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朋友的膳食原则
贫血患者的膳食原则需注重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补充,同时兼顾营养均衡与吸收效率。主要有增加血红素铁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量食用动物肝脏、避免干扰铁吸收的食物、合理搭配植物性铁源等方式。

1、血红素铁
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建议选择瘦牛肉、猪里脊、鸭血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材。血红素铁可直接被肠黏膜吸收,不受膳食因素干扰,对缺铁性贫血改善效果显著。每周可安排3-4次动物性铁源摄入,每次50-100克为宜。搭配深绿色蔬菜可同时补充叶酸。
2、维生素C
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建议贫血患者在餐后进食猕猴桃、鲜枣、草莓等水果,或在膳食中加入青椒、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每餐保证50-100毫克维生素C摄入,可使植物性铁吸收率提升2-3倍。避免维生素C与钙剂同服影响效果。
3、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铁、叶酸和维生素B12,每周食用1-2次,每次30-50克可有效改善营养性贫血。建议采用卤煮、快炒等少油烹调方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素。胆固醇偏高者需控制摄入频率,可改用鸭血等替代品。
4、干扰食物
浓茶、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与铁形成难溶性复合物,建议与铁补充间隔2小时以上。高钙食物如牛奶、奶酪等也应避免与补铁餐同食。麸皮、全谷物中的植酸可通过发酵或浸泡方式降低对铁吸收的影响。
5、植物铁源
黑木耳、紫菜、芝麻等植物性铁源需与维生素C协同补充。豆类中的铁吸收率较低,建议发芽或发酵后食用。植物性铁源每日摄入量可达到20-30克,但需注意部分食材如菠菜含草酸较高,建议焯水后食用。
贫血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餐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材以促进血红蛋白合成。长期素食者应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烹饪时使用铁制炊具可增加膳食铁含量,但需避免与酸性食物长时间接触防止溶出过量铁离子。合并胃肠道疾病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确保营养吸收功能正常。
相关推荐
01:53
01:50
02:47
02:41
03:0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贫血贫血贫血纠结贫血怎么治疗
- 2 贫血痣是贫血引起的吗
- 3 大家贫血吗我又贫血了
- 4 如何区分α贫血与β贫血
- 5 贫血痣是贫血引起的吗?
- 6 怎样查贫血不贫血
- 7 什么是贫血
- 8 贫血是由什么引起的?




