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嗜睡怎么办

56870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伴随嗜睡可通过蓝光照射、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喂养调整、密切监测等方式干预。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感染、溶血性疾病、母乳喂养不足、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1、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适用于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情况。蓝光能够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治疗期间需遮盖新生儿眼睛及会阴部位,避免光线损伤。蓝光照射可能引起皮肤干燥或腹泻,停止照射后症状可缓解。若黄疸由ABO溶血引起,需同步进行其他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适用于重度黄疸或胆红素脑病风险较高的情况。该方法能快速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清除致敏红细胞及抗体。换血过程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或感染等并发症。若黄疸由Rh溶血病导致,换血后仍需配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早产儿实施换血需更谨慎评估适应症。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常用苯巴比妥片促进肝脏酶活性,茵栀黄口服液帮助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溶血性黄疸可配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抑制溶血。遗传代谢病导致的黄疸需针对原发病用药。

4、喂养调整

增加喂养频次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需保证每日8-12次哺乳。可暂时添加配方奶补充摄入量,但无须停母乳。喂养时注意观察新生儿吸吮力,嗜睡明显者可唤醒进食。记录每日大小便次数及体重变化,排便减少可能加重黄疸。

5、密切监测

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值变化,嗜睡程度及反应能力。注意有无拒奶、肌张力改变等胆红素脑病先兆。居家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向手足心蔓延。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感染性黄疸需完成抗感染疗程。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应延长监测周期。

家长需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喂养后右侧卧位促进消化。室内光线充足便于观察黄疸变化,但避免阳光直射。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患病家属需隔离。记录每日嗜睡时段及清醒反应,就诊时携带详细喂养记录。出院后按医嘱复查胆红素,出现发热、抽搐等急症需立即就医。维持适宜室温减少能量消耗,衣物选择浅色系便于观察肤色。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的表现和处理有什么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因婴儿的肝功能不成熟而出现的症状。每个婴儿出现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都不同,大部分在出生2-3日后发生,7-14日左右消失。黄疸开始时,婴儿的面部发黄,逐渐发展到胸,腹和四肢,有时眼睛的白色巩膜也会呈现黄色。每次沐浴及换尿布时仔细观察婴儿的肤色,充分喂奶,观察是否经常大便。发现黄疸后只喂水或夜间一直开灯并不会有多大效果。当出现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的给予治疗,防止出现胆红素脑病,影响宝宝的智力。黄疸延伸到脚底,吃奶时力气变弱,不经常哭,婴儿的胳膊和腿无力时,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若因难以准确辨识而有疑虑时,也请到医院接受儿科检查。
语音时长 01:10

2022-10-27

64013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怎么样护理
黄疸开始时,婴儿的面部发黄,逐渐发展到胸,腹和四肢,有时眼睛的白色巩膜也会呈现黄色。每次沐浴及换尿布时仔细观察婴儿的肤色,充分喂奶,观察是否经常大便。同时要在家里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吃奶情况,活动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安排新生儿游泳,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鼓励尽早地吃奶,加强喂养,通过喂养可以促进孩子排便,排尿,排便,排尿增加后,可以促进胆红素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发现黄疸后只喂水或夜间一直开灯并不会有多大效果。黄疸延伸到脚底,吃奶时力气变弱,不经常哭,婴儿的胳膊和腿无力时,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若因难以准确辨识而有疑虑时,也请到医院接受儿科检查。
语音时长 01:04

2022-10-27

66486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23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23时还是非常严重,因此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一说,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治疗就可以自行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药物治疗,或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怎样预防
新生儿黄疸比较常见的症状,预防大于治疗,预防方法主要包括做好产检查;新生儿出生后要保证喂养足够;多排便以及多晒太阳。做好产检查,有些孕妇患有妊娠合并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要定期产检,避免孩子有宫内窘迫或出生时窒息,后两者可以导致新生儿黄疸明显,所以要做好孕期检查,另外如果孕妇是O型血,配偶不是O型血,或孕妇是Rh阴性血,胎儿可能发生宫内溶血,孕妇要监测血型抗体的滴度,必要时需要采取宫内治疗措施以避免严重的胎儿水肿、死胎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新生儿出生后的溶血。新生儿出生后要早开奶,保证喂养足够,使婴儿液体摄入量足够,能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排便,胎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胎便排出延迟会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聚积过多,使黄疸加重,所以如果新生儿出生之后胎便排出延迟或排出过少,要咨询医生,通过辅助的办法比如灌肠等促进胎便的排出。在室温允许的情况下多晒太阳,太阳光中的蓝光的波长能够促进胆红素排泄,晒太阳有利于减轻黄疸。
语音时长 02:15

2020-02-26

59183次收听

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的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色泽轻,浅黄色的,局限于面部、颈部,病理性黄疸面部、躯干部之外,还累及四肢肌,伴有并发症等症状。生理性黄疸,色泽轻,浅黄色的,局限于面部、颈部或者是波及到躯干、巩膜也有黄染,2到3天后消退,至5到6日皮肤恢复正常,重者颜色比较深,但皮肤红晕,黄里透红,但黄疸的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不超肘部和脐部。新生儿实体性黄疸,状况比较好,没有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是正常的,也不发生核黄疸。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若延迟1到2天出现,黄疸的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以超过2到4周。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现比较早,生后的24小时内出现,程度比较重足月儿大于12.9个毫克每分升,早产儿大于15毫克每分升,除了面部、躯干部之外,还可以累积四肢肌,手足心均可有黄染,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个毫克每分升,持续时间长,或者是退而腹泻。黄疸的颜色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橘黄色或者是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主要呈暗绿色或者是荧黄,病理性黄疸伴有并发症,像溶血性黄疸多半患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有水肿。有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有发烧,感染中毒症状。如果梗阻性黄疸,出现有肝肿大、大便的颜色发白、尿色比较黄,还有全身的症状。重症黄疸发生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进而出现容易激惹、高声的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核黄疸的表现。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21

