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晒太阳的8大神奇功效

56940次浏览

晒太阳对人体健康有多重益处,主要包括促进维生素D合成、改善情绪、调节生物钟、增强免疫力、缓解炎症、降低血压、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皮肤健康等作用。

1、促进维生素D合成

阳光中的紫外线B能够刺激皮肤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钙质吸收,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每天接受10-30分钟的阳光照射即可满足大部分人的维生素D需求,但肤色较深或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改善情绪

阳光能够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这种神经递质有助于提升情绪和幸福感。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特别受益于阳光照射。阳光还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帮助人们保持清醒和积极的状态。

3、调节生物钟

早晨接触阳光有助于重置人体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阳光通过影响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来调节昼夜节律。规律的光照时间可以帮助缓解失眠和时差反应。

4、增强免疫力

适度的阳光照射可以激活T细胞,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维生素D在免疫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抵抗感染。但过度暴晒可能产生相反效果,需要掌握适度原则。

5、缓解炎症

紫外线具有抗炎作用,对某些皮肤炎症如银屑病有一定治疗效果。阳光照射还可能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医疗上有时会采用光疗来治疗特定炎症性疾病。

6、降低血压

阳光能够促使皮肤释放一氧化氮,这种物质有助于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研究表明,适度晒太阳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高血压患者仍需要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7、预防骨质疏松

通过促进维生素D合成,阳光间接帮助钙质吸收,维持骨骼密度。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适度的阳光照射可以减缓骨质流失。但需要配合适量运动和均衡饮食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8、改善皮肤健康

适度阳光对某些皮肤问题如痤疮、湿疹有一定改善作用。紫外线具有杀菌效果,可以帮助皮肤抵抗某些感染。但需要注意防晒,避免过度暴晒导致皮肤损伤或增加皮肤癌风险。

晒太阳虽然有益健康,但需要注意适度原则。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较温和的时间段,避免正午强烈紫外线照射。不同肤质和地区的人群需要调整晒太阳的时间长度。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使用防晒霜、戴帽子和太阳镜等。对于某些光敏性皮肤病患者或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的人群,晒太阳前应咨询医生意见。合理利用阳光的健康效益,同时避免其潜在危害,才能最大程度促进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注重脾胃保养,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注重脾胃保养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脾胃功能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脾胃失调可能导致血脂异常、代谢紊乱等问题,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等方式维护脾胃功能,可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性格塑造疾病
性格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特定性格特征可能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或影响疾病康复进程。常见的关联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抑郁症、神经性皮炎等。
睡觉时心脏难受什么原因
睡觉的时候如果出现心脏难受,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如果冠心病的患者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就会引起睡觉的时候心脏难受。除此之外,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的患者,在睡觉的时候就会引起回心血量过多,这个时候也会引起心脏难受。不仅如此,心律失常的患者也会出现心脏难受,心律失常主要就会表现为阵发性的心悸、心慌、胸闷,而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频发或者偶发的早搏,而这些情况都会引起睡觉的时候心脏难受。除此之外,如果过度劳累或者长期熬夜也会引起心脏难受的情况。如果没有休息好,在睡觉的时候也会导致心脏难受的情况,尤其是通宵熬夜、长期熬夜。在睡觉的过程中,由于熬夜的时间比较长,也会诱发相关的症状。如果是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睡觉期间心脏难受,就要第一时间到冠心病门诊就诊,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CT扫描,或者进行心脏造影检查,明确相关的诊断。如果是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引起的睡觉的时候心脏难受,就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因为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收缩时候的功能,就可以有效的评估射血分数,来评估是否有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的情况。如果存在有各种心律失常的发作,就要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1

2021-12-30

89324次收听

早上起来总是心慌难受什么原因
如果早上起来总是心慌难受,主要的原因可能包括生理性因素,还可能有病理性因素。下面介绍几种临床常见的几个原因:第一,睡眠质量不好。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因素,使身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引起早上起来之后感觉浑身无力、心慌难受。第二,一过性的心悸,如果情绪波动,情绪紧张、激动、焦虑、发怒或者过度的劳累,或者抽烟、喝酒、喝浓茶、喝咖啡等情况,就会导致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引起早上起来心慌难受。如果是这种情况频繁发作,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必要的时候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相关的诊断。如果是此类情况引起早上起来总是心慌难受,就要充分的休息、平复心态、戒烟戒酒。不仅如此,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引起相关的症状,包括严重的冠心病,也会引起早上起来以后心慌难受,这是因为晨起之后诱发了心肌供血不足。除此之外,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是阵发性心律失常,也会导致类似的症状,如阵发性房扑、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时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或者静脉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果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要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射频消融手术就可以有效的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70996次收听

