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电切后卧床几天

58184次浏览

肠息肉电切后一般需要卧床1-3天,具体时间需根据息肉大小、手术范围及个体恢复情况调整。

肠息肉电切术后卧床时间主要取决于手术创面大小和术中出血量。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单发息肉,电切创面较小,术后1天可尝试轻微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若息肉较大或多发,电切过程中可能涉及较深黏膜层切除,术后2-3天需保持卧床以减少肠道蠕动对创面的刺激。术后24小时内应严格卧床,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部分患者因体质差异或合并基础疾病,可能需延长卧床时间至3天以上,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预防肠粘连。电切术后肠道黏膜修复通常需要7-10天,期间除卧床休息外还需配合流质饮食,避免粗糙食物摩擦创面。

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饮食上选择米汤、蒸蛋等低渣食物,逐步过渡到稀粥、软面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或高纤维食物,防止排便用力导致创面出血。术后1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提重物,2周后复查肠镜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大量便血,需立即就医排查迟发性出血或穿孔。

相关推荐

多发性肠息肉怎么治疗
多发性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手术切除、定期随访、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多发性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胆汁代谢异常、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1、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切除是治疗多发性肠息肉的首...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手术并发症有哪些
尽管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则主要与息肉大小、形态、手术难度以及患者全身状况、是否伴随其他疾病等因素相关。1、药物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术前应用的相关药物,出现头晕、皮疹、哮喘等过敏反应。2、局部并发症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部位,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或手术治疗,一旦出现呕血、便血、严重腹痛或低血压等症状,应及时急诊就诊。3、全身并发症部分高龄或存在危险因素,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低氧血症、肺炎、脑卒中等并发症,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能会因病情恶化而导致死亡。4、手术失败如息肉过大或浸润过深,或发生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风险较高,无法通过内镜完全切除息肉时,则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予以切除。部分患者即使已给予适量镇静剂,也有可能会因镇静效果不佳,配合度过低等导致手术无法正常进行。此外,如患者在术中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低血压等症状,为安全起见也可能会考虑中断手术。此外,如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息肉已发生癌变,需进一步施行补救性手术,术后则可能还需要再次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6

2022-10-11

81629次收听

01:58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前准备
大肠息肉目前主要采用内镜治疗,体积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大或疑有癌变倾向,或怀疑在切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可先钳取部分肌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前准备事项与肠镜检查基本相同,术后因需要禁食并预防出血等并发症,可能会需要短期住院。为确保安全,患者应在术前将既往病史、现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相关情况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如目前正在应用相关药物,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遵医嘱服药;术前应遵医嘱禁食并适当服用肠道清洁剂,促进肠内容物排出体外;术前需要摘除假牙、首饰等物品并妥善保管;为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便于术后护理,手术当天需有家属陪同。
01:53
肠镜取息肉要休息几天
因为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不同,取息肉后的恢复时间不同,具体休息时间要遵医嘱。息肉小、数量少的情况,比如3-5mm的结肠息肉10个以下,病人取完后就可以正常上班、正常饮食。息肉大、数量多的情况,比如超过1.5cm甚至2cm以上、超过10个,取息肉会造成肠道黏膜的损伤面积增大,恢复的时间需要延长,病人需禁食一天,观察大便情况。如果没有继发出血,可以正常饮食。多数情况,肠道黏膜在两周左右会恢复。
肠息肉多长时间会癌变
肠息肉一般分为腺瘤样息肉和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在病理学上称为肿瘤性息肉,大肠腺瘤性息肉据临床研究证实其经过几年会转变为大肠癌,即从肠道息肉腺瘤发展到癌变大约需要10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在10-20岁时会出现大量大肠息肉,此息肉都是腺瘤,大部分患者在刚过30岁时会癌变,因此,预防性切除时,最晚在20-25岁时间,因此患者对腺瘤性息肉要密切观察,越早切除越好。炎性息肉一般不会变成癌,炎症慢慢消除,息肉也可能消除。腺瘤癌变的发生率相对比较高。腺瘤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混合腺瘤。相对来说,绒毛状腺瘤癌变的几率高一点,管状腺瘤癌变的几率低一点。
语音时长 01:31

2021-05-20

98716次收听

什么样的肠息肉最可怕?医生:发现这几种息肉,赶紧切掉!
息肉是引发癌症的祸首之一,而95%的肠癌基本都是息肉导致的,所以,大家对肠道息肉的关注力度要加大。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肠道息肉都会引发肠癌,哪些相对安全,哪些十分危险?下面由消化科医生李婕琳来解答。
肠息肉表现是什么
肠息肉的症状是表面形成隆起,起源于粘膜层。肠息肉和胃息肉一样,是胃肠道空腔脏器,表面形成隆起,起源于粘膜层的东西,症状随大小而改变,早期时仅仅一点点,没有任何症状。随着增长和部位不同,肠息肉长在横结肠和长的乙状结肠而不同。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向结肠,乙状结肠。从小肠过来都是半固体。最后产生固体的大便在乙状结肠,肠息肉长得特别大会和固体的大便发生冲突,产生肠梗阻现。肠息肉随着增长大便摩擦,表面一定出血,这种出血,可以看到大便表面有血迹,更多情况仅仅是看到大便里的潜血。
语音时长 01:53

