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镜头恐惧症

发布时间:2018-08-3156861次浏览

镜头恐惧症的患者平时表现都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一旦到了镜头前就会出现反常的举动,身体变得僵硬,笑容不自然,甚至会躲避镜头的拍摄。这种恐惧症并不是因为身体有缺陷,而是心理作用导致害怕镜头,所以想要改善就得从心理做自我调节。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相片很丑,害怕被拍照。无论个人性情和自我尊重程度怎样,该症状所有问题都源于我们看到的自己永远不符合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平日里活泼欢快的他(她)们一旦面对镜头,就会变成不正常的神经质,身体抑止不住的僵硬,无论如何沟通,都不能自然地微笑,或者举起胳膊挡住自己,甚至直接从镜头前逃跑。有如此反应的原因并非不健全的身体或者严重的安全感缺失问题,仅仅是因为镜头会让人精神紧张。
  自我调节
  自信
  缺乏自信可以使最美丽的女孩都变成摄影师的灾难。那么记住,不要躲避相机--它总会找到你。与其害羞地遮遮掩掩让相机捕捉到半睁半闭、醉酒的尴尬嘴脸,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现给镜头,至少你能收获一张有趣的照片。
  记住微笑
  有些姑娘爱大笑展示出她们洁白无瑕的牙齿,而有些腼腆的姑娘更钟爱微笑或轻微的嘴角上扬。 请记住,没有哪一种笑容是绝对正确的,但正如俗话说的,熟能生巧,多加练习,你也将拥有最完美的笑容。
  看别处
  在很多美丽的照片中,主角都是凝视着远方而非直视镜头。 你还应当记住三分之二原则,将你的脸侧对镜头,露出脸部的三分之二,隐藏另外三分之一部分。 由于大部分人的脸部都不对称,因此将脸部侧对这镜头绝对是扬长避短的好招数。

相关推荐

深海恐惧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深海恐惧症早期病发时,看到深海图片时有心率加快等表现,少部分人有特殊症状,如抗拒和深海有关图片等。
密集恐惧症有哪些表现
密集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对密集排列、相对小的物体感到恐惧、头晕、恶心、出汗、头皮发麻等不适,时常有回避的行为。恐惧症有两种症状:情绪症状和躯体症状。情绪症状出于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躯体症状是紧张的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抗击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快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根据物体类型不同,可以把密集恐惧症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凹陷密集型。凹陷密集型其条件是立体,一个面上有许多洞洞,洞里可能有东西,也可以没有。见到这类场景,会有一种抠动的欲望、焦虑的体验;二、平面密集型。有少部分人恐惧,如一张纸上画满了蚂蚁,或者一张纸上重复一种图案,是平面密集型;三、突出密集型。比如在一棵树的树干上,爬满了同种类的某种昆虫,像瓢虫、甲虫、蜘蛛等,可能还会相互承接着非常拥挤,又比如密密麻麻的昆虫卵等。这就是密集恐惧症的三种类型,表现主要是有情绪症状、躯体症状。
语音时长 02:03

2020-04-29

56578次收听

恐惧症会导致抑郁吗
恐惧症倘若病情比较严重,是有可能会诱发忧郁症的发生的。除此以外,恐惧症还会导致患者的精神疾病加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恐惧症会导致患者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昏厥;恐惧症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头晕。
尖端恐惧症怎么治疗
尖端恐惧症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的疾病,这类疾病的出现也必须要在生活中引起重视,首先就应该选择消除恐惧对象,选择抗回避反应治疗,也应该接受认知行为的治疗法,又或者是选择系统脱敏法,这些治疗的方法都能够有效消除病人的焦虑心态。
如何治疗余光恐惧症
余光恐惧症主要推荐心理治疗,通过系统心理分析治疗,让病人明白与其自己担心眼睛余光影响别人,通过认知调整让病人学会接纳自己本能的想法和冲动,合理的引导和升华,从而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和工作。
02:23
上学恐惧症的表现
上学恐惧症的表现为对于自己的逃避上学行为有意识,同时患者对别人评价不上学又非常在意和关注。上学恐惧症可以归结为对特定环境的恐惧。比如孩子对学校上学存在持久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强烈拒绝上学,长期的旷课,对学校的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但是检查却发现患者的身体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患者在家反而能够学习,也没有其他不良行为。上学恐惧症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家长耐心地询问和寻找,帮助孩子尽早克服对上学的恐惧。
02:13
学校恐惧症只有休学吗
学校恐惧症可以不休学,需要了解孩子恐惧的原因。孩子首先要进行诊断和治疗,需要找到孩子对学校恐惧的原因。比如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或者和同学的交往出现了问题、被同学欺凌、欺负或者被某些老师严厉批评。家长要耐下心问孩子原因。现在家长的教育,有时候过度严厉,也有时候过度溺爱,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和胆量都会有所欠缺。所以不仅要找到孩子对学校恐惧的原因,家长也要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是否给予孩子正确的爱。相信家长经过耐心细致的询问,帮助孩子去成长,可以克服孩子对学校的恐惧。
02:02
学校恐惧症要吃药的吗
学校恐惧症是否需要吃药,大家要辨证看待。如果焦虑程度并不重,孩子可以自我调整,通过运动、听音乐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可以不用吃药。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了明显的焦虑和恐惧,可以吃药。西药中,比如安定类的奥沙西泮、罗拉,服用后能够很快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可以采用临时服的方法。中药中的乌灵胶囊,也有比较好的缓解焦虑作用,同时也没有成瘾性,比较适合孩子服用。如果孩子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明显,而且持久,可能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包括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等。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具体选择药物。
开车恐惧症
开车恐惧症是驾驶员在开车时出现的一种焦虑和紧张的现象。现在社会发展很快,有车一族越来越多,造成城市严重拥堵,交通事故也频发。一些刚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在开车的时候往往恐惧上路。在陪练的指导下,内心也特别紧张,因为开车的时候怕蹭到路边的行人,其他的自行车、电动车等等。害怕周围活动的物体,尤其是在拐弯变道的时候更觉得恐惧,造成内心的紧张,甚至浑身出汗,严重的时候胳膊腿的肌肉也会酸痛,这就是典型的开车恐惧症。开车恐惧症不是一个医学的诊断,也不是医学上所说的恐惧症,它只是一种开车时候出现的焦虑和恐惧的情绪。那么形成这种情绪的原因有什么呢?一是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开车技术还不太熟练,对自己开车缺乏自信心,害怕发生事故。结果越是紧张,越不能发挥自己开车的技术,遇到紧急情况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所以对开车有恐惧的心理。二是见到过交通事故的发生,或是自己不慎开车发生过刮蹭事故,那么再次开车的时候就会被这种不良的情绪困扰,不敢开车,开车成了一种负担,这就是典型的开车恐惧症。
语音时长 01:46

