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冬季养生注意啥

发布时间:2018-06-1157780次浏览

冬藏,既是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也是人类一条养生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原理。所谓“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

补益

民间有“入冬进补”的习俗。所进补品多数为参茸滋补之类,尤其是红参、高丽参者居多,如将红参片用雏母鸡或刚会啼的雄鸡炖食。为了解决“补得进”而不致产生上火的补益反应,人们利用“阴阳平衡”原理,先用麦冬煮水,取汁后再入红参(或高丽参)炖服。为了避免助邪化火,不少医生都会根据求医者是否存有积火、积湿、积痰而采取不同措施。对身体虽虚而有积火积湿积痰者,先开几服清火利湿消痰的中药给准备补益者,待邪清后再补。

对于老年人的补益。由于老年人多数会出现“年老体虚”,但又有“年老血瘀”的情况,因此多主张在参类补药中,加入活血化瘀之田七,而最好是研成“参七粉”(即红参与田七按比例研粉)少量多次食用。早上服用,效果更佳。

儿童冬食进补,多数应以健脾胃为主,不宜大补气血阴阳。为此,多主张用太子参、白糖参之类既补益脾胃之气,同时又是偏于缓补益气之药,或是加用白鸽肉炖服,更为有益。当然,对于那些处于发育期的少年男女,还可以加入田七炖服,以收到化瘀生新的目的。

总之,冬季的保健用药,应该围绕着“藏精益气”上作文章,少用一些清解药。当然,对于一些体质属“热身”者,也不能拘泥“冬藏”,这是中医“因人而异”的治疗与保健原则。

保暖

重视保暖,也是“冬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者。进入冬天,既有室内外温度高居不下的暖冬,也会出现因寒流南下而气候急剧下降的寒冷天气。这种急剧下降的天气,容易使人患上风寒感冒、风湿骨痛、心血管疾病。因此,应该重视随气候变化而加衣。

 睡眠

为了适应“冬藏”,应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冬天应该提倡早睡,适当多睡,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当然,在夜间保证8个小时睡眠的情况下,午睡可以适当减少。

 锻炼

冬季进行运动锻炼如何体现“冬藏”呢?一是不主张太早晨练,二是不能运动得“汗流浃背”,以免伤气,同时也避免因出汗受寒而造成风寒感冒,最好的活动还是散步与打太极拳,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着严寒而做一些超体力的运动。

 防病

感冒、支气管炎、心血管病是冬天常见病。对于防治感冒,一是衣着防寒,二是对免疫力差的人,使用参芪一类补益药扶助正气,以防感冒。对于有积火者,应该及时用清热药清解积火。对风寒感冒初发者,可以用姜茶汤一类进行保健。

冬天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多发季节,凡有“老慢支”病史者,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注意颈部、背部保暖。在室内生活时既要保温,又要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一旦出现咳嗽,不要马上止嗽,以利于痰液排出,还要用一些诸如杏仁、川贝、橄榄煲猪肺的食疗药膳调治。如病情加重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冬天,由于骤寒,对人体心血管是一种恶性刺激,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和复发,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为此,易患人群不要顶风冒寒,如遇到心前区疼痛时,要及时使用“心药”(如心灵丸、心宝、麝香救心丹之类)。有心梗先兆者,要马上到医院急诊,以免发生危险。

相关推荐

湿气重会不会拉肚子
湿气重可能会导致拉肚子。中医讲湿盛则濡泻,一般的湿气盛就容易导致泄泻,也就是常说的拉肚子。脾湿运化以后,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导致舌苔厚腻、大便溏泄等表现。治疗湿气重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健脾祛湿,中医常用的方剂是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等等。作为一种食疗,中医也常用山药、薏米、莲子、芡实煮粥治疗湿气盛导致的大便溏泄。
语音时长 01:29

2021-12-30

82202次收听

湿气重会不会嗜睡
湿气重会嗜睡。湿气重的同志喜欢睡觉,没有精神,睡得起不来非常懒。湿气是伤阳气,一个人愿意起床,愿意活动是因为阳气出来了,类似于春天来了大家都喜欢在外面郊游踏青,夏天很热时热的睡不着,但是如果是阴雨天,没有太阳又很冷,就相当于是湿气很重状态,阴冷的天气人就很想睡觉,冬天阳光比较少,所以会出现冬眠。所以湿气重是不会引起人睡觉,但是湿气就像天上乌云,遮挡了太阳,遮挡了人体阳气,让人体阳气不能运行,人体就没有活力,就不想动,躺着就不想起来,所以湿气重的人非常懒,不想动喜欢睡觉。
语音时长 01:33

2021-12-30

63243次收听

胖是不是湿气重的原因
湿气重是可能引起肥胖的,但是肥胖并不一定都是由湿气重引起。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虚关系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系。所以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等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形体肥胖,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喜好喝酒、身体沉重、肢体困倦,可能还会伴有头晕、胸闷、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而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去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
语音时长 01:43

