皮肤出现营养性改变,如皮肤光薄、脱毛、搔痒、湿疹色素沉着,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尤以两下肢足靴区最为明显。

②胸腹壁静脉曲张,大多是竖直长链状,直径可达10m m以上,有时也可盘曲成团,似静脉瘤样改变。曲张静脉一般位于胸腹前壁,也可位于胸腹侧壁和后背,血流方向均向上。

如果病变累及肾静脉或以上平面,则导致肾静脉高压、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障碍。表现为腰痛,肾脏肿大,并可有蛋白尿、血尿。如进入慢性期,则因长期蛋白尿、全身浮肿、血胆固醇增高等,可形成所谓肾变性综合征。

病变累及肝静脉或以上平面,则可有下腔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包括肝脾肿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和心贮备功能不足(包括动则心悸、气促)三组临床表现。急性肝静脉阻塞可因急剧进行性腹水、肝昏迷而死亡。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多数病人肝功能较好,白、球蛋白倒置或肝功能异常者约占1/3,可能由于此症肝细胞病理改变为继发性,且程度较轻之故。

倘若为肿瘤所致之下腔静脉阻塞,则临床上有肿瘤本身表现的肿块和疼痛、脏器浸润或转移的肝肿大、黄疸、消化道功能障碍及咳血、胸痛等。

治疗:

在治疗前明确下腔静脉综合征的病因、阻塞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状况,有利于选择治疗方案。

由于下肢或盆腔深静脉血栓繁衍扩展所造成的下腔静脉阻塞,在急性期可采用抬高患肢,

应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肝素、双香豆素衍化物、低分子右旋糖酐、潘生丁等。为消除腹水,可进低盐饮食,并服用利尿药物。

如出现肺栓塞症状,可酌情考虑作下腔静脉结扎或下腔静脉滤网成形术,以防再栓塞。

对慢性期病人,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可考虑外科手术,以恢复下腔静脉血流。

(一)手术适应证 下腔静脉阻塞的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掌握。

1、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病人,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者。

2、 下腔静脉隔膜阻塞者。

3、 恶性肿瘤引起,并可能切除原发病灶,保存或重建下腔静脉者。

(二)手术禁忌证

1、肝功能衰竭者。

2、恶性肿瘤无法切除或已转移。

3、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对症状轻微且病程已较长,全身情况较佳者,手术应慎重考虑。特别是下腔静脉-右心耳旁路移植术创伤大,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部分胸壁测支静脉又遭破坏;凝血机制差可造成纵隔血肿;术后回心血量猛增还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等。因此需仔细权衡利弊得失,再决定手术问题。

相关推荐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静脉壁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除此之外,下肢静脉血流滞缓也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情况有下肢长时间固定不动、麻醉引起周围静脉扩张以及肌肉的肌泵作用降低。
01:58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溶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可以溶栓。主要包括系统性溶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多是尿激酶等。系统性溶栓是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通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血栓溶解,主干静脉及时恢复通畅。目前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效果好,可改善生活质量。
01:55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久能好
如果是由于手术或者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一般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需要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华法林,一般情况下用药时间是三到六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是具有抗磷脂抗体,或者包括两项以上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抗凝时间大于十二个月。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反复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为防止患者疾病复发,也为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建议给予长期治疗。
01:5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
下肢深静脉血栓要注意避免在膝关节以下垫硬垫,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或紧身的衣物,还有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和保持大便通畅。一、避免大幅度的运动,禁止按摩患肢,防止栓子脱落。二、最好使其平于心脏,高于心脏平面二十到三十厘米的范围,这种做法是便于血液回流。三、避免因为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升高。其引起腹压升高的动作,比如剧烈咳嗽,会引起腹压升高,腹压升高,严重影响到下肢回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表现去判断,还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去进行证实。主要的辅助检查有三种:1、实验室检查,称为D-二聚体的检查,2、超声科检查,称为血管超声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一般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特殊情况下的DVT诊断,包括疗效评估,包括VET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敏感性很高特异性很低。3、是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特别注意的是,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中、高、低度三种,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是阴性,对于低度的可能患者就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的可能要做进一步的CT静脉成像、核磁共振的静脉成像或者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加以证实。
语音时长 01:51

2019-11-27

63011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溶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可以溶栓。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包括尿激酶等。系统性溶栓,是一种经静脉的全身性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的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的一种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到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放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和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最终使静脉能够恢复通畅。当然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语音时长 02:10

2019-11-27

5239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出现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瘀积性皮炎、下肢色素沉着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瘀积性溃疡,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并不少见,自1957年到1977年期间,共收治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一共49例,其中下肢30例,上腔静脉10例。在外科手术里,在1978年到1988年之间,收治的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中有124例,上腔静脉占1例,下腔静脉占7例。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部位,还是以下肢,包括髂静脉、股静脉、小腿静脉最为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多发病。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7

56040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不会复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如果不做规范、积极的治疗,可以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现在又称为血栓性深静脉炎症。患者患病以后容易造成肢体的病疾,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目前主要有三大原因,要针对于这三大原因做有效的预防。第一,各种手术。第二,长期卧床。第三,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在深静脉系统里,形成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产后或者盆腔术后。为防止患者再次形成深静脉血栓,会积极给予患者一些预防措施。第一,饮食调整。第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第三,给予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和抗凝的药物,来降低血液黏稠度。第四,在术后,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第五,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等,避免出现肺动脉栓塞。第六,急性期或者后遗症病人。下床活动时建议最好穿上弹力袜,避免长时间站立。第七,给予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第八,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
语音时长 01:56

2019-11-27

5991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以康复,但是如果血栓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血管扩张以及堵塞等严重性病变,会导致神经反射受到阻碍,下肢器官肌肉等血液缺乏导致的组织坏死等问题。如果是静脉壁受损引起的就会很严重,如果像缺乏运动导致的就比较好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际就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异常凝集成血凝块,主要表现为腿部的明显肿胀,并且单侧形成血栓较多。除深静脉血栓以外,还有在浅静脉形成的叫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30

55119次收听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血管壁损伤,常出现于做过穿刺、化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第二、血流速减慢,常见于脑梗、脑出血,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及怀孕期女性;第三、血液高凝状态,多出现于肿瘤和糖尿病患者。
01:4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哪些
下肢静脉的一端突然堵塞,致使心脏回流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浅静脉怒张,也有一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但是也有少数的病人会出现肺栓塞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休克等症状。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和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血栓)。DVT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以左下肢比较常见,尤常见于手术后患者。在美国,DVT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居第三位。
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始于孕期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在月子里不要过早活动,不然会伤身子,一辈子落下病根。其实,这样做是好心办坏事,对产妇的健康很不利,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后果,DVT就是其中之一。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