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酸性体质与酸碱平衡的八大真相

56145次浏览

谣言

谣言主体: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是导致癌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卒中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谣言自圆其说:酸性体质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是“人摄入的营养超过身体的需要,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积累酸性物质,让体液呈酸性,最后导致疾病”。酸性体质者怎么办呢?主要对策是“多吃碱性食物,少吃或不吃酸性食物,“饮用碱性水”,“服用碱性保健品”等。“亚健康就是酸性体质”,“酸性体质符合中医阴阳平衡的整体观”。

谣言解析

酸性体质支持者所引用的说法和资料几乎都是无法查证的,在严肃学术研究数据库中找不到任何证据,甚至连他们津津乐道的“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等都是虚假的。

在医学教材里也没有关于“酸性体质”的内容。不论肿瘤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还是心血管科医生都没有诊治过“酸性体质”病人。甚至连“酸性体质”这个词都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酸碱度是不同的,正常血液平均pH为7.35~7.45(弱碱性)、胃液pH为1~3(强酸性)、胰液pH为8.8(强碱性)、小肠液pH在7.2~7.8(碱性)、尿液pH为6.5(弱酸性)、唾液pH7.1(接近中性),酸性体质的“体质”是指哪个部位而论的呢?

人体内存在四大酸碱调节系统,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相对恒定地保持在7.35~7.45。如果血液pH低于7.35或高于7.45,就属于酸中毒或碱中毒的范畴了。而不论何种类型的酸中毒或碱中毒,都是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与饮食、饮水或保健品的关系不大。在这里,疾病是“因”,酸中毒是“果”,是疾病引起酸中毒,而不是酸中毒引起疾病。在任何有关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中,都不曾发现酸性体质是危险因素或促发因素。

酸碱平衡的真相

1.什么是酸碱平衡

所谓“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碳酸(H2CO3)等。“碱”的定义则比较复杂,狭义的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广义的碱则指电离时能吸收质子(H+)的物质,也称“碱性”,如氨水(NH3· H2O)、烧碱(NaOH,氢氧化钠)、小苏打(NaHCO3,碳酸氢钠)等。碱可以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这一反应称为酸碱中和。

H+浓度是衡量酸碱度最直接的指标,但因为溶液中H+浓度通常较低,所以现在广泛使用H+浓度的负对数即“pH”来表示,如当血液中H+浓度为40(nmol/L,读作“纳摩尔每升”)时,其pH为7.40。pH是表示溶液中酸碱度的简明指标,一般pH=7为中性;pH小于7为酸性;pH大于7为碱性。

不难理解,机体的代谢活动必须在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正常情况下,尽管机体经常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但体液的酸碱度依靠体内的缓冲和调节功能仍稳定在正常的范围内。人体适宜的酸碱度用动脉血pH表示为7.35~7.45,平均值为7.40,变动在范围很窄的弱碱性环境。这种维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必须强调的是,体内的酸碱平衡主要靠专门的缓冲和调节系统来维持,而不是靠酸碱中和反应来维持。

在病理情况下,很多因素可引起酸碱超负荷或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被破坏,形成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状态判断(血气分析)是临床日常诊疗的基本手段。

体液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主要是细胞内物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食物中也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但量不多,对体内酸碱平衡的影响即使有的话也比较轻微。除非是严重的呕吐、腹泻或饥饿等极端情况,单纯因进食品种不当造成酸碱失衡几乎是不可能的。

2.体内酸的来源

体内的酸性物质主要有两大类,即挥发酸和固定酸。

挥发酸指碳酸,碳酸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中,氧化最后阶段的终产物有CO2,CO2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可释出H+,也可以形成气体CO2,从肺排出体外,所以称为挥发酸。反应式如下:

CO2+H2O=H2CO3=H++HCO3-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CO2的量是相当可观的,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天可产生300~400升。如果这些CO2全部与水合成H2CO3,并释放H+,相当于每天产生H+13~15摩尔。运动、体力活动或某些疾病使代谢率增加时,CO2生成量显著增加。CO2通过肺来排出体外。