2019-12-20

63676次收听

02:31
肠息肉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的症状是随着大小而改变的,它早期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它的增长和部位不同。肠息肉如果长得特别大,它会和固体的大便发生冲突,产生肠梗阻的表现。而一般来讲,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随着肠息肉的增长,它和大便摩擦,表面会有一定的出血,有时候肉眼可以看到大便表面有血迹,更多的情况仅仅是看到大便里的潜血。所以一定要关注体检当中不起眼的大便检查,很多早期的肠息肉仅仅就是大便潜血阳性,没有其他任何的症状。
多发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肠道息肉也属于肠道息肉中的一种类型,不过发作的几率相对而言要低一些。而当其发作在人们身体上的时候,病人的身体不光会出现明显的腹部不适感觉,比如腹痛以及腹泻等。同时还会存在着便秘以及便血等症状。长此以往下去往往会导致病人的身体出现消瘦以及贫血等症状表现。
肠息肉切除后会癌变吗
一般的肠息肉切除以后,不会发生癌变。而且我们息肉切除后都会进行常规的病理学检查。我们对胃肠道常规分为四层,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如果存在息肉癌变,癌变处于粘膜层的时候,一般随访即可。如果癌变发生于黏膜下层,需要病理科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管或血管转移的情况,若发生转移的迹象,建议手术治疗。若为粘膜下层浅层无脉管转移,建议随访即可。如果癌变发生于粘膜下深层,并且发现了脉管转移,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19-10-11

58225次收听

肠息肉症状是什么
随着医学越来越发展,肠息肉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了,主要是指由肠壁向肠腔内的突出来的各种赘生物的总称。根据肠息肉的不同情况症状有不同,轻微者没有什么异常症状,稍微严重者有腹胀,大便次数变化,大便形状变化,便血。如有炎症感染,还会出现粘液。有些严重者可能会有肠梗阻,脱肛,贫血甚至休克等。
肠息肉是如何引起的
肠息肉有可能是跟年龄、遗传、感染、生活习惯等有关。一、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高,息肉发生率会逐渐增高;二、遗传因素,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遗传性息肉病和幼年性息肉病;三、感染因素,由于反复的肠道感染,反复刺激肠道黏膜会引起息肉的生长;四、生活习惯,通常多吃含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息肉的增长率比较少,相反息肉生长率较高,还有一个最主要因素是吸烟,吸烟是引起腺瘤的一个常见因素,所以,应该尽量少抽烟。
语音时长 01:19

2018-10-19

59697次收听

02:10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结肠息肉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典型症状是间断性便血,或者大便表面带血,极少数患者的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足,导致急诊住院;部分患者的长蒂息肉或者靠近肛门的息肉可能会脱出肛门,患者会感觉肛门处不舒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腹部不舒服,有的还出现隐痛的症状。大部分患者经过肠镜体检检查即可发现息肉,一般发现息肉直径不大。幼年性息肉病或者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患者由于息肉比较多,便血的症状出现较早,出血量可能较多,常会有贫血的表现。这类患者早期进行肠镜检查便可确诊。总之,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建议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01:45
肠息肉怎么做手术
患者的肠息肉,如果是小于两公分,可以通过做肠镜,直接进行切除。并且,要将其送到病理科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的肠息肉,大于两公分,在切除的时候,就会有危险。第一,肠子会比较薄;第二,容易产生出血的症状;第三,即便是切除肠息肉,也不好取出来。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最好收治入院,进行治疗。然后,可以通过进行腹腔镜,来看病理的结果。如果患者肠息肉的恶性度很高,比如病理的检查结果是四期,甚至可以出现淋巴转移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患者,就可能需要做盆腔清扫,甚至是要做腹腔清扫,然后可能需要做放疗,或者是化疗,甚至是可以做基因检测的检查。但是,如果患者的肠息肉,是属于良性的病变,而且小于两公分,患者只需定期检查,如果不生长则无需治疗。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肠息肉患者最主要症状是出现便血现象,患者会出现大便次数、大便时间、大便形状的改变,并伴有日常排便习惯的改变,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等症状。除此之外,小肠和盲肠息肉还可以引起肠梗阻和肠套叠,进而引起急性腹痛。一旦出现需引起人们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