02:27
左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是什么意思
左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不适当的作息,或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理因素造成左侧颈动脉的内皮受损,而后炎性细胞的侵入,脂类物质的沉积导致左侧颈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时间延长,颈动脉的内膜下,动脉粥样硬化的隆起导致脂类的沉积加重,而脂类沉积不断加重,就会引起斑块形成。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表现,好发于颈动脉等大血管的部位。出现颈动脉斑块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评估血糖、血压、血脂,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02:34
心电图t波异常怎么回事
心电图T波异常主要包括T波异常高耸、低平或者倒置。临床可以通过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或各个间期,明确患者的心脏是否健康。T波低平有可能患有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如果总是出现T波低平,可能是正常的心电活动。如果平时T波没有出现低平,只是在心前区出现症状的时候发生T波低平,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有心肌供血不足。T波高尖在临床中很有可能是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高钾血症、急性心包炎以及左心室肥厚等,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T波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患者。体型较瘦长的正常人,也会出现T波倒置。
03:29
肚子像心跳一样跳动怎么回事
肚子像心跳一样跳动,是因为腹主动脉在跳动。腹主动脉位于腹膜后面,椎体前方稍偏左侧。通常情况下,人在平躺平稳呼吸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腹部有跳动的现象,而且跳动的频率和心率保持一致,这就说明腹主动脉在跳动,大多发生在身材比较消瘦的人群中。因为腹壁脂肪较少,更容易感受到它的搏动。腹主动脉跳动是正常的现象,不属于任何临床疾病。另外,有一些体型偏胖,同时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在血压非常高的情况下,腹主动脉的压力也会随之而升高,需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或高血压门诊,评估24小时血压波动的情况。
03:07
人的脉搏每分钟跳多少次算正常
正常健康的成年人,脉搏次数是60次/分到100次/分之间。多数人群的脉搏范围是70次/分到80次/分,平均大约72次/分。人体脉搏跳动的频率会受到心率、年龄、性别、血压等因素影响,一分钟内波动的次数,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老年人的正常脉搏,大约在55次/分到60次/分之间。还没有出生的胎儿,脉搏跳动可能会达到110次/分到160次/分。出生之后婴儿的脉搏频次在120次/分到140次/分之间。正常的脉搏跳动有节律性,而且保持规整。如果脉搏长期小于60次/分或长期大于120次/分,可能出现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的情况。
03:10
胆固醇偏高饮食要注意什么
高胆固醇血症的饮食注意事项,核心原则是清淡饮食,先说哪些不能吃或者是少吃,一,尽量不吃或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鱼等。二,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奶油、黄油等,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尽量不吃或少吃。三,各种糖制甜食,包括土豆、山药。患者要多吃粗粮、杂粮,如燕麦、麦片。另外各种青菜都可以,热量很低。同时有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如生山楂、决明子、荷叶等药物代茶饮。另外要注意饮食的烹饪方法,多用炖、煮方法,少用煎、炸烹调的做法。
吃什么对心血管有好处
平时吃一些玉米、苹果、香蕉、洋葱等食物,对心血管有一定的益处。因为玉米和玉米制品中,含有脂肪酸和亚油酸等成分,能够提高人体胆固醇以及脂肪的代谢能力,有利于降低体内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降低血液对于血管的压力,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钾元素,也含有类黄酮类的物质,能够促进脂肪分解,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平时经常的吃一些洋葱、大蒜等食物,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脂,也有预防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8

93479次收听

川芎嗪和血塞通的区别
川芎嗪和血塞通的药物成分不同,川芎嗪的主要提取物是川芎嗪,它的药理作用是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川芎嗪也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和肺血管,能够治疗缺血性的心肌病、改善肺血功能,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血塞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也能够增加脑血流量。临床常用于脑中风、偏瘫、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8

92745次收听

饿了发慌发抖是什么原因
饿了以后会出现心慌和发抖的症状,应该是低血糖反应。是因为在饥饿的时候,血糖水平明显的低于正常范围,会刺激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了以后,就有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慌、多汗、面色苍白、头晕甚至要晕倒等症状。饥饿的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有可能和患有糖尿病有关系;也有可能和平时血糖有一些偏低或者体质比较弱等原因有关系。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用药等方法控制好血糖,平时要多参加一些有氧的户外活动,有增强体质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84983次收听

速尿的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速尿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体位性低血压,还可造成尿酸代谢异常,诱发痛风发作。若大量静脉应用速尿,还可能发生耳毒性反应,造成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
养血清脑颗粒怎么样
养血清脑颗粒可以增加脑血流量,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所拥有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在日常服用的时候也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一般的情况下最起码需要服用两个疗程才能够带来效果,可是如果出现副作用也应该尽快的停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吡拉西坦片是脑复康吗
吡拉西坦片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康复,这是它的曾用名。这一种药物常用于治疗脑部疾病问题,对于一些出现智力障碍或者是记忆障碍的患者,都能够服用这一类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服用这一种药物,来治疗脑部的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