固定酸是指H2CO3以外的酸,如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核酸分解代谢产生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故又称为非挥发性酸。固定酸种类虽多,但其总量却比挥发酸少得多,解离产生的H+仅有0.05~0.1摩尔,还不到挥发酸的1%。

3.体内碱的来源

与酸相比,人体碱的生成量要少得多。其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如氨基酸脱氨基所产生的氨。不过,在正常情况下,氨并不是碱的主要来源,因为它经过肝脏代谢后生成尿素(中性)。另一个来源是食物,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如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和草酸盐,均可以与H+起反应,分别转化为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Na+或K+则可与HCO3-结合生成碱性盐。

4.酸碱平衡的调节

人体内有4个体系控制着酸碱平衡。

1. 肺 肺通过改变通气量来控制挥发酸释出CO2的排出量,使血浆中的HCO3-与H2CO3比值接近正常,以保持pH相对恒定。生理学称之为“酸碱的呼吸性调节”。

2. 肾 肾脏主要调节固定酸,通过排酸或保碱的作用来维持HCO3-浓度,调节pH使之相对恒定。

3. 血液 血液中有强大的酸碱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共5种。

血液缓冲系统可立即缓冲所有的固定酸,其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重要,占血液总缓冲量的1/2以上。H2CO3=H++HCO3-。当H+过多时,反应向左移动,使H+的浓度不至于发生大幅度的增高,同时缓冲碱(HCO3-)浓度降低;当H+减少时,反应则向右移动,使H+的浓度得到部分的恢复,同时缓冲碱的浓度增加。

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不能缓冲挥发酸(碳酸)。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其余的缓冲系统,特别是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4. 组织细胞 机体大量的组织细胞内液也是酸碱平衡的缓冲系统,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的。如细胞外液H+增加时,H+弥散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则移至细胞外。

上述4个方面的调节因素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但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又各有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缓冲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到高峰;细胞的缓冲能力虽较强,但在3~4小时才发挥作用;肾脏的调节作用更慢,常在数小时之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对排出固定酸及保留Na HCO3有重要作用。

总之,正是因为有上述调节体系的存在,尽管机体不断生成酸性和碱性物质,同时也通过食物摄入酸碱物质,但血液的pH并不发生显著变化,即正常机体处于酸碱平衡状态。

5.如何判断酸碱是否平衡

用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检测pH。正常人动脉血液pH为7.35~7.45,平均为7.4。凡pH低于7.35为酸中毒(或酸血症);凡pH高于7.45为碱中毒(或碱血症)。

pH检测只能判断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不能说明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原因。要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原因,还需要检测“动脉血CO2分压”及其他指标。

动脉血CO2分压是指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正常值为33~46毫米汞柱(4.39~6.25千帕),平均为40毫米汞柱(5.32千帕)。动脉血CO2分压越高,说明血液中CO2越多,表明非通气量不足,故动脉血CO2分压是衡量呼吸功能的指标。如果因为某些疾病(如卒中、支气管哮喘等),肺通气不足(呼吸抑制),CO2潴留使动脉血CO2分压升高(大于46毫米汞柱),pH下降,称为呼吸性酸中毒;如果因为某些疾病(如肺水肿、脑外伤等),肺通气过度(呼吸过度),CO2呼出过多,使动脉血CO2分压下降(小于33毫米汞柱),pH升高,称为呼吸性碱中毒。

6.酸碱平衡紊乱会造成哪些后果

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实际上,酸碱平衡紊乱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其原因比较复杂。不论何种疾病,只要有器官功能障碍或细胞代谢障碍,使pH发生变动,并超出了机体调节能力的范围,必然伴有血液pH、代谢指标和呼吸指标的异常变化。根据酸碱平衡紊乱是呼吸因素造成的,还是代谢因素造成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酸碱平衡紊乱可分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分为4种类型: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则更为复杂,有时甚至可同时发生酸中毒和碱中毒。

