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细菌使人肥胖

51594次浏览

科学家研究发现,身材胖瘦与消化道里的细菌类型有关。一部分细菌可能更善于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并帮助人体储存更多脂肪,导致发胖。

说起减肥,有的人可能挺委屈的:自己吃得并不多,为什么就是比别人胖?我的朋友小张的妈妈则有另一种委屈:女儿无论吃多少还是很瘦,总让人误以为她这个当妈的没有好好照顾孩子。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肠胃里的细菌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由于体内细菌群落构成不同,人们利用食物能量的效率也不同。

暴食的瘦子

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球约有10亿人体重超标,其中3亿人患有肥胖症,美国有65%的成年人超重。这些数字就像胖子的腰围,还在令人不安地增长。胖瘦并不只是身材美观与否的问题(虽然多数女人减肥完全是因为爱美),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的发病风险,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每年有大量金钱花在减肥和肥胖研究上面,控制体重的效果却实在不能令人满意。科学家已经在寻找肥胖基因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离研究出真正有效的减肥方法还很遥远,还是只能劝大家少吃饭多锻炼。严格节制饮食是对意志力的重大考验,改变生活方式以增加运动量对多数人来说也很困难,总是说的多做的少。有没有谁能够毫无顾忌地吃喝,不运动,却仍然保持苗条呢?美国微生物学家会告诉你:他的研究小组喂养的无菌鼠可以。

这些实验鼠生活在小型塑料容器里,与外界的尘土和细菌隔绝,体内基本上没有细菌,而普通老鼠的消化道里有着大量细菌。研究人员给这些无菌鼠提供充足的食物,让它们随意猛吃,要是普通鼠这么个吃法,早就胖得不成样子了,无菌鼠却十分苗条。发表论文说,在无菌环境里喂养的实验鼠,身体脂肪比基因相同的普通鼠少42%,虽然它们吃的食物比普通鼠多29%。

有意思的是,这些无菌鼠的新陈代谢比普通鼠要慢27%,说明它们苗条的身材不能用快速新陈代谢消耗能量来解释。还把无菌鼠转移到有细菌的环境里,使其消化道里也像普通鼠一样生长很多细菌,结果它们迅速发胖,在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两星期之内体重就达到与普通鼠相当的水平。

肠胃里的肥胖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消化道细菌可能与体重有关。这其中是否确实存在因果关系?此后两年中,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2005年,实验室的另一位博士发现,胖鼠和瘦鼠消化道里的细菌不同。

研究人员培养了三组实验鼠,其基因基本相同,只在一个“瘦素”(leptin)基因上存在不同变异。瘦素是影响体重和食欲的重要激素,瘦素基因的两个副本都发生变异的实验鼠长得特别胖,最后胖到走不动路,只有一个副本变异或没有变异的实验鼠则体型苗条。消化道细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硬壁菌”,另一类是“拟杆菌”。分析发现,瘦鼠消化道里的细菌主要属于拟杆菌,胖鼠体内的拟杆菌比瘦鼠少一半,主要由硬壁菌组成。

这一成果为细菌与体重的关系提供了定量分析的线索,但并不能说明是细菌不同导致了体重差异,还是体重差异使体内菌群发生变化。而且,这种现象在人身上是否也存在?

其中一篇论文中报告说,她征集了12名肥胖的志愿者,让他们采用低脂肪或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坚持一年,其间定期分析这些人的消化道细菌构成,与5名体重正常的志愿者进行对比。在实验开始时,肥胖者肠胃中的细菌有90%以上是硬壁菌,只有3% 是拟杆菌;相比之下,普通人体内细菌有30%是拟杆菌。坚持减肥饮食一年后,肥胖者的体重普遍有所下降,体内硬壁菌比例降到73%,而拟杆菌增加到15%。

在另一篇论文中,实验室的研究生报告了他分析两对实验鼠消化道细菌基因组的结果。在每一对中,两只实验鼠都是同胞,其中一只是健康的,另一只因为瘦素基因变异而肥胖。分析发现,胖鼠体内的细菌有着更多处理淀粉和多糖的基因,能产生更多的单糖和脂肪酸供身体利用。把胖鼠体内细菌移植给无菌鼠,能使其身体脂肪在两星期内暴增47%,而移植瘦鼠细菌的无菌鼠脂肪只增加27%。