2019-07-04

53884次收听

怎么克服医院恐惧症
医院恐惧症是对医院这一特殊的环境产生的恐惧,属于场所恐惧症的一个类型,多见于儿童。其发展原因可能是由于年少时候,家长对孩子的不当的教育。比如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和孩子说要给你打针,要给你扎针,要给你输液等等。因为孩子小,害怕扎针之类的,他就逐渐产生了对医院的恐惧,去医院有可能就会害怕打针、会输液等等。那么如何消除医院恐惧症呢?我们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要正面教育,不要以医院穿白衣的叔叔阿姨会打针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平时应该多鼓励孩子,多让孩子多接触周围人,包括医院的叔叔阿姨。穿白衣的是治病救人的,打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不是惩罚人的,不要让被孩子心里面养成这种误区。同时让孩子主动承担一些责任,有什么问题自己去解决,有好的方面要积极表扬,有不好的地方,正面教育批评。不要以打针、输液、扎针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总之,医院的恐惧症多见于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逐渐都会消失的。
语音时长 01:39

2019-07-04

55035次收听

恐惧症分哪些
恐惧症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以及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特殊的一个物体产生恐惧。一、场所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不敢进入公共场所,比如商店、汽车站、剧院、教室等这些人多,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二、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交的时候害羞,感到尴尬、笨拙、拘束不安,所以在社交的情况下,也不敢和人对视,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会表现脸红。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些外界的一些客体,出汗,心跳、血压变化,恶心,甚至晕厥,患者会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明知道客体并没有真正的威胁,知道这种恐惧不合理,但在相同的场合下,仍然反复出现这种恐惧的情绪和回避的行为,难以自制,以致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语音时长 01:41

2019-07-04

56132次收听

开学前恐惧症
学生在假期期间可以尽情的放松,不用考虑学习。家长也对他们没有严格的要求,生活也没有规律,心情也特别放松。但是快到临近开学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到我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到学校还要面临紧张的生活,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对学校的惧,我们称为开学前的恐惧。这种恐惧它不是一种疾病学的诊断,也不是一个医学的诊断,它只是一种情绪的问题。只是学校要开学了这个特殊的事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平时他就不愿意、不喜欢这种学校的生活,不愿意学习。或者是对学校的生活适应能力较差,或者是自己本来学习很好,假期过度的放松了,作业没有完成好,他都会出现这开学前的恐惧。那么开学前的恐惧也不要紧,是能够完全调整过来的。我们在开学前就应该提前做好调整的准备。还没有开学我们就要改变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把生物钟调整过来。作息要有规律,要早睡早起。平时还要注意锻炼身体,还要保证自己良好的睡眠。平时也可以看看书,提前预习。新学期开学了,我们准备要学什么,要提前进入学习的状态。
语音时长 01:44

2019-07-04

67715次收听

01:59
巨物恐惧症怎么克服
如果巨物恐惧症症状比较严重,很焦虑、无法出门,看见高楼大厦,或者看到一些大的物体都会恐惧,就需要接受一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如果有睡眠的问题,需要吃一些镇静催眠的药物;另外,要查找病因,患者第一次出现巨物恐惧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这样才能找到发生恐惧的最根本原因,从而接受相应的心理治疗,也可以做一些系统脱敏,比如鼓励患者去面对巨大的物体,这样,慢慢通过系统脱敏的方法,会帮他克服巨物恐惧症。
什么是恐惧症
恐惧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性疾病,患了该病的人往往会对某一个特定的环境或者对象产生恐惧的心理,尽管在外人看来没有这样的必要,但他们仍然非常的焦虑和不安。
02:05
白大褂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白大褂恐惧症,其实是一种医院恐惧症,这是一个本能的反应。虽然有一大部分人不会去了医院,就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有的人确实是会出现白大褂恐惧症这个问题。出现白大褂恐惧症,可能是由于害怕医生,从小就形成的思维定势。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生病,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打针的时候,在心理留下的恐惧的阴影。比如有些白大褂型高血压的患者,是因为在医院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从而可以导致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的不正常,这只是一种现象。出现白大褂恐惧症这种情况以后,可以慢慢的改变这种情况,比如可以先陪着别人,去医院慢慢接触医务工作者,通过和医生做朋友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恐惧。也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变得更加勇敢,多鼓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