酸中毒或碱中毒的病因和表现是非常复杂的,上述4种疾病状态还只是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结果,临床上尚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在临床上则更为常见和复杂。不过,有几点是非常明确的:①酸碱平衡紊乱有明确的病因和症状,是常见的临床问题;②酸碱平衡紊乱是由疾病,特别是某些严重疾病引起的。普通的进食不当,如偏食、挑食、饮水不当、膳食不平衡等不会引起酸碱平衡紊乱。③饮食治疗不是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的有效方法。

7.预防酸碱平衡紊乱的措施

防治醉酒和酒精中毒

发生腹泻和严重呕吐时要及时补充液体(以及其他治疗)

糖尿病要认真服药,控制好血糖,

不要过度节食

8.食物酸碱性的真相

从食品化学的角度,日常食物是分酸性和碱性的。一般情况下,食物的酸性和碱性并不是指入口味道的酸碱感觉,而是指在身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利用后所得产物的酸碱性。食物中的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元素的残留,这些元素分成两类,一类是成酸元素包括硫、磷、氮、氯等,呈酸性;另一类是成碱元素包括钾、钠、钙、镁等,呈碱性。如果某种食品代谢后成酸元素占上风,那就是“成酸性食物”,简称酸性食物;反之,如果成碱元素比较多,那就是“成碱性食物”,简称碱性食物。所以,要确定某种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直接检测该食物本身,而是要检测它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当然,从技术的角度,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是很难直接检测,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将该食物烧成灰烬,用pH试纸(或更精密的检测仪器)测试其酸碱度,或者更准确的做法是测定酸碱元素各自含量的多寡。

一般来说,蔬菜、水果、海藻类、牛奶等属于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则包括粮食、鱼、肉、蛋等。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律,要确定某种食物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必须进行检测才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做过检测的食物并不多,尤其国内这方面的检测简直是空白。

一般情况下,食物对血液酸碱性的影响是很轻微的,那种想通过酸性或碱性食物来改变(即使是慢性改变)血液酸碱性的努力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因此,中国营养学会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明确指出:“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些说法(酸碱性食物)缺乏科学依据,因而不值得提倡”。

当然,多吃蔬菜水果(通常认为是碱性食物),少吃肉蛋(通常认为是酸性食物)的建议是对的,但这与它们是酸性还是碱性无关,而是因为其营养成分、营养价值不同。

相关推荐

02:56
晚上不吃主食只吃菜可以吗
每天只是吃菜而不吃主食,主食当中的营养价值身体会有所减少,菜的热量要比米饭的热量低,所以只吃菜而不吃主食。但有的菜的热量比米饭的热量还要高很多,如红烧肉、炸鸡肉等,每天只吃它们不吃米饭,不仅达不到减肥的效果,反而还会增肥。另外,缺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身体免疫力会变差,容易生病,每天只吃菜而不吃主食,确实是会变瘦,但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威胁。想要减肥,尽量选择运动和饮食结合起来的方式。饮食方面尽量吃低热量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糖分含量不要太高的水果。
苹果煮水喝可不可以减肥
苹果煮水喝以后不可以减肥,起不到减肥的效果也起不到减肥的作用。苹果煮水以后改变了苹果的属性,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比如能够起到抗氧化、止泻、促进大便排泄,增加一些营养、补充身体水分,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苹果煮水以后能够理气化痰,可以用于由于身体痰湿引起的咳嗽,可以作为一个保健疗法应用来预防痰湿咳嗽的发生。本身苹果就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煮熟以后苹果能够使苹果里面的多酚物质增加,天然的植物化学素多酚能够起到一些延缓衰老,提高机体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血管中的杂质,同时还可以调整血糖,调理血压、血脂。所以煮熟的苹果有一定的调理肠胃的功能,而且能够促进大便排出,还可以具有收缩胃肠、止泻的作用。如果是由于多种病原细菌引起的肠炎,可以通过喝一些煮苹果水以及熟苹果来缓解腹泻的症状。煮熟的苹果含有很多的膳食纤维素,不易被人体消化,所以对于便秘的人来说,食用煮熟的苹果可以缓解便秘症状。煮熟的苹果不但可以缓解情绪,调整血压,适当调整血脂,还可以有助于抑制血中胆固醇的升高。
语音时长 02:03