难以分解的糖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简单地说,这显示细菌能够帮助身体利用食物中的能量,比如分解较大的碳水化合物分子,而某些细菌对此可能比另一些细菌更加擅长。这使得生活在有菌环境里的实验鼠比无菌鼠胖,其中又有一些特别胖,人类的胖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碳水化合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也称糖类,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不能分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比如葡萄糖。单糖能被身体直接吸收利用,所以病人难以进食时要输葡萄糖溶液。我们平时吃的蔗糖属于双糖,能分解成两个单糖分子,不难分解,也是迅速补充血糖的好材料。由很多单糖分子组成的糖叫做多糖,分子越大越难分解,馒头、米饭里的淀粉需要唾液和肠道里的淀粉酶加工,至于干草嘛……说起来其主要成分也是“糖”,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吃吃看。

为什么人不能靠吃草生活,牛、羊和马就可以?因为它们的胃里有着特别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分解那些分子很大的碳水化合物纤维,把它们转换成小分子的单糖或脂肪酸供吸收。人的肠胃里也有很多微生物,虽不能消化干草,但也能完成一些人体本身做不到的生化反应,有助于分解食物、吸收营养。在漫长进化历程中的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祖先都处于食物匮乏的状态,有这么一群微生物来帮助自己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食物,实在不是坏事。很多消化功能就由细菌代劳了,不需要人类自己去进化出来。

与细菌一起生活

胎儿在母腹中时,基本上处于无菌环境中,消化道里没有细菌。经过产道出生时,会感染(这里的“感染”是中性词,并没有危害健康的含义)第一批细菌。随后,大量细菌通过食物和外界环境进入婴儿体内,到两岁时,消化道细菌群落基本成型。这些细菌彼此依存,一种细菌产生的废物就是另一种细菌的食物,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此后不易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它们有益无害,可以与人和谐相处。

据估计,每个人体内细菌总重为1公斤到1.5公斤,细菌总数量为10万亿到100万亿,超过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基因组总大小则为人体基因组的100倍。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妨认为细菌是主体,人体倒是个附属器件。这些细菌与人一起生活,共同进化,对人体新陈代谢起到重要影响。

消化道细菌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受到重视,但由于其数量巨大、种类众多,而且离开肠胃环境就难以生存,实验室培养非常不易,人们对其了解一直不多。直到近年来,DNA分析技术的发展才使科学家能更好地清点这些细菌的种类,理解其功能。初步分析显示,每个人体内可能有500种细菌,但不同的人拥有的细菌种类大不相同,因此消化道细菌总共可能有几千种或更多。

已对消化道中一种称为“多形拟杆菌”的细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发现它有着约240种帮助分解多糖的酶,比人的98种多得多。多形拟杆菌甚至能根据饮食结构自动调整工作方式,启动合适的基因来帮助利用营养物质。“史氏甲烷短杆菌”则可帮助清除其它细菌产生的废物,使多形拟杆菌等细菌能更好地发挥分解食物的作用,比如将更多的果聚糖转换成脂肪酸。

除了帮助分解食物,细菌还会帮助身体储藏能量。研究发现,细菌会抑制实验鼠体内FIAF酶的作用,从而帮助身体积蓄脂肪。FIAF酶产生于肠道内层、肝脏和脂肪细胞,能够减少细胞里的脂肪,无菌鼠体内的这种酶含量较高,感染细菌后,这种酶的活性降低,身体脂肪增加。

 懒人减肥法?

市面上已经有不少酸奶和益生菌饮料,号称能够帮助调节肠胃菌群,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云云。将来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的商品,吃上一小盒含有“减肥细菌”的零食就能轻轻松松减肥,同时还能放心吃饭?

科学家对此照例很谨慎,不肯轻易许诺。这是情有可原的:首先,人们对肠胃菌群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对改变它的后果没有把握。轻率行事的话,很有可能体重没减下去,倒弄得人生起病来。其次,如前所述,每个人的肠胃菌群在两岁时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体系,新来的细菌并不容易在其中扎根。实验中,胖子们的体内细菌的确发生了变化,但那是长达一年的艰苦节食的结果。第三,就算是细菌这方面能够调整过来,少向身体提供一些能量,焉知身体没有别的补偿机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地把减少的能量补回来?