65267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会影响睡眠吗
出现新生儿黄疸以后,患者会有皮肤、巩膜黄染等情况出现,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大便发白。出现这类疾病,是不会对婴儿的睡眠造成影响。甚至会有一些的婴儿因为黄疸的出现而造成嗜睡的状况。若是病理性的黄疸,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而生理性的黄疸在做好护理措施以后,则会慢慢地消退。
02:39
新生儿黄疸溶血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黄疸中,比较常见也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在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在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的26个血型系统当中,以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的话比较少见,其它还有一些少见的血型,像MN血型不合。有重症贫血,有水肿,黄疸的迅速加重的话,这时候一般需要换血,大部分新生儿溶血可以通过间断的蓝光照射治愈。通过充分的喂养及时的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是可以治好的。另外如果是妊娠期间,发现有严重的溶血的话,可以进行提早分娩,防止宫内严重贫血造成的死胎。
03:00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对新生儿的健康有影响吗
蓝光治疗也有弊端,孩子可能出现发热、脱水,皮疹,比较严重的可能出现青铜症,就是皮肤有特别大的变化,变成一种青铜颜色的皮肤表现。出现这些情况,停止蓝光照射后,能快速缓解。蓝光治疗还要注意,避免直接照射孩子的眼睛和生殖器。蓝光实际上是425-475纳米蓝色的光,对皮肤进行照射以后,可以让胆红素变成水溶性排出体外,不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它是比较有效的降低胆红素的方法。可以让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经过吃药,就能够快速的缓解,是非常好的治疗手段。有些家庭选择自行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损伤,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帮助孩子的黄疸快速下降。
02:50
正常新生儿黄疸值是多少
新生儿正常黄疸值,3-5天在5-7毫克每分升,随着孩子成长,每天会有一些增加,7-9天的时候达到高峰值,不超过12毫克每分升。从出生后14天开始,新生儿黄疸值逐渐下降,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在5毫克每分升以下。新生儿黄疸值异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新生儿出生1、2天出现黄疸,需要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如果黄疸高峰值提前出现,也需要考虑病理性黄疸;如果新生儿14天后黄疸本已消退,却又出现黄疸,无论数值高低,都应归为病理性黄疸。关注黄疸数值和出现时间的同时,还要观察孩子的状态表现。如果孩子在黄疸期出现发热、感染、不舒服等伴随症状,应及时对肝功能、胆道等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准确判断病情,及时采取诊治措施。总之,新生儿黄疸状态需要综合多种情况、多项因素进行判断。
02:17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疸高的危害是引起胆红素脑病,主要由于胆红素太高,没有经过积极的治疗引起。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者同时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时,可以使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胆红素脑病。如果存在有早产、窒息、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的感染、低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者体重小于1.5公斤的孩子,有这些高危因素的时候,血清胆红素即使低于临界值,也可以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可见于重度黄疸高峰后的12到24小时之内,也可以到48小时之内,出现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为什么得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一般由于疾病引起体内胆红素累积增多导致,病理性黄疸有多种因素造成,如感染因素、新生儿溶血、头部血肿。一、感染因素:比如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之前宫内感染等,都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肝脏功能减少导致胆红素排泄,以及胆红素结合降低。二、新生儿溶血、头部血肿: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黄疸。胆道闭锁、先天性畸形,引起胆红素排泄异常,排出量减少,引起胆红素增多。最常见的是胎儿新生以后喂养不足、新生儿胎便排出延迟,导致胆红素及肝肠代谢重吸收到血液,导致黄疸。大约11%的新生儿因母乳喂养产生病理性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除此以外,遗传代谢性疾病和药物影响,也会导致黄疸。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20

55356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可以治愈吗
新生儿黄疸虽然对患儿影响比较大,但是通过系统性的治疗还是可以治愈。新生儿黄疸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有效的是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以及药物辅助疗法等,通过系统性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而有些患儿在治疗之后经常性的出现反复发作,这有可能是家长进入一些治疗的误区引起的。
01:37
30天宝宝黄疸要紧吗
30天宝宝出现黄疸,可能是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正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能在出生7到14天时出现,基本上所有宝宝都会有,也会自然消退,家长不必过度担心。但是如果30天之后宝宝还存在黄疸,应该就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比较常见的原因是母乳性黄疸,很多小孩一般状态很好,但却有轻度的黄疸,且通过母乳喂养时就要高度注意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部分小孩可以通过停母乳观察孩子黄疸有无改善,进而解决;但是有的小孩通过停母乳,也不能够改善,就可能是病理性问题,应积极治疗。
新生儿黄疸后皮肤变黑
很多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受到了黄疸的侵袭,本来白净的皮肤开始泛上了黄色,纯真的眼睛出现了巩膜黄染,妈妈们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有部分宝宝在接受了科学治疗之后,出现了皮肤变黑的情况,这有可能是蓝光照射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自身肤色原因。
新生儿黄疸跟孕妇的遗传关系吗
凡是新生儿都会发生黄疸,正常的生理性黄疸数值不会超过12mg/dL。通常乙肝和其它肝炎病毒是引起病理学黄疸的病因,除了病毒外,蚕豆病也是其中一种因素。母亲有乙肝病毒携带会遗传给新生儿黄疸是有这个可能性的。所以说新生儿黄疸与遗传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