2021-12-30

71971次收听

去湿气是不是真的能减肥
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祛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因此,肥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综合调理,同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劳逸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92941次收听

湿气重有齿痕可不可以吃黄芪
湿气重,有齿痕,是可以吃黄芪进行调理的。中医认为,人体的脾脏主运化的功能,有运化水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当脾气虚、脾失健运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内水湿内停的情况,水湿运不出去就是湿气,而黄芪是一种补气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补气、止汗、利尿、消肿,有祛湿的效果,因此是可以用于湿气重,有齿痕的患者使用的。对于湿气的治疗和调理,主要以健脾益气为主。凡是具有健脾作用的药物或者食物,都有去除湿气的功能,但是黄芪本身的武器力量是比较强的,而且性味偏于甘温,如果是本身体质比较弱的患者,同时湿气也比较严重,最好服用黄芪的时候,先从小剂量开始,不能按照正常人的剂量计算,否则可能会导致上火,出现牙痛、嗓子痛、便秘等情况。另外,湿气比较重的患者,除了中药调理,饮食上也可以进行调理。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胃、渗水、利湿的食物,比如薏米就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可以自己熬红豆薏米粥。另外,饮食上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一些生冷或者是寒性的食物。
语音时长 02:30

2021-10-15

76940次收听

02:26
去湿气真的可以减肥吗
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祛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因此,肥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综合调理,同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劳逸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02:01
胖是因为湿气重吗
胖不是因为湿气重,胖就等于湿气重。胖是体内的脂肪太多,体内的垃圾太多排不出体外,而湿气实际上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它就是人体的能量过多储存在体内,也就是脂肪太多,本身就是痰湿太多,所以胖就等于湿气多。但是胖不是因为湿气重,胖更多的是一种能量代谢失衡,人体摄入能量过多,吃的太多,消耗太少,有更多的食物停留在体内就会长脂肪,如果食物吃的比较少和消耗过多,人体就会消耗脂肪,就会偏瘦。所以胖不是因为湿气重,胖和湿气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义环境里面的表达。
02:33
湿气能根除吗
湿气不能根除。首先湿是指体内水液运行过程中受到阻滞,水液运行受阻不能正常运行,就储存在皮下,储存在体内没有排出体外,既然是一个代谢产物,是每天可以清除,但每天都会产生,所以可长期吃一些食物去除湿气,如薏仁米,红豆煮粥,或加强运动也可祛湿。还有一种更难是痰湿体质,不可能去除干净,因为本身是这种体质,每天会产生大量痰湿,即使是通过食疗甚至用药物也只是维持了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并不能能将它永久完全清除干净。对不喜欢运动的且又喜欢喝大量碳酸饮料,体内湿气非常多,也容易得代谢性疾病。
02:21
汗蒸的坏处
汗蒸会导致大量的排汗、出汗,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脱水、甚至虚脱,而且汗蒸是用加热、加温的方法使人流汗,高温会加快人的心率。有心脏病的患者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由于促进血液循环,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会导致血压的升高、甚至出现头晕、头疼这样的症状;热性疾病患者若汗蒸就会加重汗蒸的病情。所以要汗蒸前,首先,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其次,汗蒸不要时间太长。再次,要适当的补充我们的水液。可能还不是单纯地补充一些白开水,而是要补充一些含有电解质的这个饮料,如果刚蒸完汗蒸,由于毛孔是开放的,这样会让风寒邪气直接入到身体里。
爬山究竟有什么好处
爬山登高,举目远眺,古来有之,我国不是有九九重阳登高之习俗吗?说明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就已意识到登山的益处。时至今日,其更是作为一种于强身健体与陶冶情操于一体的休闲娱乐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产妇湿气重怎么办
湿气重是很多疾病的病因,如果出现了湿气重的话,对于患者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产妇,危害就更大了,那么,产妇湿气重怎么办呢?就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调理,尽快祛除湿气。
豆类食物,逗你玩还是真祛湿
豆类食物食用历史攸久,在古代五谷中就有豆类了,哪时候称为“菽”。如今的豆,真是不省心,经常有故事。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对于人们来说,湿气重的危害是很大的,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体内湿气重的症状。
男性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湿气重的话,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这时候可以喝一些茶来祛湿气。湿气重的人不妨多喝绿茶,像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都是味道不错的绿茶。绿茶性寒,所以不宜多饮和长饮,体质一旦有所改善,就要选择饮用薏仁茶,薏仁茶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
01:56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湿气重有如下症状:一、易感困倦;二、有头重、眼重、腹胀感;三、会出现黏滞状态,如口中黏腻、耳屎黏滞;四、呈现不清爽状态,如头油、皮肤黏腻、面部长痘、痤疮等;五、出现代谢问题,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