所以,关于细菌和体重的研究是有趣的,值得关注一下。但是要减肥的话,只能把这当作一种“离实用还很遥远的”可能性,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少吃饭、多运动……

相关推荐

00:59
黑芝麻可以泡水喝吗
黑芝麻一般可以泡水喝,能够为身体补充一定的营养,但是应适量饮用。黑芝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当食用黑芝麻有助于维持肌肉和组织的健康,有益于心血管健康。黑芝麻通常可以用来泡水喝,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虽然黑芝麻富含营养,但热量相对较高,因此不建议过量摄入,否则可能会导致热量堆积,出现肥胖的情况。需注意,如果对黑芝麻过敏,通常不建议用黑芝麻泡水喝,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长期摄入单一食物,以免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
01:09
儿童脖子偏短能改善吗
脖子通常指颈部,儿童颈部偏短是否能改善,需要根据引起颈部短的原因进行判断,若肥胖引起的,通常能改善;若为遗传引起的,通常不能改善。1.能:儿童过于肥胖可能会导致颈部脂肪过多,引起颈椎发育异常,出现上述情况,但是儿童控制体重后,通常可以减少颈部的脂肪,改善颈部短的情况。2.不能:若父母存在颈部偏短的情况,后代遗传的概率较大,所以通常不能改善。建议日常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利于保证较好的体态。儿童的健康状态建议父母引起重视,密切关注症状变化,若存在不适,建议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利于儿童健康。日常需要注意,保证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利于提高体质,减少患病概率。
每天基础代谢是多少卡
对每一个人来讲,没法用唯一标准,用计算公式,例如本人公斤体重,需要的能量代谢大概是十五到二十五大卡每公斤体重。如果是六十公斤的男同胞,大概每天需要的能量代谢就是二十乘以六十,也就是是一千二百卡每天。当然,这是相对基础的数据,如果是体力劳动者,如在工地上干较辛苦的活,可能二十五大卡可能都不一定够用,需要到三十或者四十。如果是运动员,二十五大卡每公斤体重也远远不够。所以,单纯的说每个人基础代谢多少卡,没有太多意义,需根据公斤、体重,还有工作性质等等,来做进一步的计算。
语音时长 02:27

2021-10-15

52484次收听

为什么吃减肥药大量喝水
吃减肥药大量喝水一般是为了抑制食欲、帮助排毒、辅助减肥、补充水分、预防便秘等,建议遵医嘱用药。
学生怎样才能暴瘦
学生想要暴瘦,首先建议把水作为主要饮品,加速新陈代谢;其次,建议把壳类食物换成蔬菜;或者,建议坚持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再者,建议通过泡澡减肥,加速血液循环;然后还要减少用餐次数以及均衡饮食;最后,坚持有氧运动。
肢端肥大症是什么引起的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就诊时病程可能已经达数年甚至10年以上,肥大的主要病因是体内产生过量的生长激素,95%以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是由于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所致。过量生长激素刺激糖原异生和脂肪分解,导致血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导致肝及外周胰岛素抵抗以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肢端肥大症特有性外貌,如面貌丑陋、鼻大唇厚、手足增大、皮肤增厚、多汗和皮脂腺分泌过多,随着病程延长更有头形变大、眉弓突出、前额斜长等。患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肢端感觉异常、疲劳、怕热、多汗、睡眠障碍、月经异常、溢乳、性欲减退症状。指环、手套、鞋的大小改变提示肢端肥大症。由于生长激素对肾脏的直接影响可导致高血磷和高钙血症。
语音时长 01:36

2020-01-14

62167次收听

女人经常吃花生发胖吗
如果花生吃的比较多,容易发胖。花生里面富含有丰富的脂肪,尤其是炒熟的花生米,由于味道香非常可口,吃起来又方便,好多女性喜欢吃炒熟的花生。但是,炒熟的花生因为脂肪含量比较高,就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在体内,造成发胖。如果特别喜欢吃,又不想发胖,这种情况下,只有锻炼身体将多余的脂肪消耗掉。另外,女性在减肥的同时,还能够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样也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侵入。女性如果经常吃花生,一定要注意减肥。另外,在吃花生的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素菜。因为吃了素菜以后能够促使肠蠕动,从而导致,一些食物从肠道里面排出,减少摄入。
语音时长 01:55