2021-06-25

106992次收听

02:57
牛肉的功效
牛肉的功效就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为牛肉当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医上讲究牛肉具有补脾胃、补养气血、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可以治疗消渴、水肿、腰膝酸软、消化不良、积食、身体赢瘦等疾病。所有的虚寒病症、脾胃病症、腹中冷痛都可以通过牛肉上加一些中药进行调理。牛肉对于气虚、气喘、中气下陷、贫血以及长期面目发黄、四肢无力的人有治疗作用。
02:52
多维元素片29的作用
多维元素片29是非处方类药物属于西药,主要作用是补充身体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多维元素片29可预防或治疗小儿口腔溃疡及由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部分人服用后会出现轻微的反胃、恶心或呕吐等胃肠不适。服用多维元素片29治疗或预防疾病时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避免大剂量服用。高磷血症、高钙血症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应该服用多维元素片29。多维元素片29虽是补充维生素类的药物,但要根据个人体质及身体疾病的需求适当选用。
喝水最佳时间
一天推荐喝8杯水,这8杯水中有2杯水是非常提倡的,就是睡前两小时1杯水,还有早晨空腹的1杯水。喝这两杯水的道理在于,当我们夜间休息的时候,我们身体有8~10个小时基本上是处于滴水未进的状态,这样夜间血液就比较粘稠,流动就比较缓慢。如果在睡前两小时能够补充一杯水,就可以预防夜间身体缺水,血液粘稠容易引起一些血栓问题。为什么是要睡前两小时喝,因为如果临睡的时候才喝,夜间就难免起夜,会影响到睡眠效果。早晨起来的一杯水,身体也正是处于非常缺水的状态,因为夜间有那么长的时间是没有进水分的。如果早晨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完了以后,及时的补充一杯温开水,就可以起到补充体液,降低血液黏度,预防早晨的血液高凝、高黏、栓塞状态的效果。当然早晨的这杯水应该是先刷牙后喝水,避免因喝水的时候把一些细菌带到肚子里。
语音时长 01:22

2020-03-13

61559次收听

银银菜的功效是什么
膳食纤维丰富、提升食欲。银银菜就是我们通常说苋菜,这个菜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这个菜如果是红的,炒完以后会发现,盘子里边有很多红颜色汤汁,它主要营养是含膳食纤维特别丰富,比如家里人觉得有点上火,或者不爱吃饭,就可以做一盘苋菜,配上大蒜能提升食欲。从它营养角度来说,它含有一般蔬菜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就是一些维生素C、B族维生素,像叶酸,甚至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苋菜是一个成本并不高,但是营养成分并不比其他蔬菜弱的蔬菜,我希望您在它应时应季时候,为家人可以炒上一大盘苋菜,它也算是我们绿叶蔬菜当中的一种。
语音时长 01:02

2019-11-11

53041次收听

香蕉不能和什么同食
香蕉不能和酸牛奶、甘薯、土豆、哈密瓜同时食用,如果和酸牛奶同食,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和甘薯同时食用,可能会引发慢性中毒;和土豆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毒素,这种毒素会让人长斑。
吃柿子不能吃什么
吃柿子时一般不能吃螃蟹、红薯、海带、酸菜、鹅肉等,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02:56
坐月子可以吃黄糖吗
坐月子能否吃黄糖,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黄糖就是常见的红糖或者是黄冰糖。现在,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在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喝红糖水,或者用黄糖沏水等。现在不建议产后饮大量的黄糖或者红糖水。因为过去人们的食物来源比较匮乏,只有到了坐月子或者有一些身体不适,才有幸喝一杯红糖水来补充营养。现在的食物来源非常丰富,不建议以喝红糖水或者黄糖水进行产后主要的滋补措施。可以在产后或者哺乳期里面,用黄糖调味,比如煮一些汤水或者是烧一些菜,需要调味的时候,完全可以吃黄糖。但是,毕竟黄糖属于糖,是热值很高的食物,所以一定要控制量。单纯的每天都要喝一杯黄糖水和红糖水,就完全没有必要。
碧螺春功效
相信大家对碧螺春非常的熟悉,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名茶,在古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它属于绿茶类,是中国的名茶之一。它喝起来不仅清香可口,还对人的身体有很多的益处。那么接下来看看碧螺春的功效都有什么吧。
乳酸菌的作用
给大家安利一个大人、小孩、父母都喜欢的一种健康饮品——酸奶。你知道都有什么成分吗?最关键的一味成分,便是乳酸菌了,包括很多美食成分中都有乳酸菌的成分,那大家都清楚乳酸菌的作用吗?
菠菜的营养价值
菠菜的营养其实不用多少,很多人都知道菠菜的营养价值是极高的。对于妈妈们来说,菠菜粥一直是宝宝辅食的不二之选。大人们更爱将菠菜炒来吃,炒菠菜口味鲜香爽滑,营养也不易流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菠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干笋和鲜笋哪个营养价值高
很多人都有疑问干笋、鲜笋,干木耳、鲜木耳,干香菇、鲜香菇哪个营养价值更高。其实作为菌类或者作为笋类,干制品会损失一些水溶性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但是会增加一些利于身体吸收的维生素D等成分。干制品和新鲜食材在食用过程中不用太纠结,各有利弊。但是总的来说,食材经过晒制失去水分,在失去水分的同时,又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比如大枣的季节一过就吃不着鲜枣,但是干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这时候不用纠结是干或者是鲜,可以根据膳食的需要,比如炒菜、炖菜、炖肉,可以根据烹调需要选择;在营养方面,如果既想吃干笋又觉得缺乏维生素C,可以在吃干笋的过程中再额外炒两盘青菜,或再吃一个水果补充维C。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用过于纠结,干笋鲜笋都可以,有鲜笋吃鲜笋,没鲜笋的时候吃干笋,其实非常方便。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21

54285次收听

02:09
蔬菜放冰箱多久合适
蔬菜最好不要放置,绿叶菜的放置时间最多不可以超过三天,最好是现买现吃。蔬菜放的时间过长,其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会特别严重,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叶酸,放几天以后损失惨重。所以如果没有条件随时购买,可以将蔬菜包好以后放在冰箱,绿叶菜最多可以放置三天;有些蔬菜可以久放,比如洋葱、萝卜、大白菜以及土豆等。洋葱、萝卜这种蔬菜比绿叶菜的水分含量低一些,营养素的损失也要比绿叶菜少。总之,对于蔬菜的储存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绿叶菜最好现买现吃,蔬菜尽量不要放置。从而避免放置的时间过长,造成蔬菜的营养素流失。第二,如果想要存放蔬菜,可以存放那些耐储存以及含水量相对较少的蔬菜,比如土豆等蔬菜。
冬天吃什么
冬天到了,大家都知道可以多吃肉了,为什么呢?因为冬天的时候我们体表的血液循环减弱,而内脏的血液循环增加,所以消化系统功能是非常好的。那么中医讲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这个肾其实并不是说只有我们两个肾脏,它还包括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所以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新鲜肉类,牛羊肉都可以,但是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吃得太肥腻,可以适当的辛辣一些,但是不建议用太多的干辣椒做特别辣的菜,这样的话对胃黏膜也是一种损伤。那么这些优质蛋白丰富的一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体内合成更多人体自身的蛋白质,也可以帮助我们合成更多的酶类、激素、抗体,所以对于提升免疫力是非常好的。那么,在冬天的时候还有一句话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为什么要多吃萝卜?因为我们冬天的时候往往会吃过多的肉类,而这些肉类中医讲他们都是比较温热的一些食物,猪、牛、羊肉,那么这些高蛋白的食物如果摄入过多的话,胃肠蠕动比较慢,肠道蠕动慢会导致便秘上火。很多人到冬天的时候便秘上火的情况比较多见,萝卜有非常好的通气的作用,膳食纤维的含量高,维生素C还有一些萝卜硫素,还有一些矿物质含量都是比较丰富的,它可以改善我们上火的症状。所以,您冬天适当多选择猪、牛、羊肉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多吃蔬菜、水果、菌藻类的食物,蘑菇,海带这类的食物都可以适当的多吃。
语音时长 02:35

2018-03-30

5202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