2019-12-30

51303次收听

肥胖到什么程度需要减重手术治疗
关于手术减肥的条件,肥胖程度是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情况下多用体重指数来表示肥胖程度,一般来说理想的指数应该在18.5~24.9之间。而理论上只要超过27.5的人,就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肥胖了。不过是手术就会有一定风险,对于体重较胖的患者要注意及时控制体重,体重过胖也会导致身体患病。
喝洋酒会胖吗
洋酒也可以分为很多种,多数洋酒,其主要的成分也是酒精和糖分,所以如果洋酒饮,用过量同样也会身体出现肥胖,这是因为一克酒精中提供的能量与脂肪提供的能量差不多,虽然不会转变为脂肪,但是却会间接性的增加体内的脂肪含量,因此,在饮用洋酒时也要注意把握适量原则。
肥胖病因
基因因素、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肥胖。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肥胖更多是指原发性肥胖。一、基因,肥胖是有家族聚集性的。在一个家庭中可能会出现多个胖子,但是基因因素目前还不是很确定。二、环境因素,也就是能量摄入和能量代谢的问题。肥胖之所以能够形成主要是能量消耗小于能量的摄入,这跟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平时吃得多、活动少或者吃的种类出现问题,常常会导致大量的能量积存,同时缺乏运动,大量多余的能量就会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导致肥胖。三、节俭基因的问题。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基因会拼命地保存人体能量,使人体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能够有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活。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因仍然在发挥作用,就有可能会储存更多的能量来供给脂肪细胞进行储存导致肥胖。
语音时长 01:04

2019-07-24

56470次收听

02:05
内分泌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区别
内分泌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的区别:实际上是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的区别。一些内分泌性疾病可以造成体型的肥胖,在普通人看来可能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于医生来说,可以通过体型、面部的改变得以区分。内分泌性肥胖,实际上是一个病理性的肥胖,跟单纯性的肥胖不一样。单纯性肥胖能过饮食、运动来进行调控,会出现体重降低。但是内分泌性肥胖,不能只通过饮食运动来进行治疗,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手术,所以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02:51
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遗传性原因,病人的肥胖可能由遗传基因造成,可能还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第二,内分泌性原因,内分泌性原因往往见于下丘脑病变,可能造成饱食中枢调定点有问题;第三,环境获得性肥胖,病人吃得多消耗少,比如饮食过度、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高盐、高脂肪饮食等;第四,心理性原因,心理性的肥胖一般见于青少年父母在喂养孩子过程中,没有健康饮食的观念;第五,药物性的肥胖,一些病人在吃药物,比如抗抑郁的药物、促进睡眠的药物后,可能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引起肥胖。
为什么会肥胖
肥胖是由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懒惰、不肯运动,疾病的因素,药物性因素,过度劳累和紧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家里父母是个胖子生下的孩子肯定胖。二、饮食因素,吃过多热量过大、过肥,能量的堆积,这些人容易肥胖。三、太懒、不运动,因此吃下去的东西得不到消耗。四、疾病因素,有些疾病造致了身体的代谢紊乱,像一些内分泌的疾病等。五、药物性因素,比如长期用激素,激素的药物容易形成向心性肥胖,这些是最常见到的肥胖类型。六、现在认为人体过度工作劳累和紧张容易引起机体的功能紊乱,也能引起肥胖。
语音时长 01:41

2018-11-16

61749次收听

02:14
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不喜欢运动、疾病、药物因素等。1、遗传因素:父母很胖,生下的孩子肯定胖。2、饮食因素:吃得食物过多、热量过大、过肥,很容易造成能量的堆积,使人肥胖。3、不爱运动:患者懒惰,不爱运动,导致食物得不到消耗。4、疾病的因素:有些疾病造成身体的代谢紊乱,比如内分泌的疾病等等会使患者肥胖。5、药物性的因素:比如长期用激素药物容易形成向心性肥胖。除此之外,现在认为人体过度劳累和紧张,容易引起机体的功能紊乱,引起肥胖。因此,平时还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走路能减肥吗
走路被誉为最佳锻炼方法之一,是由于它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调整行走的速度快慢,健身又减肥,尤其是饭后走路,能加速燃烧脂肪,减肥效果一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